随笔假期生活随笔(汇总17篇)

随笔假期生活随笔(汇总17篇)

ID:9199341

时间:2024-01-14 12:30:11

上传者:文轩

优秀作文常常展现出作者独特的观点、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假期生活随笔

伤心总会有个期限,但我始终忘不了你。

当秋风再次吹落漫天的枫叶时,泪水打落最后一片花瓣后,你走了。留给我无法释怀的痛,带走了刻骨铭心的回忆。

没有人懂得什么是爱,但人们又偏偏不断地去追求爱与被爱。我想,这可能是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吧。就像分手的那一天,明明说好祝对方幸福。但自己心中何尝不是万般不舍。

一切都来得太迟,错过的总是美好,未来的总是迷茫。你走之后,留下了太多伤感,带走了太多美好,不舍的心牵动不羁的灵魂,不会再见却说再见;不想离开却不能留下,命运始终那么残忍,让我们相遇又相别。

风铃在响,秋风不息;泪落无声,雨滴穿心,心还痛,恨未能把你留住;意迷茫,怕再见无语。

风起叶落,雨滴芽出。一切都是轮回,一切都会重来。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

五一假期,出去嗨是一定的。

假期前就订好了路线,一成不变的还是南阳老界岭。不是因为那里的景色怡人,而是那里有着我的心之向往。虽然栾川这三年来一直在修路,宁愿绕远也要利用假期去,吸氧、陪伴。

闲话不多说,走了。假期第一天一早收拾完毕,从大学路就上绕城转郑尧转二广南召下,进入转山模式。

等过了白河后,看到山上的映山红特别的吸引眼球,天特蓝,偶尔还飘过几朵大白云。这时心中已是痒痒的了。那道阳光真是耀眼,不行心中的那种激动已经掩饰不住了,停车。伴着这强烈的光线一番狂拍,拍出的照片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站在路边停着山蝉的鸣叫,山风的吹拂,阳光的照拂,醉了,真是醉了。

这时,老妈的电话打了过来,问到哪儿了,马上上车。剩下十几公里的山路一会儿就到了。老妈已经准备好了饺子,放完东西,沿着北山去近距离感受映山红。后山的那条路年前冬天修整了一番,比起以前宽敞了不少。路边也新修建了不少的小景观。走了将近十分钟后,看到了一大片的映山红,在绿色的树林红,特别的显眼,因中间有一道河的距离,只能远观。因为上游平整了不少的土地,原先路边的一个大潭里面的水也降了不少。漏出来里面的大石块。

走到了松泉山庄的后面有一条小路,沿着陡峭的小路,向上走去,里面的映山红特别的多,有含苞未放、有怒放的、有正开到极致的。真是可爱深红爱浅红?对着那片深红、浅红真的不知道该看那一朵了。

让眼睛感受了一场视觉盛宴后,沿着石栎小路来到平路上。还是平路好走呀!

原本要去看看那几棵山上的野兰花的,再看了那一片映山红后决定改天再去。沿着河道下来转到了河的另外一边,有一株耷拉下来的映山红,可以近距离的感受一下。那肯定又是各种各样的拍。

转了一圈后,渐渐地感到了阵阵凉意,回去吧。

晚上出来后,外面已经华灯初上,抬头看到天空中有上弦月和点点的星光。干脆搬个板凳直接去外面看星星吧,在都市的夜空晚上看到的只是厚厚的云层,而在这里,只要你愿意抬头,就能找到北斗七星,还有些不知名的星座。

第二天一早,继续石板河,二十多公里的山路走了将近一个多小时,为了那座山、那条河、那棵映山红,值了。在这座深山中,看到了久违的粉色的和紫色映山红。记得前段时间到信阳的时候,有个朋友说今年挖了一棵淡紫色的映山红觉得很稀奇,今天看到了这一片之后,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收获。另外在这条河沟中还发现了卷柏、白头翁等一些很少见的对环境要求很高的植物。沿着河沟往里面走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那几个人要么是去摘韭菜了,要么是逮鱼了,路边溜了一会儿韭菜、我就挖了一大片卷柏、和一些类似多肉的植物,拎着袋子下来了。

山中回来后,晚上还有个项目要进行,烧烤。准备食材,洗洗涮涮,等到月上中天,食物上桌,炉火正旺,开始。

假期生活随笔

大年三十来了,我们一家都赶回老家过年。车子刚拐进十字路口,就见好多孩子都在家门口玩耍!孩子们唯独这天不出去,因为家里大人们忙着炸肉丸、炸油果子……我与大姐也跟着忙活,我们家中的孩子们1个、2个、3个的数着炸肉丸、炸油果子,可大饱口福了。我大姐还帮忙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的活都由哥哥一个人代劳。我们忙着很开心,总是不停地讲:小时候,30的晚上,我们习惯把第二天穿的新衣服、新帽子、新鞋、新袜子放在床头。想想现在,还是很留恋小时候的春节。

那时候,作为孩子们的我们,最喜爱冬天到来,因为冬天可以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还可以不写作业、不干活,痛痛快快地玩上几天。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更没有电脑,电影也很少,电视还是黑白的,可是玩的花样却相当的多,女孩跳房子、跳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男孩子打陀螺、打雪仗、斗拐,全都因陋就简,不登大雅之堂,但那时同岁的小孩子似乎特别多,呼朋唤友,成群结队,经常玩的忘了吃饭,直到家里大人们过来找。晚上的时间也是我们的美好时光。冬天的夜晚,在星星的映照下,小朋友们在院子里堆雪人,或在几家一排的房前屋后捉迷藏,身上到处都是尘土,头发上都粘着茅草,浑身有使不完的疯劲。特别是过年,你到我家拜年,我到他家拜年,挨家串户,看谁拜的.糖多、好吃的多,总有使不完的精神和玩不够的节目。

那时的春节晚会,都是倪萍与赵忠祥主持的,甭提有多喜欢他们啦!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包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80年代,中国百姓渐渐约定俗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过节方式。而推出了30多年的春晚走到今天,已让人越来越感觉不到年味儿,今年的春晚被赋予了太多的教化、劝导和条条框框,好像成为一种垄断工具,开始“改造”春节了。也许再过几年,过年就变成了看电视了。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让我从33岁变成了34岁,回忆过去的365天,时间就像一眨眼似的,就过去了。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

放寒假了,是准备过年的节奏。腊月二十六,一大早我就计划今天更换床上用品,一上午在洗衣机的帮助下完成任务,下午享受冬日阳光从窗外射进来,为自己沏上一杯香香浓浓的咖啡,开启音乐之旅,享受岁月静好。

“难忘今宵,难忘今宵,无论天涯与海角,神州万里同怀抱,共祝愿祖国好,共祝愿祖国好.....这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经典之歌今天再次回响耳畔,依旧触摸到我那敏感的耳膜。我再次深深地被这首歌感染了.回想起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我就沉浸在这首歌描述的幸福生活之中,虽然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还有许多生活必需品有待于去创造,可是我总是保持着一颗知足的感恩的心,生活并没有亏待于我,而是赋予我了很多很多,每年春晚的片尾曲“难忘今宵”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们感慨着,歌唱着迈向新生活。

记得第一次听这首歌的时候还是1984年,那时我才十几岁,家里是三间瓦房两头带管(两端带两间平房),这在当时是我们村比较流行的新盖房结构.那时感觉从三间草房搬到这新房里最初别提多高兴了,尽管当时屋里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空洞洞的屋子只有几张破旧的桌椅。那时的冬天格外冷,风大,每天的东北风像哨子一样呼呼的刮到脸上真像刀割似的疼,印象上八十年代的冬天冷嗖嗖的,可毕竟新更换的居住环境,一家人也为搬到了新家里而欢呼雀跃,心满意足。

那时家里只有六口人,爸爸妈妈和我姊妹四人,爸爸妈妈很年轻,我们姊妹四人还小,我是最大的,才刚刚十四岁,感觉日子才刚刚起航,生活朝气蓬勃,蒸蒸日上,不急不燥,稳步向前.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六口人围坐在堂屋里看着新买来的十一寸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春节联欢晚会又说又笑,嗑瓜子,品相声,不顾羞涩地模仿电视上的歌舞演唱而其乐融融。尤其这首难忘今宵正唱出了当时全家人的心声,幸福的笑容荡漾在我们每个人的脸上。

一晃“难忘今宵”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三十多年了,科技飞跃发展,祖国繁荣昌盛。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我们家也不例外,如今的我们姊妹四人已分别成家都过上了知足的生活,我的小家庭从一室一厅过渡到了三室两厅,住房墙壁从单一的劈888到如今温馨雅致的壁纸点缀,居住环境越来越优越了,再去弟弟妹妹同事同学家看看,也同样是舒适有致,精心布置的花草虫鱼装点在客厅里充满了节日的祥和氛围.

“告别今宵,无论新友与故交,明年春来再相邀,青山在,人未老,人未老……这首广泛流传,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以它悦耳的曲调,丰富的内涵契合着祖国的大发展,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难忘今宵,难忘这幸福时光、神州大地、各族人民共祝愿祖国好,让我们在歌声中相约,相约明年的除夕之夜。让我们在歌声中许下愿心,友谊长存,共同拥抱扑面而来的美好未来.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

没有挤在九寨欲沸的人海里,没有趴在庐山惊魂的断桥上,一放假,我就和妻子带着七岁的儿子急匆匆赶回老家,帮父母收玉米,整地种麦。父亲母亲都是快八十岁的人了,已似西天的斜阳,没多少力气了,可是还要种地。

正午时候,凉爽的秋风一阵阵刮过,天气还是很热。我和妻子紧张地脱着玉米,我脱粒,她往筐里撮玉米。农村九月闲人少,儿子也忙得热火朝天,一会儿双手端起大木锨往筐里装玉米,一会儿把脱出的玉米扒平端远。他的短衫上汗渍一片一片,背上沾着的玉米须随了他的蹲下起来摇个不住,头上除了沾着玉米须,脱粒时扬落的灰尘,还有玉米屑都藏到他的头发里--头皮屑一样。发际留下点点汗液蒸干后的灰迹。

“儿子,歇会吧。”妻子心疼的叫他。他好像没听见,端玉米棒的木锨一下没停。“儿子,把茶杯拿给妈妈,妈妈渴了。”我说。儿子总算休息一下,跑回屋里端来茶杯。妻子喝了茶,他接过茶杯又送回屋里,就又来到脱粒机前,一半是新鲜一半是帮忙地和我一道往脱粒机里填玉米。

儿子弯腰又捡玉米棒时,一阵孩子的欢笑声从身后路上飘过来。一阵风似地,两个八九岁的孩子手拉手,又相互推搡着,跑了过来。儿子站直了身子,一只手垂着,另一只手半蜷在胸前,两手各抓着一个玉米棒向两个男孩张望。那两个男孩子自顾地玩着跑着,都没朝我们这儿看,又一阵风似地从玉米堆前斜着向西南跑去,很快消失在高高的院墙后,笑声也紧跟着消失了。足足有四分钟,儿子两手各抓一个玉米棒,就那样站着,望着西南边的院墙。我看了妻子一眼,妻子说:“看人家小孩玩都看怔了。”我心里一酸,儿子,是连妈妈都不理解你的孤独吗?十一假期,你跟在我们后面砍玉米,掰玉米,坐在三轮车上--我的座位旁边拉玉米,脱玉米,晒玉米,整地,都整整忙了六天了,没有小孩子陪你玩,我们也没能陪你玩。小小的人儿,黄金周里累苦了你。

晚上,儿子照例一沾床就睡着了。我跟妻子回忆脱玉米时,儿子看着人家院墙出神的事。我说:“想想咱们小时候,一大趟孩子,月亮地里满村地疯,斜月沉沉,鸡都叫白地了还不睡。儿子太孤独了。”妻子抚弄儿子头发的手顿了一下,眼里含了泪花。

长假第七天下午,把近八亩玉米地也旋好了。我推出电瓶车,妻子坐后面,儿子坐前面,我们又急急忙忙地走了。到公路上,儿子蚂蚁衔麦子一样抱着书包,跟着他妈妈坐公交车往西回他妈妈的学校,也是他的学校去上学,我骑着电瓶车往东赶往我的学校。

昨天给父亲打电话,他说:“小麦都出齐了,绿油油的。”

早上的练笔不能少,我督促男孩写软硬笔我拍视频。如果意志力不强,就会偷懒不写的,我得坚持住,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孩子写完了,轮到我写了。钩的问题解决不了,心不静找不到解救的方法,惭愧!

女儿磨磨蹭蹭地不起床,她赖床了,没有写早上的练笔。这是我的力度不够,这次就饶她吧!下楼吃饭,公公婆婆说时间不早了再不吃早饭就要天晌了。我看了一眼挂钟8:15,时间是迟了,平时是7:15已经吃过早饭了。看来时间是不能浪费的,不要以为是假期就可以挥霍。与公婆商量早饭推到7:30,吃过饭后各干各的互不打扰!

四九天很冷的,虽然是吃过早饭可还是全身发冷,洗衣服的事情等午后再干图的是暖和不冻手。心想应该回娘家看看,父亲外出打工回家了。

一路上,明显感到人气浓,村里大路旁老年人蹲着晒太阳唠嗑,孩子们玩鞭炮的、打圆卡的特开心,一个小饭店门前有两只羊四条腿被捆起来。触目惊心的一幕,一个中年男子手抡起棍子向羊头打去,只听“咩咩”惨叫!女儿说这杀羊的真吓人,我也感到难过,可是羊的快乐就是供人们食用的,这是牲畜的最终结果。往前走,商店门口挂起了红灯笼,喜庆!

到了娘家,只见西天邻居家在忙活搬东西,邻居大爷走了,大家都是伤心的。我没有打招呼,推着车子进屋喊母亲。母亲高兴着,这是每次都有的表情!母亲跟我聊了大伯家的二弟媳生孩子昨天喝喜酒的,说是姐姐们都是匆忙吃过饭就赶着回家。是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事情,一个字“忙”!我们聊到了一个姐姐,她脸色不好,人很瘦的。一个人过的好不好全写在脸上,面满红光的一定是过得幸福的!

年来了,母亲想起了亡妹,我明白父母此时的心情,平日里我也会想起也是热泪而下,今早忽想起泪就啪啦啪啦掉下来。我安慰母亲人走了就是去享福了,不要再去想了,活着的人一定要好好活着!

关于期望,关于生命,20xx年4月1日开始我有了新的认识!从此以后,我的生命中不再有期望这个词,只行善事不问前程!

我也是吃过午饭带着孩子匆忙回到家,洗衣服!孩子们,我打发着看课外书!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如果不好好抓紧,就会是虚度一个寒假!晚上开始赶快制定计划,度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寒假!

转眼间,暑假过了一个多月。纵观这个假期,简单而忙碌,自己折腾自己,也没少折腾女儿。

女儿数学一贯不太好,总在七八十分游荡,偶尔的九十多分总让她兴奋不已。假期开始时,和女儿一起制定了假期学习计划,力争趁这个假期让女儿的数学学习变得简单,五年级能学得更有兴趣,更有成就感。给她买了两套数学卷子、准备了几本喜欢的课外书、准备了画画的笔墨纸砚,假期生活便正式步入轨道。

许是习惯,一直不会睡懒觉。天亮得也早,早上五点多肯定醒。四周静悄悄的,女儿睡得香得不得了,帮她扶正身体,拉好床铺。简单的洗漱过后,离开家门,与约好的邻居一起,呼吸呼吸清晨清新的空气,看看晨曦中精神的花草树木,感受感受早晨不太多的人流、车辆,活动活动僵硬了一个晚上的筋骨。边走边聊,时间也过得飞快。七点左右,回到家里,准备早餐,做好,放凉。八点半女儿才在我的千呼万唤中醒来,洗好、吃完,九点多了,做一套数学卷子,我给她改改,错题辅导一下,就该准备午餐了。午餐、午休过后,女儿看会儿书或者画会儿画,看会儿电视,又该准备晚餐了,晚饭过后,六点多了,天还亮着,在家呆了一天,一定得出去转转不是。带着女儿开始出去转。我喜欢到郊区去,空气好。女儿却喜欢到超市、精品店去看看,广场上去逛逛。

一个多月下来,别的不说,女儿的数学倒真的进步不少。我们定计划时就说好:90分以上集五分,95分以上十分,100分十五分,每分五角钱,作为女儿的零花钱,自由支配。卷子吗,本来就没找难的,况且从简单的第一单元开始,女儿一直做得不亦乐乎,荷包挣得满满的。既付出努力体会到挣钱的不易,又对花自己的钱学会了精打细算。现在,卷子快完了,女儿有点意犹未尽了。

昨天,逗女儿:“现在,让你去参加四年级的期末考试,不管谁出题,都能考90分以上吧。”

“不止吧,我还想冲刺100分呢。现在,我做一套卷子只要五十分钟就行了,考试七十分钟呢。我可是连着考了两个100分了,这几天,没下过95分吧。”女儿满脸自豪。

晚上,女儿用自己积累的钱买了个娃娃小熊,在白色和棕色之间纠结了好久。白色的大,可爱;棕色的质量好,摸上去舒服。平时,早就理直气壮的让妈妈买两个了。今天,比较再比较,斟酌再斟酌,最后买了棕色的,高兴的一路上合不拢嘴,睡觉都不肯放开。还和伙伴一起给我买了一个发卡,自豪地声明花的是自己的钱,这是送给妈妈的礼物。

每天早上女儿做卷子的时间和下午看书、画画的时间,是我抠手机、看电脑、写文章、发微博的固定时间。从小就教女儿独立写作业,我检查验收。现在终于体会到它的好处了。互不影响、互不耽误吗。

星期六、星期天的时间,永远属于孩子的爷爷奶奶,与学习无关。

只要女儿的暑假生活过得充实而开心,就不错嘛。只是,这个假期,锻炼有点少了。

假期生活随笔

这是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是离家千里之外求学的第一次回家,是与好友久别重逢的旧时光。时钟滴滴答答,时间的沙从手中溜走。转眼间,翻过的日历,返程的车票,目送离开的好友,这些讯号无一不提醒着我假期就要结束了,该收收心回学校了。是的,该走了。

许是好久没回家了吧,快到家的时候有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拎着大包小包的特产一个人回家却不喊累,并不是为了证明我是女汉子,只是为了让家人能够品尝异地的风味。在家的日子一点也不单调,年关将近,一家人欢欢喜喜准备过年,见面的次数少了,自然就想着在一起的时候好好珍惜,少了以前的冲动,多了一分稳重成熟。

过年是一年中的大事,随着年龄的成长,我越来越觉得没有年味。所谓年味,是小时候争着抢着去放的花炮然后看见夜空中绽放的烟花开心的合不拢嘴的单纯,是大年三十给父母拜年死乞白赖要压岁钱的调皮,是给亲朋好友街坊邻居拜年时拿到花花绿绿糖果时满满的欢乐,年味更是穿一套新衣服扎着两条麻花辫昂首挺胸满街炫耀的得意表情。

年味代表的是一种心境,小时候的年味就是新衣服压岁钱,长大后的年味是和家人朋友团聚时说的心里话。过年的风俗一点都没变,还是从初一开始看亲朋好友,对遇到的每个人礼节性地说声过年好,秉着礼尚往来的传统风俗,提着礼品走亲访友,就连聊天的内容也大致雷同,不是孩子学业就是今年在哪就业收获如何家人是否安康。

千篇一律的拜年并不能给我带来新鲜感,我更愿意花时间去和老同学叙叙旧谈谈心,那种无拘无束的感觉真的很好。见面后一个深深的拥抱,一起畅饮不怕醉因为有肩膀可以依靠,给对方倾诉心声只需一个眼神就可以懂的那种感动,在分开后的日子里想起来都会热泪盈眶。即使好久不见,一句别来无恙就像是日日陪伴在对方身边那样亲切真实,即使每年只能陪伴几天,也能让我心满意足。感谢过年这样一个节日,让我们有了见面的机会,让我们更懂得珍惜友谊珍惜眼前的一切。

年很快就过去了,我即将踏上回学校的路,想见的该见的人都见了,想说的该说的话都说了,这个假期我没有遗憾,只有不舍。每每离家时最难过,不舍与希望纠结着,可终究还是要向前看。但愿在新的一学期,不负初心做自己,拥抱属于我的那片天。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

早晨,在阳台上读书,背诗篇,好久不见的阳光很是喜人。眼睛困了,起身,收拾晾晒的衣物,带着阳光的味道,好暖。刚刚,坐在客厅,捧起《回忆是一种淡淡的痛》,文章内容离我甚远。早两年我不读这样的文字,描绘的生活我无法想象,觉得有些苦。如今,却愿意细细地品味,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时间,是神奇的,改变人的心性,还有喜好。

昨晚,偌大的屋子还显得清冷;今日阳光大好,寒气留在昨日。对着阳光,我痴想:春天真的来了吗?我早做好了准备。虽然,这个冬不算冷,只是,秦岭之南走了一趟,归来时居然有些不习惯。何况,我本爱夏日的酷热。他喝了些酒,到家,仿佛不省人事。儿子笑:“老爸一上楼就不会走路了?”或许,在家里,他是完全放松的,撒娇似的坐在地上。小伙儿说地上太凉,然后我们一起全力把他抬到床上。不得不说,男孩子就是有力气,如若我一个人在家,男人肯定不会赖在地上。没有醉过,不知醉酒之人是不是真的一无所知。他睡着了,本说我陪我弄头发,只留我一个对着书本。少年奋笔疾书,寒假太短,作业太长。这个6月,他将走上中招的考场。喝酒,可能算作最大的`年味。幼年的记忆中,冰冷的街头,总会有醉酒者,心中总会有不安,说不出的不安。

这样的阳光,本应与年毫不相干,却真的还在正月,有些恍然。

同为老师的朋友感叹寒假太短,而我突然想起去年站在暑假的尾巴尖上,写下《话别假期》。一个学期,转瞬离去,忙忙碌碌中忘记了自己。倏忽之间,寒假已是尾声,刚刚,已经接到明天有会议通知。

这个学期,终将是繁忙无比。还好,我做好了准备,当然,不忘自己的计划的实施。纵使告诉自己“晴雨皆好”,心里却明明爱着阳光的日子。明媚的阳光下,心中充满了安全感和温暖。这几个夜晚,圆月定是早早上到柳梢头,带着阳光的温度。

好象好久没有这样絮絮叨叨了,阳光下细碎的文字,用心感受温暖的日子。也算是不负阳光吧。

假期生活随笔

星期六清晨6时,“大石,大石快起床,上古筝课来不及了”妈妈叫我我勉强睁开迷蒙的眼睛,万分不情愿地爬起来。上完古筝班接着上舞蹈班一连三个半个小时,11:30爸爸接我回家吃饭。

中午12:00我想舒舒服服的睡一觉,可是谁料妈妈又说话了“大石,学校的作业还没写完吧,我们坚持一下好吗。”我只好无奈的走向写字台旁。

晚上17:00我倒在屋里,哎呀大石怎么了?妈妈说。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妈妈给你做了好吃的,吃完饭妈妈陪你看书,17:30半吃完饭。妈妈和我在写字台上读书。19:00看完书了,我才能美美地睡觉。

唉!我只是一个8岁的小学生呀!

假期生活随笔

今天早上老公上班时,误把我的手机也带走了。等我发现时,是准备看看时间。结果,愣是没找着。

刚开始,我的心里空落落的,今天可咋过吧,没有手机。后来转念一想,刚好看看自己是不是离了手机过不了。

一想到昨晚写好的两篇文章没办法上传,今天也没办法浏览博友的博文,心里直懊恼。后来一想,既然这样了,就耐心一些,晚点儿欣赏博文也行。于是,心态终于放平了。

总得找点儿事做,我拿起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本书前段时间就买回来了,一直没顾上看,今天就开始读它吧。

文中的小豆豆还真有意思,看她做的事,说的话,太好玩儿了……实在不忍放下。

光看书可不行,还得看孩子呢。于是,又领着孩子开始玩儿。孩子真是一天一个样儿,每天都有惊喜。

今天能清晰地叫“姥姥”了,妈妈高兴极了。舅舅要去捅马蜂窝,小姑娘赶紧制止,“别动”,响亮清晰。这一岁多的娃娃可真是不简单呢!

忙碌了一天的老公终于回家了,把手机给我,歉意地怕耽误了我的事。

我说我没啥事,还得感谢你呢,这没有手机的日子呀,看来也能过,而且过得挺不错。

看来呀,不是我们平时离不开手机,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找到其它乐趣,日子照样很多彩。不信,你也试试吧。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

可一进入八月,对待暑假的心境就不一样了,忽然有了紧迫感。其实,这大多是心理原因。算算,离开学还有将近二十天呢,也是一个不短的时间。倒不如怀着刚放假时的心态,好好利用好剩下的这二十天。

一、读一本好书,给自己充充电。

上班时间太忙,没有时间读书?那么,暑假无疑是读书的好时光。没有繁重的作业要批改,不需要备课至深夜,也不用处理大量的材料,就这么静静地享受光阴,享受闲暇,享受生活中的慢节奏。捧一本好书,细细咀嚼,去看人生百态,去品生活滋味,去悟生命真谛。

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曾经多少次,羡慕地说,自己也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太多原因让我们不能说走就走,而是一拖再拖。于是,我们把旅行放在暑假。或许,又不知道因为什么,我们可能还是只在家里。那么,剩下的二十天里,你可以选择一次说走就走。可能不用太远,就在离家较近的地方,出去走走,走出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可能几天几夜,到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去领略在自己心里无数次憧憬的美景,让美梦成真,让回忆留芳。

三、陪伴孩子,一起感念时光。

工作的时候,我们总是太忙,忙到很少有时间,甚至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心里怀着对孩子的愧疚,多想也能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成长,一起体验成长的乐趣。那么,亲爱的老师们,假期无疑是最好的时机。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和孩子做游戏,肆意地玩耍,静静地陪伴。

看着孩子发自内心地微笑,自己的心里早就温暖地乐开了花。当然,我们可以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只要不虚度,即使时光匆匆,我们依然过得充实。

朋友,暑假过半,别心急,让我们享受这日子里的慢节奏,过出不一样的假期。慢享时光,静享岁月。

初中假期生活随笔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听说过随笔吧?有的可能还经常写随笔?随笔其实就是日常生活中对一些事件的想法,及时捕捉,随手记录下来。想要学习写随笔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假期生活随笔6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以前我一直觉得最后的美好的寒假顶多就是一个黄金周,不过还好老师开恩,我们一共休息了十几天。虽然在这些天里玩得不畅快,学习也不可能突飞猛进,但也算是悠闲自得,无风无险,也许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吧!虽然几乎天天呆在家里,但总算是修身养性,生活充实,就当是养精蓄锐等着迎接挑战吧!

美好的寒假对于我们来说,目的只有一个――做好的自我调节。

在大家都在抱怨中国教育制度腐朽的时候,我却想得很现实,教育制度不可能应我们而改变,与其花时间在抱怨上,不如多看看书,多做做题。是呀,为什么太多时间在抱怨,太少时间在学习,现实就是现实,脱离了现实也注定被社会所淘汰。

这些天里,通过电话,通过网络,通过走家串户也了解到有一大部分同学都在努力学习,努力迎头赶上。从班上成绩的排名也看得出,在这样一个争分夺秒,你追我赶的最后时刻,没有常胜的冠军,也没有绝对的败将。大家都不服气地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自然这样的竞争就变得格外激烈,格外精彩。当旁观者是懦夫的选择,只有真正的勇者才不畏惧挑战。这样的社会要求人人不一定是强者,但一定要成为勇敢,因为如果连自己都事先放弃了,那就“回头无岸”了。真正的勇者想必就是这样吧!

美好的寒假过去了,我的目标变得更加明确。

假期生活随笔

暑假,是孩子们无比高兴的一段日子,对于我来说,何尝不是呢?忙碌了一个学期了,终于可以暂时离开忙碌的教育教学岗位,将身心交给家庭、交给自然,去放松、去玩乐了……真让人向往。假期里,除了学校布置的必做任务,其余的早就被“慵懒”所代替,每天陶醉在这“慵懒”的世界里,一下子成了时间的富翁,倒有些不知所措了。看着十岁的小侄子天天上网、看电视、毫无顾忌地玩,自己对这种生活充满了鄙视,但不能否认刚放假时我的状态就和他一样,只不过我很快改变了自己。

“马拉松式”的假期,如果不去好好规划一下,既会浪费掉着宝贵的时间,也会让自己一无所获。读了连中国老师的《和孩子共度假期》一文,让我明白了人在假期中的活法也会非常精彩。

好好生活就是好好学习,这句话让我瞬间感受到了再平常的生活也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意义,让你从中受益。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不尽相同,而我每天会花大量的时间来照看女儿,从早上领着孩子吃早餐,告诉孩子不能浪费食物;到去公园喂鸽子,告诉孩子要善待小动物;再到陪她玩游戏、给她讲故事,让她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看似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无意中让我看到孩子的成长,孩子肯定不知道什么是在用心生活,但每天晚上我问起孩子一天的经历,她都会很认真地告诉我她一天都做了什么,想到这些,我总会被那情境深深感动着!生活就是学习,热爱生活,就会热爱学习。在这个带孩子的过程中,我被动地运动,被动地融入大自然,被动地再次看童画书......这不仅让我获益,也让我做回了一个合格的妈妈,补习了亲情。

平时在学校里,要做的和要想的事情太多,真正坐下来看书的时间少之又少。假期休息的同时也是充电的好时机。作为老师,阅读本来就应该是也必须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领学生,启发学生和书本做知心朋友。假期里,床头就是我的书柜,放松的时候顺手将书拿过来翻一翻,是我觉得最惬意的一件事。我读了三本书:《孩子成绩差怎么办》、《唤醒生命》、《绿山墙的安妮》,三本不同类型的书,有不同的口味,我品尝过,也收获很多知识!读书就是在和大师们对话,确实是这样的,在假期把以前想读的书拾起来,不仅眼界宽了,而且心也充实起来了。两个月的假期时间,好好地给自己充充电很有必要。

假期里,静下心来看了一场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去上海来了一场放飞心灵的“旅行”,对我来说都是一次美好的体验,电影对现实的反映、大自然的博大、陌生城市的包容,名师讲座的精彩纷呈,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旅行”的过程中,让自己身上的能力和不足都“原形毕露”,这无疑是一次很好的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假期,是“学习”的假期,更是“生活”的假期,一个完整“人”的假期。人、生活、学习本就是紧密相连的,不能割裂开来,所以让我们在生活中好好学习,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

假期生活随笔

当感受着日渐炎热的天气,校园里的向日葵逐渐变得丰硕而成熟时,骄阳似火的'七月带给我们一个无比清爽的惊喜,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如期而至的快乐——我们放暑假了。

然而,今年的暑假却因五月时大地的猛烈震颤而变得大不一样。因为这次地震,让全国人们的手牵得更紧,心贴得更近。面对这样土如其来的灾难,我似乎有些迟钝了,在观看了无数抗震救灾的纪实、听到无数人的英雄事迹和他们发自内心高亢的陈词后,我也无数次流下了眼泪。在地震过后两个月,提笔写下了面对汶川大地震自己的一些想象,也算做是我的一种慰藉吧。

在建党节的晚上,我看来中央三台的文艺晚会——《向祖国报告》关于汶川特大地震。我心潮澎湃,每每介绍一名英雄楷模,我都会情不自禁地鼓掌,这掌声是一种支持,是一种肯定,也是我们对地震中坚强的英雄最普遍、最真实的感谢与赞叹。

他们激昂澎湃的话语,我却没有记下几句,因为灾难临头时,他们所想、所做、所拥有的精神,也只有他们才能诠释自己内心的想法,而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是不会拥有的。但是,我们能尽我们微薄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使英雄们并不孤独!

我想,当我能肩负起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时,我也会无上荣光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如果我说“要为人民服务”只不过是一句空话,但责任的力量会使将来的我拥有坚定的目光和坚实的步伐,那时,我也就不会愧对一位英雄楷模的话:全国人民都是英雄!

有人说,这次地震改变了80后、90后,我不这么认为,80、90后本来就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爱心的一群。这次的大地震教会了我一句话,无论何时我都可以握紧拳头高呼:“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教师假期生活随笔

一大清早就要驱车赶往响水县的皇家宴会中心,因为我学生家的孩子将在中午在这里要举办生日宴,自己也想找到机会前去热闹一下的,光在学习,那可就真是书呆了,那就全家一起去吧,这样显得有点节日的氛围呢,平时在学校工作时也很少和家人一起出来,因为时间方面总是把握不好,现在刚好大家都放假,那就一起去吧!

今天我们一家人得提前去有三个理由,这条路我没有来过,我基本上是属于路痴型的',容易迷路,所以我得提前出来,汽车导航有时间也不太好使呢。二如果走得迟路上会堵车呢,因为年街上的人特别多呢,那就提前一点避开高峰出行时间。三,下雪了,路况不是太好,得提前去,留点安全的时间。

和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也是我多年的习惯,我觉得既然学生记得您,自己就有必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与学生交朋友,特别毕业多年的学生更应该是这样。

餐桌上我的学生徐磊相继介绍了另外几位学生给我,他们也都是三十岁的大青年了,大家聊的话题自然还是当年的校园生活,大家都尽情回味着学校生活,谈到许多的趣事,觉得很开心!

假期生活随笔

早晨,在阳台上读书,背诗篇,好久不见的阳光很是喜人。眼睛困了,起身,收拾晾晒的衣物,带着阳光的味道,好暖。

时间,是神奇的,改变人的心性,还有喜好。

昨晚,偌大的屋子还显得清冷;今日阳光大好,寒气留在昨日。对着阳光,我痴想:春天真的来了吗?我早做好了准备。虽然,这个冬不算冷,只是,秦岭之南走了一趟,归来时居然有些不习惯。

何况,我本爱夏日的酷热。

他喝了些酒,到家,仿佛不省人事。儿子笑:“老爸一上楼就不会走路了?”或许,在家里,他是完全放松的,撒娇似的坐在地上。小伙儿说地上太凉,然后我们一起全力把他抬到床上。不得不说,男孩子就是有力气,如若我一个人在家,男人肯定不会赖在地上。没有醉过,不知醉酒之人是不是真的一无所知。

他睡着了,本说我陪我弄头发,只留我一个对着书本。少年奋笔疾书,寒假太短,作业太长。这个6月,他将走上中招的考场。

喝酒,可能算作最大的年味。幼年的记忆中,冰冷的街头,总会有醉酒者,心中总会有不安,说不出的不安。

这样的阳光,本应与年毫不相干,却真的还在正月,有些恍然。

同为老师的朋友感叹寒假太短,而我突然想起去年站在暑假的尾巴尖上,写下《话别假期》。一个学期,转瞬离去,忙忙碌碌中忘记了自己。倏忽之间,寒假已是尾声,刚刚,已经接到明天有会议通知。

这个学期,终将是繁忙无比。还好,我做好了准备,当然,不忘自己的计划的实施。

纵使告诉自己“晴雨皆好”,心里却明明爱着阳光的日子。明媚的阳光下,心中充满了安全感和温暖。

这几个夜晚,圆月定是早早上到柳梢头,带着阳光的温度。

好象好久没有这样絮絮叨叨了,阳光下细碎的文字,用心感受温暖的日子。也算是不负阳光吧。

假期生活随笔

“十一”小长假的第四天,当同事的旅游经历在微信圈刷爆的时候,我和媳妇回到娘家帮家人掰玉米。

原本娘家人早就住上楼房,地也被征完了。虽然家里不缺吃喝,但总感觉没地种闲得慌。于是,老丈人不顾全家的反对借了邻村一亩多地种粮食。

由于地少,机器不愿来,只得靠人工收割。所以,全家齐上阵,抢收玉米。这是我第一次下地掰玉米。媳妇怕我吃不了苦,还特意让我穿了件旧衣服。

很快我就迫不及待地拿着竹篮下到地里,跟着岳母学,先把玉米秆上的叶子向下压一压,再用左手把住玉米秆子,右手紧抓玉米棒子,使劲一甩,“咔嚓”一声,便掰了一个下来。掰了不多一会儿,一篮就满了。最后把玉米集中到一块,用编织袋装好扔到三轮车上就可以了。当天的天气还可以,凉爽宜人,之前媳妇吓唬我的恶劣环境根本没出现。只是没想到小小的一块地,竟然可以收两车。掰玉米很容易漏掉,特别是一些刮倒的玉米秆,不认真看容易错过。

周围的地里还有很多大学生回家帮忙,很多学生认为,随着一年年的长大,自己的空闲时间会慢慢被另外一些事情占据,趁现在有时间就回来帮帮父母。秋收的时候虽然很累,不过望着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假期生活随笔

不得不承认,在美食面前,惯有的思维习惯瞬间扔掉,比如对手擀面的概念界定,关于吃手擀面的好处,探究手擀面的发源,等等。来不及深思熟虑,一碗面就已经下去一半。

百度了一下,关于手擀面的美文还真不少。字里行间真情流露,大多是忆苦思甜。有回忆,就有牵挂。有牵挂,就有寄托。不得不停止阅读,以防泪水滑落,改变了美食的味道。

今天是儿子的生日。昨天在老家,吃着老妈包的饺子,幸福不用言表,可是看她腿疼胳膊疼的,今天不忍心再让她劳累。妻子有孕在身,也不便操劳。于是,这份美差便落到了我的头上。妻儿戏谑,新一代厨神就要闪亮登场了。我呵呵地笑着,心里却敲起了边鼓。

长这么大,吃了无数次妈妈做的手擀面,那一种美经过反复的堆积和沉淀,已经永远定格在脑海,时常牵引着我去寻觅。吃着,看着,程序已经了然于胸,但真正动手做,我还是第一次。

和面、揉面、醒面、擀面、切面、抖面、煮面,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吃面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和面,最费力就是揉面,最耐心的就是醒面,最有趣的就是擀面,最细致的就是切面,最当心的就是抖面,最花俏的就是煮面,最开心的就是吃面。

和面要硬,揉面要力,醒面要等,擀面要巧,切面要细,抖面要滑,煮面要味,吃面要乐。这其中的技巧、灵感、质感,如果不是妻子在一旁指点和把关,我是断然不可能做得一碗好面的。大慨夫唱妇随、红袖添香,就是这一种画面。画面之外,儿子的赞叹以及老妈的鼓励,又给我一种‘‘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美景。美景加美食,真是大快朵颐。

吃着手擀面,我想起了平日里的教学。年轻教师需要听课来感受精品课堂的好,需要演课来感悟精品课堂的好,需要磨课来通透精品课堂的好,需要晒课来展示精品课堂的好。‘‘光说不练假把式’’,没有反反复复的打磨和反思,能力和业务水平是不可能得到有效提升的。

一碗手擀面,一味美好人生。有位名人这样说:让人生有意义的,不是一生一次的惊喜,而是平常日子里一粥一饭的感动。告别粗糙的生活方式,告别无趣的日常习惯,在生活中修行,在每一个看似平淡的日子里找到趣味,找到自我重塑的力量,就有机会开启更加丰富的人生。xxxx,出发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