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站稳了中班教案(优秀20篇)

小球站稳了中班教案(优秀20篇)

ID:9477712

时间:2024-05-16 08:52:05

上传者:字海

通过中班教案的编写,教师能够有效地把握教学进程,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阅读中班教案范文,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教学灵感和经验,丰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中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小球站稳了》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

中班教案:小球站稳了

引导幼儿与乒乓球做好朋友,在自主活动中,不断摸索出球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创意行为。引导幼儿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借助周围生活中的现有材料,大胆尝试、操作,想出各种让小球站稳的好办法。在幼儿熟悉各种材料运用的基础上,提升活动的难度,鼓励幼儿在只有一张废旧报纸的情况下,能积极开动脑筋,想出奇妙的方法让小球站稳。随着材料的难度增加,从而培养幼儿战胜困难的精神。

1、乒乓球若干。

2、各种生活材料,如:沙子、毛巾、橡皮泥、积木等等。

3、废旧报纸若干张。

先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玩乒乓球,在玩的过程中对乒乓球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创造出多种玩球的方法。再为幼儿提供各种生活材料,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殊性质,帮助乒乓球站起来。最后为幼儿提供一张或两张废旧报纸,鼓励幼儿通过折叠、卷曲等方法,帮助乒乓球站起来。

1、幼儿在自主玩球的过程中,要提醒幼儿爱护球,不能用脚踩球。

2、幼儿尝试完一种材料的做法后,可以尝试其他的材料。

3、在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引导他先去看一下同伴的操作,获得感性经验后,再自己进行操作,给孩子足够的信心。

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教案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教师指导语:孩子们,你们看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你们喜欢吗?那就快来找一个乒乓球和它做朋友,一起玩一玩吧!(幼儿玩球,教师观察,游戏时提醒幼儿尽量蹲着玩)。

2、幼儿将球放在平台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容易滚动的现象。

3、请一名至两名幼儿示范,并引出小球滚动的特性(在放球的过程中,乒乓球会不停的从平台上滚下来.)。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哎呀,小球站不稳,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球站稳呢?请幼儿自己想办法,然后交流想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再次提出问题:申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他们也很想和小球一起做朋友,请你们找到一样东西后,可以在小桌子上试试,看看它能帮助小球站稳吗?(探索后在交流)。

三、动手操作,尝试发现。

1、幼儿每人拿一个小球,尝试用多种东西帮助小球站稳。

教师指导语:孩子们,我们快点来动手试试吧!

2、根据孩子的水平、能力的不同来提供一个或多个乒乓球,鼓励幼儿选择多种材料来帮助小球站稳。

四、交流分享,体验成功。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已经做好的孩子可以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看,说说你是怎样使小球站稳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好办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谁的小球站稳了?快来告诉大家,说说你的好办法。)。

3、将作品陈列在平台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中班教案:小球站稳了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辅助材料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1、海洋球、纸、积木。

2、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一、游戏的方式导入活动:

咦,这个礼包里装着什么?我们来猜一猜吧。通过让彩球从幼儿身上滚落,让幼儿感受球容易滚动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设想小球站起来的方法

1.师:小球玩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小球会在滚,)提示:还是把小球放在你们手里吧。

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球站稳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幼儿:抓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大腿夹住、胳肢窝夹住等

游戏:“小球粘住了”

儿歌:一二三,三二一。小球和小手粘起来(和小脚粘起来、和大腿粘起来等)

2、出示纸和小积木

能不能想办法就用纸和积木让小球站稳?

鼓励幼儿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

1.幼儿每人自选纸或积木进行尝试,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帮助幼儿整理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3、展示,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

1. 说教材:

幼儿的世界总是五彩斑斓的,他们会有很多的想法,并会为此去想象和尝试。“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球是孩子们在生活中喜欢的玩具之一,他们乐意用自己的身体部位去探索、感知球的各种玩法,在平时的活动中,他们玩过用皮球拍和投篮、用羊角球跳和滚,在海洋球室做翻滚、抛球等各种动作、在教室玩过夹弹子的游戏。这些都为孩子们积累了对球的的一些特征的认识。比如会滚、会弹等,结合孩子的这些生活经验,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并把本次活动定位为科学领域。通过为孩子们创设了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培养幼儿一种探究科学的态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活动目标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这导向作用,根据本版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目标:1、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3.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幼儿探索让小球站起来的方法。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实践的能力。

4. 教法学法:

突破重点:丰富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对小球有一定的认识;放手让幼儿自己去进行尝试,在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建构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突破难点:创设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鼓励表扬、榜样示范、个别知指导。纲要纲要中指出:方法手段要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5.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获得发展的。因此活动准备要和活动主题的能力、兴趣、需要相适应。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6. 活动过程

一、游戏的方式导入活动:

咦,这个礼包里装着什么?我们来猜一猜吧。通过让彩球从幼儿身上滚落,让幼儿感受球容易滚动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一、游戏的方式导入活动:

咦,这个礼包里装着什么?我们来猜一猜吧。通过让彩球从幼儿身上滚落,让幼儿感受球容易滚动的特点,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设想小球站起来的方法

1.师:小球玩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小球会在滚,)提示:还是把小球放在你们手里吧。

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让小球站稳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幼儿:抓在手里、放在口袋里、大腿夹住、胳肢窝夹住等

游戏:“小球粘住了”

儿歌:一二三,三二一。小球和小手粘起来(和小脚粘起来、和大腿粘起来等)

2、出示纸和小积木

能不能想办法就用纸和积木让小球站稳?

鼓励幼儿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

1.幼儿每人自选纸或积木进行尝试,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帮助幼儿整理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3、展示,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

小球站稳了中班科学教案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班教案:小球站稳了

1、积极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不同方法。

2、能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积极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不同方法。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物质准备:一张大的《小球站稳了记录表》,幼儿人手一个乒乓球,两张纸。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师:现在我们每人手里都有一个小球。我们自由的来跟小球玩一玩吧。

2、集中交流。

师:你在玩小球时,发现了小球的什么秘密?

幼儿乐意讲述自己的发现,如:小球是圆形的,小球有各种颜色等。

3、发现现象。

师:小球玩累了,把它放在桌子上休息一下。

在放球过程中,有乒乓球从桌子上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我们还是把它们先放在盒子里吧。

(二)提出问题,引发设想。

1、提出问题:小球为什么会从桌子上滚下来?怎样让小球站稳?

教师鼓励幼儿大方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大胆设想,说出多种方法,如可以把小球握在手里(用固定的方法),可以把小球放在杯子中(卡住小球),可以把小球夹在积木的中间(用夹的方法),把小球放在小篮子中(用圈住的方法)等等。

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动脑筋,大胆设想,并大方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说说:我是怎样利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的?

3、再次尝试。

师:原来我们用一张纸就可以让小球站稳。没有成功的小朋友再来动动脑筋,让小球站稳。成功的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我们再来试一试吧。

(四)集中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教师将幼儿讲述的方法记录在《小球站稳了记录表》上,并进行总结。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中班科学公开课小球站稳了教案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这一环节大约2分钟。》(老师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玩乒乓球吗?快来拿一个乒乓球去玩吧!) (幼儿滚球夹球抛球转球自由玩耍,老师观察)(老师的鼓励语言是:他的玩法真有趣,他的玩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方法真好玩,你们一起玩着试试!)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这一环节大约1分钟》(老师说:孩子们,小球玩累拉把它放到柜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过程中,乒乓球会从柜子上不停的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你们还是拿在手里吧)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这一环节大约8分钟》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老师说:小球在柜子上站不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他赶快站稳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的鼓励用语是:恩你动脑筋拉,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赶快动动小脑筋吧!)注意:老师切不可以肯定的口气说:“你的方法真好你的想法真对等等因为这时老师的鼓励用语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想不同的办法,在孩子们的想法并未得到实践证实时,老师不应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否则孩子都会模仿别人的想法不在另想别的方法了。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老师说:孩子们想的方法可真多ps这里不要说:孩子们的想法可真好因为他们想的方法好不好没有经过实践证明so应该说:孩子们想的方法可真多。可是今天老师只为大家准备了一张纸,你们能不能就用这一张纸让乒乓球站稳呢?)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的鼓励用语是:快动动脑筋吧,你讲的真清楚,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还有不一样的办法吗?快告诉大家吧)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这一环节大约10或14分钟》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孩子们想了这么多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我们赶快来动手试一试吧)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老师在巡回辅导时,应用语言引导孩子总结自己的做法,让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就组织好将来在交流中要表述过程的语言,老师在观察时要善于发现闪光点,在展示时有意识的选取闪光点给大家看)比如很多孩子都是用纸做成了盒子,把球装在了盒子里,让小球站稳。可是有的孩子是作了一个桥,把球压在了下面这种做法就是一个闪光点。

四、交流。《这一环节5或7分钟》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已经做好的孩子可以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看,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方法。)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先做完的孩子不空等还未完成的孩子,减少消极等待。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谁的小球已经站稳了?快来告诉大家说说你的好办法)幼儿说完后,将自己的作品放在柜子上,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站稳了。老师提问:他的方法成功了吗?如果小球站稳了老师说:大家给他鼓鼓掌祝贺你你成功拉你的方法可真好!如果失败了,老师说:没关系请你再想想办法或者请你再试一次调整一下再上来。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个别展示过后老师说(现在请大家都到柜子前面来试一试,看看你的办法成功了吗?)

活动延伸:

老师的结束语言:(今天,大家都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我们遇到的困难,在区角里还有很多不同的材料大家可以去寻找更多的让球站稳的方法!)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活动反思: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班教案:小球站稳了

在开展《玩具总动员》这一主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带到幼儿园的玩具,都是常见的、熟悉的、比较喜欢的汽车、枪、娃娃等,有一次一位小朋友带来了一个乒乓球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对乒乓球和皮球一样可以滚动,但它又是小小的可以随意收放,觉得好玩,从此也引起了孩子们对球的探索,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眼、脑、手等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让孩子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折、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中的乐趣。

(2)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方法使小球站稳。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每人一个球,毛巾、积木、印子、盖子、瓶子、沙包、纸卷、毛线、纸张。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1)教师出示三种球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球,一种是什么球呀?(乒乓球),一种是(棒球),还有一种是(海洋球)。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的)你们喜欢玩球吗?(喜欢)那小球可以怎么样玩呢?幼儿讲述。(滚球、转球、夹球跳、抛球等。)小朋友说了很多种方法。呆会老师要请小朋友去适一试,玩一玩,在玩球的时候老师要提出要球:找一个宽敞舒适的地方玩球,小朋友要注意安全。

(2)教师在旁观察,幼儿自由玩耍。

(3)小结:老师发现小朋友的玩法都不一样,有谁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玩小球的?

(二)幼儿将球放在桌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动的现象。

师:小朋友们,小球玩的很累了,我们把它们放到桌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的过程中,球会从桌上不停地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了,你们还是放到筐里吧)。

二、提出问题,幼儿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师提问:小朋友,刚才小球在桌上怎么啦?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赶快让小球站稳吗?

(2幼儿动脑筋,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可以把它放在瓶子上面,可以放在盖子上面,可以包在纸里面等)。

三、引导幼儿探索利用多种材料让小球站稳。

(1)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到底你们的办法行不行,我们一起来试。

一试。出示小朋友说的那些材料,请个别幼儿试试。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很多材料,老师要请小朋友去寻找、看一看哪些材料能让小球站稳了?在操作过程中老师要提出要求:可以拿着球去试一试,但是不可以拿去玩,如果你的小球站稳了可以先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小朋友去试一试吧。

(2)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3)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师:谁的小球站稳了,快来告诉大家,说说你的办法,幼儿讲述,把作品展示在桌上,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站稳了。老师说:大家给他鼓掌吧,祝贺你成功了,你的'方法可真好!

(4)小结:把毛巾揉成一团再放上小球,或把积木交叉后放上小球,把小球放在印章上、瓶子、盖子、纸卷上都可以让小球站稳了。

(5)朋友很快的借助材料一下子就让小球站稳了,现在老师要加深难度如果是纸张或者是毛线,你们还有没有办法让小球站稳了呢?小朋友再去试一试吧。

(6)幼儿操作,师观察。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7)幼儿讲述。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站稳了。

(8)小结:我们可以把纸折成飞机,或者把小球包起来、把纸揉成一团。可以把毛线缠绕在小球身上,可以把毛线绕成一个圆,再放上小球都可以让小球站稳了。

三、延伸活动:今天,小朋友都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

四、活动反思:活动开展前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球,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做了充分准备。在活动开展中,班级孩子能积极参与探索、操作中,当提问:怎样让小球站稳?班上孩子都愿主动开动脑筋,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的回答有:用盖子、瓶子、纸帮助小球站稳等等。在后面环节中,只提供纸张和毛线,由于老师过早小结,以至于很多小朋友都不愿想办法,探索时间太短,以及实践想法的机会也就没有了。只能模仿其他小朋友把球包在纸里,或者包成糖果。今后老师会注意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中班教案:小球站稳了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物质材料准备:

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

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这一环节大约2分钟。》(老师说:孩子们你们喜欢玩乒乓球吗?快来拿一个乒乓球去玩吧!)(幼儿滚球夹球抛球转球自由玩耍,老师观察)(老师的鼓励语言是:他的玩法真有趣,他的玩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方法真好玩,你们一起玩着试试!)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这一环节大约1分钟》(老师说:孩子们,小球玩累拉把它放到柜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过程中,乒乓球会从柜子上不停的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你们还是拿在手里吧)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这一环节大约8分钟》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老师说:小球在柜子上站不稳,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他赶快站稳吗?)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的鼓励用语是:恩你动脑筋拉,你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还有不一样的想法吗?赶快动动小脑筋吧!)注意:老师切不可以肯定的口气说:“你的方法真好你的想法真对等等因为这时老师的鼓励用语是为了激发孩子们想不同的办法,在孩子们的想法并未得到实践证实时,老师不应以肯定的语气鼓励,否则孩子都会模仿别人的想法不在另想别的方法了。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球站稳了教案及反思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 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

4. 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延伸活动: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科学在于探索,科学在于发现,其实,有些我们无需说得过于清楚,孩子们只要在实践中多看、多学、多玩,他们便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一些疑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想站稳的小球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想站稳的小球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想站稳的小球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想站稳的小球幼儿园教案

活动背景:

前段时间,我们班在迎接“拍球”验收的过程中,许多孩子从家里带来了许多的球,孩子们对于球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尤其是乒乓球引起了所有孩子的兴趣,他们对于乒乓球和皮球一样可以滚动极为好奇,觉得它特别好玩,从此也引发了孩子们对乒乓球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时有小朋友说:“乒乓球逃走了,“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重环境的创设,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通过与多种材料的互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孩子们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从而萌发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1、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材料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2、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材料提供: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教师指导语:孩子们,你们看看今天我带来了什么?你们喜欢吗?那就快来找一个乒乓球和它做朋友,一起玩一玩吧!(幼儿玩球,教师观察,游戏时提醒幼儿尽量蹲着玩)。

2、幼儿将球放在平台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容易滚动的现象。

3.请一名至两名幼儿示范,并引出小球滚动的特性(在放球的过程中,乒乓球会不停的从平台上滚下来.)。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哎呀,小球站不稳,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小球站稳呢?请幼儿自己想办法,然后交流想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再次提出问题:申老师也准备了很多的东西,他们也很想和小球一起做朋友,请你们找到一样东西后,可以在小桌子上试试,看看它能帮助小球站稳吗?(探索后在交流)。

三、动手操作,尝试发现。

1、幼儿每人拿一个小球,尝试用多种东西帮助小球站稳。

教师指导语:孩子们,我们快点来动手试试吧!

2、根据孩子的水平、能力的不同来提供一个或多个乒乓球,鼓励幼儿选择多种材料来帮助小球站稳。

四、交流分享,体验成功。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已经做好的孩子可以给你旁边的小朋友看看,说说你是怎样使小球站稳的!也可以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的好办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谁的小球站稳了?快来告诉大家,说说你的好办法。)。

3、将作品陈列在平台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小球站稳了教案

《纲要》中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做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球”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玩到的,我在组织幼儿玩球的过程中发现球经常有滚落的现象,所以我设计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球和动手操作中探索让小球站稳的方法,并简单感知小球是因为遇到阻力才站稳的原因,利用这一知识点,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体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乐趣。

2、幼儿感知阻力是小球站稳的原因。

3、探索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站稳的方法。

让幼儿感知阻力是小球站稳的原因。

让幼儿探索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站稳的方法。

乒乓球、纸、瓶子、橡皮泥、电线等其它材料。

一、自由玩球,发现现象

幼儿随音乐入场,到积木围的活动区域自由玩球。鼓励幼儿用多种玩法玩球。

师:小朋友的玩法真多!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的活动区域为什么要用积木围起来呢?(因为球碰到积木就被挡住了不会滚的到处都是)

此环节是激起幼儿对球的兴趣,发现球会滚的,当球碰到积木就被挡住了,是让幼儿感知球遇到阻力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二、提出问题,并利用操作材料解决问题

1、让幼儿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发现球容易滚落的现象。

2、幼儿口述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3、让幼儿用瓶子、橡皮泥等操作材料让幼儿尝试让小球站稳的方法,并让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4、讲解为什么这些东西可以让小球站稳的原因(阻力)

此环节是鼓励幼儿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让幼儿动手尝试,并从中感知小球是遇到阻力才站稳的原因。

三、利用学到的知识,动手操作。

1、幼儿每人发一张纸,让幼儿利用学到的知识,给小球制造阻力,探索小球站稳的方法。

2、教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3、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做法,展示成果。

此环节,是让幼儿在已经感知到小球遇到阻力会站稳的基础上,增加难度,仅用一张纸让幼儿扩展思维,发挥他们创作力,把纸折成各种形状,给球制造阻力,让小球站稳。

四、总结知识,并联系实际。

师:小朋友,咱们以后玩过球或圆的东西,要放在有东西可以阻挡它的地方,以至于球不到处滚动。

此环节让幼儿理解了科学道理后,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

小球站稳了教案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物质材料准备:乒乓球和纸。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环境准备:体育区角投放的兵乓球。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2.幼儿将球放在柜子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3.再次提出问题:能不能想办法就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鼓励幼儿动脑筋.再次大胆设想,并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3.将作品陈列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大家的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

区角里投放纸张.瓶子.盒子等其它材料,让孩子尝试实践更多的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小球站稳了教案

1、幼儿勇于探索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体会操作的乐趣。

2、探索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的'办法。

3、开动脑筋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1、乒乓球、纸。

2、幼儿有相关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主要特性。

1、幼儿自由玩球。

2、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子上站不稳,容易滚落下来。

2、幼儿大胆想象,并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可不可以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4、幼儿开动脑筋,大胆设想,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1、发给幼儿每人一张纸,想办法用一张纸让小球站稳。

2、鼓励幼儿表述自己的想法。

1、幼儿交流讨论自己的想法、做法。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3、把作品展示在柜子上,幼儿集体欣赏,并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延伸:区角里放置纸张、瓶子、盒子等材料,幼儿尝试用更多办法让小球站稳。

中班科学想站稳的乒乓球教案

1.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的乐趣。

2.探索发现利用一张纸使小球稳定的方法。

3.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物质材料准备:

1、人手一个乒乓球和几张纸。

2、各种瓶盖、纸杯纸盒、橡皮泥等。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球的经验,知道球滚动的特性。

一、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导入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

2.幼儿将球放在桌子上玩,师巡视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落的现象。

二、提出问题,幼儿设想。

2.鼓励幼儿大胆设想,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幼儿每人一张纸,尝试用纸帮助小球站稳.

2.教师观察,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

四、交流。

1.引导幼儿相互交流自己的做法.

2.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展示成果.

五、再次分组活动:探索其他材料让小球站稳的方法。

2、师提出问题: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这些材料再让小球站稳来,行吗?你们试一试吧。

3、幼儿分组尝试。

六、结束:我们到班上再去玩一玩吧,帮助老师把东西收一收吧。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好奇心是幼儿内在生命本质的展现,正是好奇心驱使着幼儿去探索求和。对有兴趣的活动,他们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参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也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