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大全(14篇)

大班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大全(14篇)

ID:9442305

时间:2024-04-07 06:13:06

上传者:JQ文豪

大班教案的编写应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特点,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和吸引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大班教案案例,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设计

星期六,爸爸妈妈出去时吩咐我说:”在家里看书不要出去玩!“我满口答应了。

回到家,我让自己静下心来看书,不一会儿,我便进入了书海,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也不知道,当我不经意一回头,只见爸爸妈妈正在我身后微笑着看我!

指导教师:董老师。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设计

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又外出了,家里一下子变得冷冷清清。

他们不在家,我立刻觉得很孤独,很害怕。正巧这时门口传来一阵“咚~咚~”的敲门声,更让我全身起鸡皮疙瘩,我想:会不会是小偷呀、强盗啊这些人呢?于是我鼓起勇气问:“你是谁啊?为什么敲门?”“我是你爸爸的同事,因为有个问题不会来请教你的爸爸。”可我怎么知道他(这个叔叔)是不是我爸爸的同事呢?我便接着说:“你知道我爸爸是什么样的呢?”“你爸爸眼睛大,嘴巴也大,有一米七六。”我想:我爸爸眼睛小,嘴巴也小,你这个人可疑,便打了爸爸的电话。然后我自言自语地大声说:“爸爸说不认识你这个人,并且爸爸已经报了警。”他听到这话就溜了。

今晚真是令人心惊胆战。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

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陌生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2、自制图片4幅、磁带。

(1)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名字叫"爸爸、妈妈不在家"。小品开始:幼儿亮亮独自在家中玩耍,边玩边说:"今天爸爸、妈妈出去买东西,让我好好看家,嘿!这回我可要自己玩个痛快。"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一个陌生人问:"这是李工程师的家吗?"亮亮问:"你是谁呀?"来人说:"我是查电表的,请你开门!"(表演暂停)。

(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父母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一幼儿扮亮亮,另一幼儿表演陌生人(陌生人可随便找理由)。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做了什么事。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设计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六,我十分高兴,因为今天爸妈不在家。妈妈临走前说:“孩子,我和你爸爸今天上午出去办些事,中午之后才能回来,你一个人在家里要小心点啊。”我说:“知道了!”妈妈又对我说:“我同意你玩一会儿电脑,看一会儿电视,不过要在做完作业的前提下,还要看一些课外书。记住,有陌生人来敲门,你千万别开,知道了吗?”我连忙说:“妈妈,我已经不是小孩了,我会注意的。再见。”当爸妈刚刚把门关上,我就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过了一会儿,我赶紧开始写作业,幸亏今天的作业不是很多,要不然我“快乐的星期六”就要泡汤了。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我终于做完了作业。之后,我又看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书,看了一会儿,发现还有两个钟头的时间,我想:我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咯。我打开电脑,查了一些资料,又玩了一下游戏。没想到两个钟头的时间一会儿就没了。

突然,我这不争气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心想:要么先做一碗蛋炒饭,填饱这空空的肚子。我说到做到,准备好了材料,就开始大显身手了。

首先,我先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鸡蛋,在碗沿一磕,裂开了一道子,双手轻轻一掰,蛋黄和蛋清都滑进了碗里,我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然后,我打开煤气灶,又放了一点油。那油不一会儿就冒起烟来,“噼里啪啦”地响声,在我耳朵穿梭。我慌得手忙脚乱,连忙把拌好的鸡蛋倒进了锅里,这时,锅里炸出的油贱到了我的手上,疼得我尖叫起来:“妈妈,疼死我了,疼死我了。”喊了半天没有人应,我才想起爸爸妈妈都出去了,我只好在手上抹点牙膏。后来,我又把饭和配料一起倒进锅,慢慢的炒。最后,我的杰作——蛋炒饭,终于完成了。虽然味道不怎么样,可毕竟能填饱我的肚子。

正当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蛋炒饭时,爸爸和妈妈就都回来了,父母看着我不仅吃着自己做的蛋炒饭,还非常自觉得完成了作业,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生疏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知道危险来临时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逃生。

活动准备:

2、自制图片4幅、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使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生疏人敲们不能开。

(1)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名字叫“爸爸、妈妈不在家”。

(2)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

(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碰到生疏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家长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

一幼儿扮亮亮,另一幼儿表演生疏人(生疏人可随便找理由)。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做了什么事。

3、听录音《晶晶看家》。

4、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幼儿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1)玩小刀等尖锐的东西。

(2)一人在安静地玩玩具。

(3)在床上翻跟头。

5、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朋友们要注重安全。生疏人来时不开门,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要学会保护自己。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

这篇习作的训练,目的是要打破学生常规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地去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出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口头表达清晰明了,文章流畅自如。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每天与爸爸妈妈在一起,有时也难免有点烦。如果碰巧有一天他们同时都不在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学生说)。

2、那你们告诉我,是爸爸妈妈在家好?还是不在家好?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生甲:因为爸爸妈妈在家时,很少有玩的时间,好不容易写完了学校的作业,还没喘口气,妈妈就又布置一大堆的家庭作业。他们若不在家,我就可以轻松地玩会儿了。

生乙:爸爸妈妈在家时不自由。比如我特喜欢画一些小人,让它们打仗,可有意思了,可妈妈不让画,说是浪费时间。他们若不在家,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

生丙:妈妈太爱唠叨了,麻烦得很,经常一句话要说好几遍,我的`耳朵都听出老茧了。她们不在家,我也就能做点我喜欢干的事了。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深有感触。一方面,老师同情你们的境遇;另一方面,又为爸妈对你们所付出的爱而感动,他们这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当然,如果他们能再考虑一下方法,与你们多交流交流,那就好了。

3、现在,认为爸妈在家好的同学来发言,说说为什么爸爸妈妈在家好?

生甲:爸爸妈妈在家,他们做好了所有的事,什么也不用我操心。他们不在家,我自己什么也干不了,所以还是爸爸妈妈在家好。

师:以后要多锻炼自己才行啊,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对吗?(学生点头)。

生乙:爸爸妈妈在家既热闹又有趣,剩下自己一个可就孤独了,尤其是晚上,一个人在家呆着,特害怕。我也认为爸爸妈妈在家好。

大班教案《爸爸妈妈不在家》

知道爸爸妈妈外出,自己一人在家时,要注意安全,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事先排练情景表演。

1、表演情景一。

(1)表演内容:

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明在家搭积木,他一边搭积木,一边高兴地唱着歌。这时,有人敲门。小明问:“谁呀?”陌生人说:“我是卖玩具的,请开门。”

表演停。

(3)带班教师与配班老师合作表演:陌生人敲门后,小朋友正确回答的语言和应有的行为。

2、表演情景二:

(1)表演内容:

小明正高兴地画着画,突然铅笔断了,他到处找铅笔刨,可找了很久,未找到,就去拿了一把小刀“我就用小刀削铅笔吧。”

表演停。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小明的铅笔断了,怎么办?他能不能用小刀削,为什么?

3、爸爸、妈妈不在家,小朋友一个人在家时,可以做哪些事?不能那些事?

教师小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朋友在家中要注意安全。陌生人来时不能开门,自己也不可以做危险动作,要学会保护自己。

爸爸妈妈不在家的大班安全教案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建立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2、帮助幼儿了解一个人在家时的'安全知识,知道生疏人叫门时不开门,不做危险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

活动准备:

2、自制图片4幅、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使幼儿知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生疏人敲们不能开。

(1)教师向幼儿介绍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名字叫“爸爸、妈妈不在家”。

(2)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

(3)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碰到生疏人敲们,不要轻易开门,要先问清楚来人是谁、找谁,告诉来人等家长回来后再来,或让来人在外面留下等,也可让人到家长单位去找等等。

(4)再次表演,让幼儿加深印象。

一幼儿扮亮亮,另一幼儿表演生疏人(生疏人可随便找理由)。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做了什么事。

3、听录音《晶晶看家》。

4、看黑板上的挂图,帮助幼儿懂得一些安全常识。

(1)玩小刀等尖锐的东西。

(2)一人在安静地玩玩具。

(3)在床上翻跟头。

5、总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朋友们要注重安全。生疏人来时不开门,不做危险的动作,不乱摸家里的电器开关等,要学会保护自己。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字

这篇习作的训练,目的是要打破学生常规的思维定势,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多角度地去认识事物,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出最适合这个题目的内容。口头表达清晰明了,文章流畅自如。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都有一个温馨的家,每天与爸爸妈妈在一起,有时也难免有点烦。如果碰巧有一天他们同时都不在家,你们的心情会怎样呢?(学生说)。

2.那你们告诉我,是爸爸妈妈在家好?还是不在家好?为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生甲:因为爸爸妈妈在家时,很少有玩的时间,好不容易写完了学校的作业,还没喘口气,妈妈就又布置一大堆的家庭作业。他们若不在家,我就可以轻松地玩会儿了。

生乙:爸爸妈妈在家时不自由。比如我特喜欢画一些小人,让它们打仗,可有意思了,可妈妈不让画,说是浪费时间。他们若不在家,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了。

生丙:妈妈太爱唠叨了,麻烦得很,经常一句话要说好几遍,我的耳朵都听出老茧了。她们不在家,我也就能做点我喜欢干的事了。

师: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深有感触。一方面,老师同情你们的境遇;另一方面,又为爸妈对你们所付出的爱而感动,他们这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啊。当然,如果他们能再考虑一下方法,与你们多交流交流,那就好了。

3.现在,认为爸妈在家好的同学来发言,说说为什么爸爸妈妈在家好?

生甲:爸爸妈妈在家,他们做好了所有的事,什么也不用我操心。他们不在家,我自己什么也干不了,所以还是爸爸妈妈在家好。

师:以后要多锻炼自己才行啊,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对吗?(学生点头)。

生乙:爸爸妈妈在家既热闹又有趣,剩下自己一个可就孤独了,尤其是晚上,一个人在家呆着,特害怕。我也认为爸爸妈妈在家好。

王旭。

评语:

这篇习作风趣,令人忍俊不禁,把一个调皮淘气的男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语句流畅,生动形象。

爸爸妈妈不在家

今天放学回家,我把整个家找了个遍,也没看见爸爸妈妈的影子。

不在?!

“我自由啰!咚咚锵!咚咚锵!”我飞快地把桌上的饭菜吃光了。然后把筷子和杯子当作乐器,敲来敲去,奏出了美妙的音乐,在音乐声中,小花小草都翩翩起舞了。

我又用最快的速度做作业,就像百米赛跑冲刺一样。不一会儿,作业本上便密密麻麻地排满了字。“噢!写完啰!我可以痛痛快快地玩啰!”

这时传来了隔壁豪豪的大嗓门:“潇潇,到我家里玩吧!”我听了,正中下怀:我正求之不得呢。我飞快地来到他家,一看,这里早已成了小朋友的天堂了。瘦小子聪聪和小眼镜敏敏正紧张地下棋呢。站在旁边助阵加油的是小博士乐乐,而躺在沙发上看书的正是我最好的朋友悦悦。哈哈!原来屋子里坐着的站着的躺着的,都是我的好朋友。看见他们,我甭提多高兴了。胖乎乎的豪豪忙把我拉进门。

“我提议,玩躲猫猫好不好?”我大声问道。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就这么决定了,玩躲猫猫。”我和朋友们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当“鬼”抓我们。

“石头——剪刀——布!”“哈哈!豪豪,你输啦!来!把眼睛蒙上。”笨笨的豪豪成了“鬼”。

“好!先听我讲明规则:用红领巾把眼睛蒙上,左转三圈,再右转三圈,然后数十下,就可以抓我们了。抓到了还得猜名字,猜中了才能换人。”

“一——二——三!”他们正在数呢。我就绞尽脑汁想该藏在哪儿好。敏敏在旁边提醒我:“快!藏在桌子下。”话音刚落,“鬼”就来抓了,我忙往桌子下一钻,他并没有发现我。聪聪是个小机灵,他想了个歪主意,竟在椅子上来了个“金鸡独立”。乐乐在另一张桌子下当起了“井底之蛙”。“鬼”东摸摸,西碰碰,左踢腿,右伸脚,却怎么也找不到我们,只好站在房子中间发呆。

聪聪的功夫毕竟不到家,只见他不停的摇晃,终于他支持不住了,从椅子上摔了下来。“鬼”一听到响声,马上猛扑过来,紧抓不放。口里还大声喊道:“我抓到了!我抓到了!”“鬼”左摸摸,右摸摸,从头摸到了脚。得意地笑了:“是乐乐!是乐乐!”我们哄堂大笑。怎么会是乐乐呢?他可是在桌子底下做“井底之蛙”呢!

猜错了名字,就得重来。这次可不能大意了……。

不知不觉天色已经很晚了,我们都觉得累了。

回到家以后,爸爸妈妈已经回来了,他们看到我那么高兴的样子,忙问我到哪里去了。我神秘地笑了笑,不回答,自顾自回我的小房间里去了。

躺在床上,我的思绪又回到了那有趣的游戏当中,想着想着,不知不觉睡着了。

我照样玩得很潇洒。

《爸爸妈妈不在家》教案设计

今天,一个让我胆战心惊的晚上,就要开始了。本来我已经做完了作业,正和爸爸说笑话呢!别提多高兴了。可是,好景不长,爸爸妈妈的电话响了,他们接完了电话,匆匆忙忙地走出门。我连忙问:“爸爸妈妈,你们上哪里去呀?”爸爸妈妈说:“小宝贝,爸爸妈妈有事,你早点睡吧,听话。”说完,就走了。

家突然变得那么平静、冷淡。我的心怦怦直跳。忽然,电话响了,我想:一定是爸爸妈妈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家,所以,才打电话给我。哈哈,我又不是小孩子,怎么还不放心呀!于是,我得意地接起了电话,突然,听到了成欣琦的声音说:“王嘉怡,你快上qq号吧,我都等了你很久了。求你了。”我刚听完这句大惊失色。算了,算我自作多情吧!哎!

于是,我热火朝天地玩起了电脑。突然,停电了,哦,真是太倒霉了吧!大树的倒影倒映在洁白的墙上,还时不时地摇动。我想:有鬼到我们家了,会不会把我吃了呀?想到这里,我不禁尖叫起来。我对“鬼”说:“你不许吃我。”“一、二、三”我把头躲到了被子里。可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慢慢地,我放松了许多,渐渐地,渐渐地,我就进入了梦乡!

大班教案《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现在有很多父母工作都很忙,经常会出现把孩子们独自留在家的情况,了解一些独自在家的自我保护方法很有必要。为此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大班优秀主题教案《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在的孩子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对孩子保护往往过多,因而多数孩子们自我保护意识差,遇到危险和害怕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办。另外,现在有很多父母工作都很忙,经常会出现把孩子们独自留在家的情况,结合大班教材主题八我设计了今天的这次活动,希望让孩子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一些独自在家的自我保护方法。

让孩子在做中学、玩中学、在生活中学习是我设计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我通过情境表演为孩子们创设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孩子体验到独自一人在家的感受,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以及战胜恐惧的方法。同时在交流中为孩子提供帮助别人的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帮助别人的愉悦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克服对黑夜的恐惧心理。

2、让幼儿知道独自一人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3、通过寻找危险物品,让幼儿知道独自在家时不玩危险物品。

蜡烛,火柴,汽球,(剪刀,钉子,铁丝等危险物品)

1、教师带幼儿进活动室,坐好。

亮亮上。

师:“哎,这是谁呀?”

亮亮:“小朋友们好”

师:“谁来问问她叫什么名字?”请一名幼儿来问

亮亮:“我叫……,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我爸爸出差了,我妈妈是一位医生,天快黑了,我要回家了,再见”。

2、亮亮回到家,妈妈在家。

亮亮:“妈妈我回来了”

妈妈:“亮亮回来了,妈妈刚接到电话,说医院有个重要的手术,需要妈妈去,你自己在家好吗?”

亮亮:“不嘛,我害怕?”

妈妈:“你是个勇敢的孩子,在家一定注意安全,妈妈一会就回来。”

亮亮:“那好吧。妈妈再见。”

妈妈下。

亮亮:“我来画画吧”。(忽然听到“嘀答嘀答”的声音,亮亮害怕地捂住了耳朵)

亮亮:“哎,这是什么声音。”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

幼儿讨论回答。

师:“谁去告诉亮亮?”

请一名幼儿对亮亮说:“亮亮这是钟表的声音,你不要害怕。”

亮亮笑笑放下手说:“原来是自己吓自己呀。”继续画画。(环境创设:灭灯,给孩子以停电的直观感受)

亮亮对小朋友们说:“小朋友,我家停电了,到处都那么黑,怎么办呀”

师:“小朋友,你想出了什么办法来帮亮亮?”

幼儿可能回答:打电话给……

拉开窗帘透进月光

用手电、节能灯

电动玩具上有光

……

当孩子说出手电筒、节能灯时,教师出示手电筒和节能灯。

当孩子说出蜡烛时,老师:“小朋友自己使用蜡烛有危险,今天让老师帮助你们点蜡烛吧。”

老师拿出蜡烛点上,火柴的火还没灭时,讨论:

师:“这根火柴怎么办?”

幼:“吹灭。”

老师假装要扔到垃圾桶里:“这样对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等到火星全灭了才能扔到垃圾桶。培养幼儿的防火意识。

情境表演:请一名幼儿把一根蜡烛送给亮亮,老师和幼儿再为自己点上一支。

1、来电了,引导幼儿先吹灭蜡烛。

小结:我们每个人在黑夜都会想到一些可怕的东西,越想越害怕,现在请你把害怕的东西画在汽球上。幼儿自由画。

2、画完后请孩子们回来,讨论:“怎样消灭这些东西”(让汽球爆炸)。

师:“怎样让其气球爆炸呢?”

幼儿有可能回答:用针扎破,用牙签扎破,教师引导:自己在家时不要用这些东西,太危险。

引导幼儿用脚踩破。

小结:“只要我们勇敢面对,没有战胜不了困难。”

情景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师:“这是什么声音?”

幼:“敲门的声音”

师:“如果我们独自在家时有人敲门怎么办?”

幼儿讨论,可能回答:从猫眼看看、不开门、先问问是谁……

师:“让我们一起问问他是谁吧?”

门外人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给我开开门吧?”

师:“小朋友,现在怎么办?”

幼儿讨论,可能回答:不开门、给妈妈打电话、……

师:“我们应该怎样对门外的阿姨说”

教师引导幼儿有礼貌的回绝:“对不起,妈妈一会回来,你再来吧”

门外人:“我给你带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你开开门让我进去吧”

幼儿讨论:现在怎么办?

引导幼儿说:“谢谢你,妈妈回来再说吧。”

门外人说:“要不我带你出去玩吧?”

引导幼儿讨论并回答:“我不去,请你先走吧。”

情境二:有人敲门

师:“让我们问问是谁?”

幼:“你是谁?”

门外人:“我是收水电费的,你爸妈在家吗?”

引导幼儿讨论:现在怎么办?

幼儿回答可能是:不开门、不要告诉他我是一个人在家、打电话给妈妈……

引导幼儿回答:“爸爸在……,你改天再来吧”

教师小结:当你独自在家时,门外有人敲门,除了你最亲的人都不要开门。

情景表演:亮亮在家画画累了,翻东西,找到了妈妈的针线要玩——

引导幼儿讨论这样做对不对?

请幼儿帮助亮亮寻找室内危险的物品(准备),贴上红色即时贴。

老师把幼儿找到的危险物品收上来,讨论:这些物品危险吗?应该注意什么?

情景表演:有人敲门

师:“我们一起问问是谁来了”

门外人:“亮亮我是姥姥,我来陪你,我还给你带饺子来了”

师:“小朋友给不给姥姥开门?”

幼儿开门姥姥进来。姥姥:“亮亮你害怕了吗?”

亮亮:“姥姥我可勇敢了,不害怕”

放多媒体课件,老师带幼儿们感受黑夜的美好。

在这次活动中,我是从日常生活出发,设计了几个孩子们熟悉的生活情境,由情境引出问题,让孩子们自己探讨,所以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都积极投入的想办法,思维活跃,回答问题非常积极。

关于自我保护的问题内容非常多,在一次活动中不可能全部涉及到,所以我只设计了三个场景,而这三个场景是孩子们最容易碰到的,最基础的。

对于黑夜的恐惧每个孩子都有,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踩气球的游戏,使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心中的恐惧,效果更好。

爸爸妈妈不在家

我最喜欢了,因为我可以看电视,想看多长时间就看多长时间,也可以玩电脑,想玩多长时间就玩多长时间。这不,又一个许讯传来:“豆豆,今天我要和爸爸一起去温州,把几个银行卡挂失,明天星期天很晚才能回来。”“耶!”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爸爸妈妈终于走了,嗯,先来点儿什么呢?是看电视,还是玩电脑?先看电脑上的电影吧!可我一打开,傻眼了!电影什么时候改了呀?哼!不管它了,先去看电视,省得破坏我的`好心情!电视上正播这我喜爱看的动画片呢!到了晚上,我正准备上床睡觉,突然想起:晚饭还没吃呢!随它了,这一顿就先饿着吧!我又把两个被子搬过来,把它叠成一个“1”字形,重叠在一起。做完了这一切,我躺上去,那真是舒服!我美美的享受着,一直到10点半,睡意向我袭来,我强打精神,可还是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我不禁大吃一惊。原来,我昨天晚上睡觉的时候,灯、电视、电脑全没关!真是吓人!我一看表5点钟了,嗯,不错!今天起来的挺早的!奖励你看电视!我自言自语道。于是,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到了9点钟,等我洗完脸,刷完牙后,我又躺在床上看了起来。唉!早饭没吃!反正我也不饿!到了下午一点半,这才出去吃了一点,这时,我打电话给妈妈:“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你爸爸要出差,晚上我8点半才能回来!我心想:妈妈最好早点回来。到了晚上,妈妈回来了,我高兴极了。

后来,我又听妈妈说,6月份的时候,我还得独自在家两天。“耶!”我又情不自禁得跳了起来。

爸爸妈妈不在家

爸爸妈妈在家的时候,我不会感到孤独。我不希望,因为上次我看了一部很可怕的电影,这部电影里面有鬼哦!建议大家不要看,这部电影就是《京城81号》。

可是今天,噩梦成真了,爸爸妈妈真的不在家。这时,我心里产生了恐惧,不过,我有应对恐惧的办法。

我先把门关上了,然后打开电视,躲进被窝了。可风不时地会把门给吹开,这让我心里很不安!

到了晚上,爸爸妈妈还没回来,我的.心怦怦直跳,似乎都快跳出来了,我的脑海里又不停地印出鬼的样子。这时,我依然躲在被窝里,不停地打着哆嗦。我自言自语道:“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过了一会儿,下雨了,我更加害怕了!耳畔似乎冒出了鬼的笑声:“嘻嘻嘻……”不过,我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超凡蜘蛛侠》开始了,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这时,我已经不怕鬼了。不知不觉,爸爸妈妈回来了,我开心地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战胜恐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