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班数学送饼干教学反思(精选5篇)

2023年小班数学送饼干教学反思(精选5篇)

ID:3575091

时间:2023-09-25 11:43:32

上传者:雅蕊 2023年小班数学送饼干教学反思(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小班数学送饼干教学反思篇一

1、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学习按图形的某一特征(颜色、形状或大小)进行分类。

2、能愉快地参加操作活动,并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

3、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每人手臂上一副袖套(红或绿);图形卡片;分类盒;小货车四辆,分别贴上标记。

一、游戏:进车间。练习按物体的单一特征分类。

教师以厂长的身份交代游戏规则。

幼儿根据袖套颜色分别找位置,教师检查找位置情况,幼儿互查。

二、游戏:分饼干。引导幼儿排除其他特征干扰,按图形的某一特征分类。

1、引导幼儿指认图形。

师:我们厂的饼干可真多呀,谁来介绍一下,有些什么样的饼干?根据幼儿讲述出示图形。

2、启发幼儿探索分类方法。

师:现在我们要把这些饼干分装到两个盒子里,你们想想看,哪些饼干可以放在一起?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分饼干,先分好的幼儿在下面讲述是怎样分的。

4、个别幼儿讲述分类方法。

师:你是怎么分的?除按颜色分外,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分别再请按形状、大小分类的幼儿讲述。教师提出再次操作要求:这些工人干得都很棒,我们发现,可以按饼干的颜色分、形状分、大小分,现在我们再用别人的方法也来试试看。

5、幼儿再次练习,教师巡视并给动作快的幼儿饼干盒上贴星。

三、游戏:运饼干。学习按物体的两种特征分类。

1、推出小货车,指认标记。

师:饼干包装好了,现在我们要把它分别装到这4辆车上,每辆车上装的饼干是不同的。(教师边指标记边讲述)这辆车上装红盒子上有星的饼干,这辆车上装红盒子没星的饼干,那么这辆车上装什么?(指绿盒子有星的)最后一辆呢?(指绿盒子没星的)

2、幼儿分组来装饼干,教师检查分装情况,小结:表扬工人们能干。

3、(电话铃响)师:“喂,是幼儿园啊,我们已经把饼干装上车了,马上给你们送来,再见!”师生推车出活动室。

本次活动通过:感受、观察、操作三个环节进行。老师准备很多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饼干卡片供幼儿观察,幼儿对同一种物品进行观察比较,更能找出物品的特征,如:物品的形状、颜色等。老师创设商店情境,引发幼儿玩游戏的兴趣。幼儿都喜欢动手把饼干按形状或颜色归类放好。

小班数学送饼干教学反思篇二

幼儿的生活当中有很多关于大和小的比较,因此幼儿的这方面知识储备相对比较到位。这就给了我们教育者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及时开展关于大和小的数学活动对幼儿是非常有意义的.

今天的数学活动就由此开展,活动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大多数幼儿都能很准确的比较物体的大与小。因此,主要针对那些能力相对比较弱的幼儿开展实物比较,并让他们结合生活当中的实物了解大与小的概念。

本次活动设计的情节也很受幼儿的欢迎,很多幼儿能根据活动情节,自己想象比较更多与之相关的事物。

在最后一个环节的操作中,幼儿都能按照要求将大的象、猴、羊、河马进行涂色。

类似的数学活动之前的引导部分要是能来源与幼儿身边的生活,能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碰撞,从而擦出知识的火花。活动设计要留给幼儿充分的思维空间,让幼儿在熟悉、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这是我们老师努力的方向。

小班数学送饼干教学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1.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兴趣。2.喜欢操作,摆弄,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简单的分类。活动准备:小狗、小猫、小兔的图片,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饼干若干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1.“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个小动物,现在请他们出来”教师出示小动物图片,模仿小动物的口气介绍自己并向小朋友问好。二.送礼物1.它们第一次来我们班,小朋友有没有礼物送给它们。2.请小朋友在自己的凳子下面找找看,有没有礼物,说说是什么形状的,是哪个小动物喜欢的?3.请小朋友将自己的礼物送给相应的小动物。4.小朋友送了礼物,老师也要送礼物给它们。三.出示教具1.“老师现在给每个小动物一个盘子,礼物就在这个锦囊里,猜猜是什么?”2.请几个幼儿上来摸摸看是什么,应该给哪个小动物,并与老师一起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饼干,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四.教师讲解在《小朋友用书》上,小狗、小猫、小兔还没有分好饼干,请小朋友帮它们一下,小朋友把饼干剪下来贴到相应的小动物那里。五.幼儿操作并强调用剪刀的安全,幼儿操作教师来回指导。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作品放到展览处展示一下,看看自己有没有做对。

小班数学送饼干教学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学习分析图形的特征,认识分类标记。

2、能按图形的某一种特征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2—3种不同类型的玩具若干,分类标记卡片(如大小、形状、颜色)共6个。

2、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卡片(包括不同大小和颜色)若干,分类盒(包括大小、颜色、形状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听信号分两组”

玩法:教师在活动室的地板上画出一条界线,请幼儿按指令进行游戏。如:男孩子站在这边,那孩子站在那边;穿裙子的在这边,穿裤子的在那边;梳小辫的在这边,没梳小辫的'在那边……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想法和具体情况确定分类标准,组织幼儿进行分组游戏。

二、认识标记符号

1、教师出示分类标记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标记符号的名称,它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分别出示一个标记符号,幼儿拿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卡片,并说出图形的特征。

三、放玩具

1、教师出示不同类型的玩具,幼儿说出他们的名称,并点数各有几个。

2、引导幼儿将玩具按名称、颜色或质地等分类,鼓励幼儿说出收拾及整理玩具的不同方法。

3、教师出示分类标记卡片,幼儿说出标记卡片代表的玩具种类,引导幼儿将标记卡片贴在相应的分类盒上。

4、请幼儿按标记符号将玩具放在相应的盒子里。

四、观察画册《怎么分》

1、说一说,图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各有几个?

2、想一想,这些分类标记符号分别代表什么?怎样将几何图形分类?

3、做一做、幼儿按分类标记卡片将图形画在性赢得方框里。

4、数一数,方框里每种图形各有几个?

日常生活教育及区域活动投放材料:

引导幼儿观察数学《“六一”节真快乐》,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让幼儿分别说出有哪些国家的小朋友在一起庆祝“六一”,然后引导幼儿点数图中物品的数量,观察彩旗的排列规律。

家园共育:

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身边的各种材料,然后让孩子练习按颜色、形状和大小等特征分组。

小班数学送饼干教学反思篇五

秋天到了,许多在秋天成熟的果实也都成熟了。这次的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教会幼儿学会如何剥桔子。数一数桔子的瓣数,体验一和许多。感知桔子酸酸甜甜的味道。在活动的一开始,我拿出了一个箱子,请一个幼儿上来摸一摸箱子里面的东西,说一说那个东西是什么感觉的,再告诉其他幼儿一起来猜一猜。由于,我预设的问题的考虑的欠妥当,在一开始没有讲清楚,导致幼儿摸到了桔子以后,一下子就拿了出来。使我的导入显得非常的生硬。我认为在请幼儿上来摸水果之前先讲清楚要求,再请幼儿做,可能效果会更加好。在活动的第二环节,我引导幼儿认识了桔蒂和桔脐,观察桔蒂与桔脐的样子,让幼儿分清了桔脐和桔蒂的区别。在剥桔子的环节,幼儿经过老师的引导知道了剥桔子的时候应该从没有桔蒂的那一边开始剥。这一点幼儿也能够较好的掌握,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在剥开桔子以后我请幼儿数一数里面有多少桔瓣,体验一个桔子与许多桔瓣之间的关系。在随后,我请幼儿来想一想桔瓣长得像什么。有一部风幼儿想象力非常丰富,纷纷说出桔瓣像月亮,像小船等。但也有一部分幼儿因为生活经验不足,喜欢说别人说过的答案。我觉得应该在课前先做一下铺垫,先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可能效果会更加好。

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幼儿尝一尝橘子的滋味,有的说酸,有的说甜。然后请宝宝们相互尝一尝自己的橘子,学会分享变得大方,增进幼儿之间的感情。在整个活动之中,我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在活动中都有具体的表现,虽然中间还是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说课堂上的掌控能力还不是特别的好,但是大部分幼儿还是达到了教学的目标。我感觉还是非常成功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