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大全8篇)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大全8篇)

ID:3662727

时间:2023-09-26 09:28:47

上传者:紫衣梦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大全8篇)

写总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每一个要点写清楚,写明白,实事求是。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比较两个数大小的学习过程,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难点:探索总结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探究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情境导入。

师:我们学校的学生每天都要排队做早操。请看,这些学生排得整齐吧!数字娃娃们也想表演一下。(课件出示学生排队图及百数表)

通过情境导入,初步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板书课题:数的顺序)

自学共思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4百数表中的前两行。

师:你发现了什么?

合学共研

1.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4百数表中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的数。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篇二

一、数学游乐场

1.我每天早上__________开始上课,中午__________放学。

2.帮我找朋友。

9时半2时4时7时半快3时了

3.画表针

1时3时半5时

二、先想后填

现在是时,现在是()时现在是()时

过1小时后是()。过1小时后是()。过1小时后是()。

三、解决问题

(1)小明生病了,小明现在吃药是几时?

(2)医生告诉他每6小时吃一次药,今天他第二次吃药应该是什么时候?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篇三

上 下(位置)

1、 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 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 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

1、 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 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 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

4、 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 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1、 创设情境(1),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

b: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 创设情境(2),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a:大家说得好,小松鼠也想来听一听(cai)显示

b:观察:你还能用"上"或者"下"来说说它们现在的位置吗?先跟你的同伴说说看

c:再观察小松鼠的位置:说"小松鼠在上面"对吗?

"小松鼠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小松鼠的位置呢?

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小松鼠的上下位置也不同。

3、 创设情境(3),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b:现在,你又发现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呢?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

小结:看来,位置变,上下关系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1、 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听口令摆一摆

(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2、 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

(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

1、 出示练习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

2、 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3、 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

小红住在小英楼上,

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

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前 后 (第2页)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教学过程: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答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生:前师:背对的方向则是----生: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左 右(第3页)

1、 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左右"的相对性。

计算机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 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

3、说一说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

(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

(计算机演示印证)

5、 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

1、找一找 (计算机演示图意)

2、师:星期天,小江想到小明家去玩,可他只记得小明家住在三楼的左边,你们能告诉他小明家住几号房吗?(展开讨论,计算机学示结果)

2、想一想

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

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

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

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

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

问:相邻是什么意思?

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

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

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

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

3、摆一摆

老师说,学生摆

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

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

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

4、计算机出示图

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相法吗?

点击电脑:出现7辆车

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

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过程与方法: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熟练地数出100以内的数,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

难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操作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实物

导学共乐

1.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出示第33页图。

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自学共思

1.先估一估,图上一共有多少只羊?

2.用自己的方法数数,图上有多少只羊?

合学共研

1.课件示例1。

(1)数数----一个一个(或一根一根)地数,从一数到三十;从一数到五十二;从一数到一百。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十根十根的数,数十次就是一百。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之间的关系。

2.课件示例2。

(1)明确几十的组成。(摆小棒)

(2)明确几十几的组成。(摆小棒)

展学共享

1.课本第35页“做一做”。

2.再投影出示第33页图。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延学共促

1、估一估两种夹子各有多少个?p38练习八第一题。

(1)观察两种夹子,哪种颜色的夹子比较好数?为什么?

(2)数黄夹子有什么好方法?

(3)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之间交流

2、独立完成p38练习八第二题。

先圈出10颗,再估计并记录结果

检学共长

1.基础训练

(1)我能数出下面各数后面连续五个数。

二十七五十六七十三八十八

(2)在下面各数后面数出4个数来。

三十七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五十九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九十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能力提升

3个十和5个一组成()32个一是()

6个十是()8个一和1个十组成()

3.思维拓展:写一写。

51、53、( )、()59

38、()、34、32、()、()

90、()、( )、93、94、()

80、79、()、()、()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总序

主备人

曹鹰

审核人

刘亚萍、黄凤晖

课型

新授

课题

读数、写数

单元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篇五

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3,把16分成和(),先算(),再(),最后算(),所以16×3=()。

2(1)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如160×3,把()先不看,看成(),口算出得48,再在得数的末尾添上所有去掉的(),160末尾有1个(),所以添上1个()得480,所以160×3=()。(2)400×30的积是()位数,积的末尾有()个0。

(2)200个18是(),125个40是()。

3、110+120+130+140+150=()×()

220+230+240+250=()×()

4、笔算乘法的方法:

(1)观察横式列竖式:如145×12=列出竖式,把位数小的写在下面,数位对齐

(2)个位算起依次乘:先算145×2得290,因为这里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290从个位写起。再算145×1得145,因为这里的1在十位上,表示1个十,所以145从十位写起。

(3)对齐数位再相加:把前面两步得出的结果按照数位对齐再进行相加,就得到正确的结果啦!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篇六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篇七

2、(共25分每空2分,制图15分)四年级二班的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小组的情况如下:美术组6人,书法组8人,棋类组16人,科技组10人,合唱组12人。请你解答以上问题。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纵轴上一个小格代表人,参加()的'人数最少,是()人。

(2)参加科技组的人数比参加书法组的人数多()人?

(3)棋类活动组人数是书法组人数的()倍?

3、经对某实验小学的学生进行一次双休日活动的调查,根据下面统计表,完成下列统计图。(15分)

项目作业看书读报看电视锻炼身体参加特长班

人数110801206090

4、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共20分统计图15分,回答5分)

一年级数学大单元整合总结篇八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

2.教材简析:

《位置》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上下、前后和左右等方位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两个数表示一个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即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等活动,使学生能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结合所学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根据行、列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注意是知识的门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这节课,我力求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探究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4.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5.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教学内容是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精彩纷呈的。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与创新,让更多的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达到最高层次。

三、说学法:

新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3.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4.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办法。

四、说教学程序: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方位概念,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位置也有了比较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我借助本节课中学习环境的改变,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座位引出本节内容—位置。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首先我让学生先说出自己所在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班内交流。在学生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座位后,让学生观察思考前后、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座位的关系,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从而揭示出前后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组,左右同学的座位与自己是同一排这一规律。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真正做好组织、引导与合作者上。学生真正感受到主人的地位,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反馈练习,巩固升华。

1.基本练习(书上第6页的做一做);

2.变式练习(书上第9页的第7题);

3.发散练习(书上第8页的第5题);

4.升华练习(说反话);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从不同方式感受物体的位置,同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激励评价。

这一环节重点是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发展方面的情况作全面的总结;然后做出恰当的评价与反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