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 队伍现状分析报告(汇总6篇)

2023年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 队伍现状分析报告(汇总6篇)

ID:3820001

时间:2023-09-29 00:33:42

上传者:梦幻泡 2023年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 队伍现状分析报告(汇总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篇一

根据xx市教育局行风评议工作精神和要求,就校园教师师德师风方面、规范收费执行状况、校园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方面、校园校务公开与执行状况、领导班子与教师廉洁重教状况等方面作了重点自查评议,我校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文件,现将基本状况作如下报告。

1、加大宣传力度。

校园召开了全校教师参加的校园行风评议工作动员大会,敖校长向全体教职员工传达了市教育局文件精神,进行了“正行风、促发展”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的动员,组织教师学习了行风评议工作实施的有关要求,并要求每位教师对自己的师德师风状况进行自检自查,查找社会、校园和教师身上存在的不良师德师风问题,从而拉开了本校20xx年行风评议工作及民主评议行风教育活动的帷幕。

2、认真落实行评工作。

校长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会议精神,并就校园开展行风评议工作作了部署和安排,研究制定了校园行风评议工作的实施计划。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对教育系统开展行风民主评议活动的好处有了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此项活动的开展是党在新时期对教育系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行风工作能否取得成绩直接关系到党在现阶段方针和政策的落实,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也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加强领导、抓好学习、提高认识、作好宣传的基础上,校园认真排查了本校在行风建设中做的好的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规范收费。

坚决贯彻落实《进一步做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收费,开具正规票据,设立举报电话,自觉理解群众监督。如有违规现象,在年度工作考核、评先、职称及晋升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制。成立制止乱收费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一切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上做到及时上交财政专户,及时申请批拨支付,不胡支乱花,收入支出帐目公开。

(2)师德建设。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倡导爱岗敬业、服务学生、奉献教育的职业道德。校园出台了《中心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建立了师德承诺制度和师德考评制度,对教师体罚、讽刺、侮辱、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加强平时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进行处理,问题严重的、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并建立了教师体罚学生追究职责制度,直接与教师工作百分考核挂钩。

(3)校务公开。

校园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校务公开栏、行风评议意见箱,设立监督电话。坚持实行公开办事规定程序,公开办事结果,虚心理解教师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校园班子中层领导的任免、教师职称晋升、评先选优等问题,按照客观、公正、公平、择优的原则,群众研究决定,张榜公布,增强透明度。

(4)校园管理。

坚持领导干部任课的制度。领导干部自觉遵守纪律,从严执行规章制度。我们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要求精神和校园管理的具体状况修订了一些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要求校园全体教职工,个性是党员干部必须要从严执行,对上下班和请假制度,采取逐级负责的.办法,上下班迟到、中离、早退务必依规章制度处理,因公出差、开会或教职工因私事、生病等务必都务必向校长室说明状况,安排好课务。由于实行了这样的管理办法,校园的教学秩序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为提高教育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5)依法治校。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廉洁重教原则。校园发展的命运往往决定于领导班子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决定于校风、教风、学风的纯洁、严肃与否。我们坚持将领导班子成员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并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坚持领导班子成员依法行政,教师依法执教,努力推进政风行风建设。我们不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校园管理中,坚持依法治校理念,廉洁重教的原则。多年来,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与治学精神总体上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校园行风建设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不满意的关键。目前,在自查自评中发现我校目前尚存在以下问题,如个别教师的职责心不够,师德师风尚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需要继续加大力度,有部分学生有厌学现象,也存在一些不礼貌现象;个别老师在必须程度上还存在着一些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有损教师和校园形象;还有,在校园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变,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自查自纠自我提高,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以上资料是我校行风自查自评的基本状况。我们期望能更多地得到上级教育行政领导的指导,以利更好地开展校园各项工作,更好地承办人民的教育。

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篇二

根据教体局通知要求,我们依据调研提纲,就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调研。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教师队伍及时得到补充,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得到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优秀人才的培养与选择机制不断完善。现将调研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我校现有教职工157人,其中:专技人员153人,工勤人员4人。教师队伍结构情况如下:

1.组成结构:20xx年教体局下达我校编制数为153人,实有专任教师153人。现有学生2435人,师生比为1:16。

2.年龄结构:专任教师中35周岁以下30人,36-45周岁81人,46-55周岁38人,55周岁以上4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9.6%、52.9%、24.8%、2.6%。专任教师平均年龄为43岁。

3.教龄结构:现有专任教师中教龄在0-3年的有2人,4-10年的有16人,10年以上有135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10.5%、88.2%。

4.学历结构: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35人,专科学历16人,中专1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0.6%,88.2%;10.5%、0.6%。

5.专业技术职务结构:专任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23人,中级84人,初级45人,未评职称1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54.9%、29.4%、0.6%。

从总体来看,我校教师队伍现状是:教师专业结构合理;学历达标;人均工作量适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教师年龄总体偏大、教龄偏高。专任教师中年龄在36岁以上的占12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0.4%;教龄在10年以上的13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8.2%。

职称评聘压力大。专任教师中初级专业技术职务4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1%,教龄15年以上的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占初级人员总数的32.6%。

工作量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教学人员和非教学人员之间的差距。

师生比不达标。按照国家标准,我校师生比应是1:13.5,现有师生比偏大。

我校现有教师中师范类专业人数14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96.7%,非师范类专业5人(其中一人为会计专业,一人为医学专业,其余3人均取得教师资格证),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32人,共计97人次,占专技人员的66.5%。

近年来,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多渠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制度,考核激励,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及管理工作

1.正面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每学期我校都举办为期一周的师德师风建设集中教育活动周,集中开展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师德水平,同时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师德建设承诺 书,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2.严把专业技术职务晋升条件审查关,努力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职务评聘有关规定,认真审查申报晋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申报条件、教育教学条件和教研、科研条件,侧重审核其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和从事教科研能力,并制订了相应的实施细则,对违反师德规定的,教育管理不到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教学工作“备、教、改未完成教学任务的或教学质量考核不合格的”,予以一票否决,坚持不予申报,有效地遏制了职评工作中只讲申报条件,不讲思想表现、工作实绩和教科研能力,弄虚作假的不正之风,从而净化了教师队伍风气,使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真正成为教师队伍成长的有力推手,促进了教师队伍健康成长。

3.严格按照《安定区教职工年终考核实施办法》,做好教职工年终考核工作,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机制。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校制订了《公园路中学教职工年终考核实施细则》,对教职工进行量化考核,对专业技术人员德、能、勤、绩方面进行量化打分。通过阳光操作、规范有序操作、人性化操作,让考核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杠杆,撬动教师队伍建设上台阶。

(二)搭建平台,正确引领,促进骨干教师队伍的成长

1、确立培养机制。学校每学期都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两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研讨课,并开展中青年教师“一对一”专业培养帮扶工作。对表现突出的中青年教师推荐参与各级各类优质课、录像课评选活动,有力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2、搭建发展平台。我校积极鼓励教师承担各级课题研究工作,让他们有施展才能的舞台,专业成长的通道。我校“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共申报省级重点课题2项、省级规划课题15项,市级重点课题11项,市级规划课题28项,共计56项,其中35项已通过鉴定,10项被评为优秀课题。科研兴教,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

3、推荐中青年骨干教师参与各级组织的培训,让他们接受系统理论学习,提高其理论素养。20xx、20xx、20xx年,我校参加各级培训的人数分别为79、82、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分别为56.8%,55.4%,47.7%。其中参加国家级培训的人数分别为24、22、2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分别为17.3%、14.9%、15%;参加省级培训的人数分别为15、23、2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分别为10.8%、15.5%、13.7%;参加市级培训的人数分别为7、11、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分别为5%、7.4%、3.9%;参加区级培训的人数分别为33、26、2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比例分别为23.7%、17.6%、15%;校级培训参与率100%。

(三)完善制度,落实措施,扎实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有关规定,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历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新课程培训。成立了领导小组,制订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计划及检查评估细则,认真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1.抓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工作。鼓励教师参加自考、函授等形式的在职进修,学校在课程安排上予以时间保障。

2.加强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开展集体备课、上公开课、同行听课等业务学习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学校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工作内容,期末开展检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教师年终考核挂钩。

3.认真开展校本培训。一是按照“坚持结合教学改革学习,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的原则,要求教师自修,做到“四个一”,即:教师个人每学期要制定一份学习发展计划,写一本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读一本教育名著,写一本教后反思录(不少于10篇)。二是研训结合,开展培训活动。要求各教研组开展业务学习每周不少于一次。

4.积极落实各级各类培训任务,对培训费用予以保障。20xx至20xx年三年中,我校用于各级各类培训的费用支出占学校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6%、5%、4%。

5.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为了使广大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校网络的作用,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 “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以及“教育技术”培训。目前,教师都能够应用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整合进行授课。

从总体来看,我校教师队伍师德师风现状良好,教师能够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努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驾驭课堂教学工作的能力强,课堂教学效果好,但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

1.个别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偶有发生。

2.“领军人才”数量不足。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数量缺乏。

3.个别教师对高效课堂建设认识不够,行动不力,课堂教学效果差。

4.教师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学科分布不均衡,时间不能保障。

5.校本教研有形式化倾向,未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6.继续教育长效机制还未建立,继续教育还停留在被动阶段。

7.学校经费紧张,继续教育培训经费不能满足教师培训需 要。

8.教师远程网络培训时间不能保证,效果差。

1.制定完善有梯度的教职工考勤管理制度,特别是能结合行业实际,充分体现制度的人文关怀,以此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2.重视教职工职务评聘工作,加大中级职务评聘力度。

3.建立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制定交流考核细则,逐步推行校长教师交流。

4.完善整合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硬件设备,将农村剩余资源向城区学校均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5.选调年轻教师补充到我校教师队伍中,调整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为学校的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篇三

摘要: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其会计核算是否完整、正确,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财政与税收,因此本文分析了民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并对加强其会计核算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代理记账

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企业组织形式,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逐渐向公司制过渡,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准确、清晰的会计核算制度,监管好会计核算已成为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纳税申报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民营企业会计核算的现状

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具有以下问题:

1.会计机构设置简单,专职财会人员很少

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会计机构,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记账人员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人员、经办人员、财务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但民营企业规模较小,人员较少,会计分工不明确,有些民营企业只配备一名会计,既当出纳,又当会计主管,既管账又管钱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且会计人员来源复杂,许多会计人员并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账簿不完整,不规范

民营企业的账户设置不规范,有的企业只设一个账簿,有的企业滥用会计科目进行简单核算,也有的企业以表代账,不设置账簿,不作记账凭证,“以票代账”、“倒轧账”的现象比比皆是。

3.发票管理混乱

由于国家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一些民营企业税赋偏低,有些“票贩子”混杂其中,干起了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非法牟利的犯罪活动,对一些商户不开增值税发票,所以冒税、漏税现象屡见不鲜。

4.内部控制较弱

由于会计人员少,会计分工不细,使会计核算中的不相容职务无法分离,内部牵制作用薄弱;另一方面,执行制度的随意性,有些会计人员不了解财会制度,一切由老板说了算,没有办法按条文规范执行。

5.成本管理混乱

对于一些生产企业,企业老板为了少交所得税而不愿反映真实情况,造成成本核算杂乱无章,经营成果由老板拍板。从客观上讲,由于会计人员的素质较低,业务水平的局限,一些应计入期间费用的计入到了成本,使成本偏高;有些民营企业属于自然人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但仍是一个会计主体,需要将其本身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与所有者个人及其家属家庭的其他事项严格加以区分,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低及所有者的控制,企业活动与业主自身活动不进行区分,使不应由企业负担的开支,硬是列入了成本或费用,少计了利润。

上述问题的存在,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国家财政税收的管制,因此,加强对民营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已是刻不容缓,也是认真执行《会计法》的必要措施。

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篇四

为全面准确地掌握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现状,总结近年来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分析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措施,最终促进技工院校教学工作健康、均衡、协调发展。笔者在走访了多所各类技工院校的基础上,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针对各系(部)教学一线教师的现状,从教师数量、职称等级、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获得了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汇总技工院校教师队伍状况一览表及其调查信息,分析结果如下:

一是从教师数量上看,一线教师总数292人,其中男教师178人、女教师114人,男女比例适当。

二是从专业技术职务的职称等级状况上看,高级讲师69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29人,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比例明显偏低。中级讲师56人、一级实习指导教师46人,比例适当。助理讲师45人、二级实习指导教师6人,二级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严重不足。教员包括新进教师34人,三级实习教师包括新进教师14人,三级实习指导教师比例严重不足。

三是从学历结构情况上看,研究生27人、本科255人、专科9人,学历层次总体比较高,但仍出现了“纺线锤”状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比例偏低。

四是从学科结构方面看,基础课教师41人、专业课教师136人、技能课教师100人、有职称不任课的15人,结构比例大体适当。

五是从年龄结构情况上看,35岁以下年龄段的有98人,主要是近几年考入的新教师。35~45岁年龄段的102人,其中超过40岁的77人;45岁以上的93人,教师队伍的老龄化现象十分明显。

1、数量“欠缺”

长期以来,技工院校教师数量偏少,近年来虽有所改观,但未从根本上解决。学院现有注册学生1000余人,而全院教学一线教师仅有292人,教师数量远远达不到人社部关于技工院校规定的师生比。每到学期开学,尤其秋季新生入学,各系(部)申请学院增加的教师数量惊人,教学主管部门往往捉襟见肘。

学院除正常的全日制技工教学外,还要承接各类社会性培训(如金蓝领、失业职工、四类人员、退役士兵、大学生实训等),教师数量的不足,导致教师的工作量相当繁重,严重制约了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提升。

另外,虽然统计口径上显示的一体化教师具有一定的数量,但这里的“一体化”教师实际意义上只是“双证”或“理实一体化”的教师,并非当前人社部提出的“工学结合”的一体化师资,能冠以“工学结合”一体化师资称号的教师数量目前少之又少。

2、比例“失调”

单从教师的男女比例上看,还是比较适当的,但若从技工院校教师的结构来看,层次和结构却不尽合理。专业理论教师与生产实习指导教师比较,专业理论教师比例大,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偏少,其中高级实习指导教师的职称数偏少。

当前技工院校专业教师大多集中在机电专业方面,虽然能较好地为我们的制造大省服务,但在更好地为我们地方特色区域经济服务和转型升级服务方面,在专业建设及师资建设方面显得比较苍白,如电子商务、贸易物流等专业。

3、队伍“偏新”

近几年,技工院校发展较快,学院录用了大批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青年教师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有强烈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他们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丰富、创新能力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善于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但是他们毕竟年轻单纯,思想比较容易受外界干扰,看待问题往往不太客观,考虑问题不太全面,教学经验不足,工作易受情绪影响。况且,教师面对的是一批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方面都要倾注更多的心血和加倍的努力。同时青年教师还面临许多自身发展的困扰和困难,比如:收入待遇较低,住房困难等。因此,普遍存在着不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治学不够严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和敷衍了事等不良现象。另外,加工制造业专业相对条件艰苦、环境较差,相当部分青年教师不愿意到生产实习教学岗位中去,从而使技术传承和年龄断层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4、工学结合“不胜任”

“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与当前广泛使用的“双师型”教师和“理实一体”教师是有区别的。只有掌握工学结合一体化理论体系,熟悉操作技术,能够运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

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即工作和学习是一体化的。其包含以下主体内容:以综合职业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以来源于工作实际、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的“学习领域”为课程模式,应用科学的职业资格研究方法进行职业分析,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依据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排列课程序列,采用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业方式组织课程内容,遵循职业活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建设以专业教室和工学整合式学习岗位为代表的教学环境,建立以过程控制为基本特征的质量控制与评价体系。按照这些条件来衡量,当前“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师是极为短缺的。

5、职业心理“落差大”

在调查中,许多学生反映: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互动”“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不能完全按老师所要求的去做,这样更利于我们发散性发展”“老师管不住差生,思想有问题的学生,处罚力度不够严”“某位老师不管看到怎样的学生都大呼小叫,有失身份,会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接近,很不自然”等。

我们在座谈会和个别访谈中发现,对于学生的“差”,教师之间几乎达成了“共识”:进入技工院校的学生真正希望发展“职业”的并不多,往往是经过层层筛选以后的“差生”。长期面对这样的学生,加速了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和心理落差。部分年轻教师面对调皮捣蛋的“差生”缺少方法,表示课堂纪律难以维护,在希望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强烈责任感和学生厌学、习惯差的现实情况之间备受煎熬。尤其是高学历教师带着“高”“新”“尖”的知识来,捧着“一颗心”来,但失望之至,知识落差之大,心理落差之大,难以名状。

6、教研合力“难形成”

技工院校基本实行院、系两级管理。教师基本上归口为系(部)管理,尤其是专业课教师,一人兼一门课,无法组成学院内的“教研组织”。同时由于专业设置的特殊性,系(部)之间沟通少,技工院校之间交流少,省、市一级更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研活动,从而造成教师缺少横向、纵向沟通提高的渠道。

目前,在生源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学院必须紧盯市场开设新专业,以吸引学生、保证生源、维持生存。由于专业的调整和不断变化,导致了部分教师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上犹豫不决,无法确定自身的专业定位和发展目标;各系(部)教研活动无法共享全院优秀教学资源,各自为政,重复劳动,孤军奋战,难以形成“教研合力”。

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涉及许多方面,需要多方面互相配合,方能奏效。但仅仅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不够的,仅仅发现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是远远不够的,关键问题是要对原教师队伍建设的计划、规范等进行梳理和调整,使之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笔者提出下面几点建议愿与大家商榷。

1、能工巧匠“引进来”

争取政策支持、想尽办法及时解决人才尤其是技能人才的引进问题。普通教育的教师招聘录用模式不完全适用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教育,在不违反事业单位人员考录制度的情况下,我们采取单独考录的方式,对生产一线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高端能工巧匠的引进,对获得全省或全国技能大奖的合同制教师破格录用为编制内教师,或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生产实习技能课教师,积极开辟优秀人才绿色通道,畅通校企人才流通机制等方法都值得我们推广。

2、专业教师“走出去”

校企合作是培养一体化师资最好的方式。但校企合作的最大难点是“一头热,一头冷”。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调动企业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首先,学校和教师要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供给,而人才需要职业学校来培养和提供。企业应从长远着想,根据企业用工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与学校合作办学、订单办学,参与学校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学生工学结合培养目标的制订,共同实施教学及培训,实现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零距离”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壮大所需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学院要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到对口行业、企业参加考察与生产实践活动,更要协助企业开展项目研发、科技攻关和员工培训。学院专业教师、实习指导教师组成的团队与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组成的实践团队,进行协作,形成课程建设的骨干团队。建立起一种有效的校企互动、资源共享、岗位交流、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教学团队,形成校企优秀人才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良好局面,在促进校企合作的同时推动师资的培养。

3、立足本院“用起来”

应立足本院,重视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使用。一是建立本院教师人才库,确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人选;二是指定有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教师实行“一帮一”,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促进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成长;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尽量稳住骨干教师,留住学科带头人,让本院的优秀名师不外流或少外流,对教学水平略低的教师则实行轮岗制并加强培训、限期提高;四是为教师制订专业发展规划。

立足本院,还要在群改群研的教研氛围中全面提升教师的素养。我们应以课程改革和校本研究为主体,形成人人参与的教研氛围,改变以前教改教研走过场、信息资料疏管理、教学评估欠科学、教师培养无章法的现象。仅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我们就多次组织听课视导、跟踪式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名师大讲堂等活动,借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教研工作应立足本院,以教务处、系(部)、教研组为主阵地,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同时开展“每系一课题,人人有参与”活动,使每位任课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发挥了教研对教学工作和师资培养的推动作用。立足本院更要优化配置教师资源,重组部分科目教师,避免用非所学和学非所用,争取做到教师专业对口,为教师搭建更多的沟通和提高的平台。各系(部)、科室的优秀教师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也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担当一线教学教研工作。

4、青年教师“压重担”

如何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当前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师资成长是有规律的,是急不得的。学院要敢于让青年教师挑重担,适当给一些青年教师施加压力,促其健康成长。

学院要实施“一年入门,二年过关,三年成型,五年成才”的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加强对入校三年内青年教师的指导、培养力度。新进大学生在转正定级时要明确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身份,科学合理地做好分流,避免出现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系列的断层。

青年教师的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注意阶段推进,避免出现前紧后松,特别是高级工、技师阶段的培养不能只停留在取证上,要着重加强后续阶段技能水平与执教能力的提高。

5、骨干教师“常保鲜”

我们要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认真组织中老年骨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让一线教师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自己,随时融入教育改革的潮流当中,确保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组织广大教师开展校本培训,通过开展校本培训,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继续提升中老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更新中老年骨干教师的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6、师资全员“一体化”

技工院校的教师队伍和中小学、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不同,应建设一支有着技工院校特色的师资“名师群”——全院教师全员“一体化”。

(1)公共基础课教师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任课系部专业的初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师生比不高于1∶40。

(2)大类专业课教师应具有任课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具有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师生比不高于1∶40。

(3)培养“中级工”的技能课教师应具有任课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本专业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师生比不高于1∶22。

(4)培养“高级工”的技能课教师应具有任课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本专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师生比不高于1∶18。

(5)培养“预备技师”的技能课教师应具有任课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本专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师生比不高于1∶15。

总之,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倾斜,使技工院校向“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方面发展,教师从“双证、双师”向一体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学科式教学的惯性和惰性。有计划地安排优秀中青年教师到高等职业院校进修,高端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对师资进行长期、循环、系统的培训和培养。技工院校只有树立教师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走名师立校之道,切实多渠道加快建成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跟上技工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的步伐。

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篇五

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支柱产业的酒店业备受各方关注。然而酒店却存在着严重的用人短缺和高员工离职率问题。因此笔者走访了海南岛各大国际知名酒店,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一手材料。首次从员工关系管理的各个维度(员工人际关系管理维度、员工情况管理维度、沟通管理维度、培训管理维度、企业文化建设维度、职业生涯规划维度和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维度)来寻找酒店员工的高离职率原因。结合对问卷的数据分析,最终得出了现行酒店员工关系管理及其各个维度的现状。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主体是人,人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员工,从而在竞争中获得优势是企业面临的问题。过高的员工离职率或不合理的人员流动给企业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不仅导致了离职重置成本的提高,而且降低了企业内部凝聚力和组织效率。在所有行业的离职率中,酒店业的离职率最高。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的员工离职率也不应超过15%,但据一项中国旅游协会人力资源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23个城市33家2—5星级饭店人力资源调查,近5年酒店业员工离职率分别为25.64%、23.94%、24.2%、22.56%、23.41%,平均流动率高达23.95%。因此对酒店员工离职倾向的调查研究迫在眉睫。

二、现行员工关系管理制度调查结果

如图1,员工对“现行员工关系管理制度”的回答中,分别有49%和32%的员工对酒店现行的员工关系管理制度感觉“一般”和“比较满意”;有15%和3%的员工对现行酒店员工关系管理制度感觉“不满意”和“常不满意”;然而认为现行员工关系管理制度满意的员工只有1%。酒店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人数众多,同时酒店员工直接为顾客提供服务,这充分说明了加强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酒店人则总是奉行“开心的员工才能让客人开心,要让客人满意,先让员工满意”。然而从本次的问卷调查中,笔者发现酒店业现行的员工关系管理体制存在着很大弊端,这必然会为酒店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

三、各维度调查结果

1、员工人际关系管理维度

员工人际关系管理是指,引导员工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创建利于员工建立正式人际关系的环境。问卷中员工对“你与同事之间的关系”的回答中,分别有54%和29%的员工认为同事关系“比较融洽”和“非常融洽”;有15%的员工认为“一般”;仅有2%的员工表示“较不融洽”。这充分显示,酒店行业现有员工关系相当融洽,员工之间互相帮助,良性互动竞争,从而增加员工满意度,抑制员工离职倾向的产生。

2、员工情况管理维度

员工情况管理是指,适时组织对员工心态、满意度进行调查,对谣言、怠工进行预防、检测及处理,及时解决员工关心的问题。如图2,问卷中员工对“您所在的酒店是否关注您的心理健康”一题的回答中,有24%的员工认为酒店“从不过问”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41%的员工对该项的回答为“一般”。随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员工所承受的压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外在,更多的是对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扭曲。近几年频频发生的员工跳-楼自杀现象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因此加强员工情况管理,多多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不仅可以消除消极怠工现象,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止员工离职倾向的产生。

3、沟通管理维度

员工对“酒店上下级之间沟通”的回答中,分别有43%和41%的员工认为酒店员工沟通管理工作成效“一般”和“比较顺畅”;有8%的员工认为“非常顺畅”;有6%和2%的员工认为员工沟通成效“较不顺畅”和“很不顺畅”。员工关系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员工沟通管理,沟通管理做的好不好,将直接影响酒店日常运行状况和综合竞争能力。总的来说本次问卷显示,酒店业在员工沟通管理工作方面做的相对较好,但还未达到理想水平,仍需进一步的提高。

4、培训管理维度

员工对“酒店是否为您提供了良好的培训机会”的回答中,分别有47%和27%的员工表示“一般”和“比较认可”;有14%的员工则表示“非常认可”(见图3)。这充分说明现代酒店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加强酒店员工培训管理不仅能够使受训者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明显改善,并因此带来工作效率和效能的提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企业文化效应;同时培训又能将酒店的思想完成的传达给员工,将老板掌握的服务理念和意识准确的传达给员工。

5、企业文化建设维度

在“您对您所在酒店企业文化建设的认可程度”一项的回答中,分别有43%和28%的员工认为当前所在酒店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成效“一般”和“比较好”;有10%的员工认为“非常好”;只有11%和8%的员工认为所在酒店的企业文化建设“比较差”和“非常差”。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文化管理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企业只有推行培养人、善待人、理解人、重视人、引导人等以“人”为本的文化理论理念,逐步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全新管理理念。不仅在物质需求上满足员工,更应在精神需求上极大的满足员工,将企业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采用高度重视人的观念和情感因素的非理性管理即文化管理,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使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能力,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通过本问卷结果显示酒店行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

6、职业生涯规划维度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员工对“对您职业生涯的规划状况如何”一题的回答中,有55%和23%的员工认为所在酒店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一般”和“比较好”;仅有3%的员工认为该项实施成效“非常好”;有13%和6%的员工认为酒店的职业生涯规划成效“比较差”和“非常差”。这说明目前酒店也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对比较重视。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员工和酒店而言,做得好的话可以促进彼此共同发展,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酒店业高员工离职率现象的一个重要解决办法。

7、工作生活平衡计划维度

工作生活平衡维度又称服务与支持,是指为员工提供有关国家法律、法规、公司政策、个人身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协调员工平衡工作与生活。通过图4,问卷中员工对“酒店是否关心你的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和-谐关系”的回答中,38%、19%和20%的员工分别表示“一般”、“不认同”和“非常不认同”;只有2%的员工表示“非常认同”,这充分说明我国酒店现在还没认识到帮助员工平衡自己的工作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酒店现行的工作生活平衡管理很不成熟,给员工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压力。工作生活失衡必然导致工作绩效降低,进而致使员工离职倾向的产生。

四、结论

结果发现,现行的员工关系管理制度未得到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同时结合对多家酒店员工的调查访谈发现,酒店员工较为关注沟通管理和工作发展前景两个维度,因此想要留住酒店员工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企业高效沟通机制

优秀的企业领导者能够与员工进行深入的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员工优秀之处大力赞赏、不足之处合理引导,使员工树立起较强的自信心,既能充分尊敬领导的权利,又愿意在其手下认真、踏实工作,不轻易离开,保持一定的忠诚度。对于员工提出的合理建议进行归纳和总结,再与员工深入探讨,将其优化、完善之后付诸于行动。使员工敢提意见,愿提建议,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沟通体制。

2、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由于加油站工作环境受外来干扰多的特殊性,始终静不下心来去全力以赴思考。在本文写作过程中几经中断,数日才能完成的文章中难免有一些上下衔接不好和不成熟之处,以及一些片面的观点。在加上本人水平有限,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还请领导批评指正。

在本文呈报之前,我的思想有了很多犹豫。因为我知道,这本不是我份内的事。我们公司人才济济,还轮不到我在这里高谈阔论,更没有资格指手画脚。但是,本着对公司认真负责的态度,本着对公司发展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心态,以及公司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还是觉得应该把一线真实的情况反映到领导面前。

本文是按朱总要求真实反映目前加油站人员现状而写。文章纯熟个人观点,写作的议题是在对接会上大家普遍关心的员工流失问题,写作的基础资料来源于本人对我公司部分加油站基层一线员工的调查和了解。写作的目的是想能为领导尽可能的提供一线员工思想变化及动态,以便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文章不涉及对公司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厉害关系,也没有想伤害任何人的想法和动机,如语言文词中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本次报呈供领导参考的文章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一线员工大量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第二部分是《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设想》

第三部分是《员工培训教材》

三个部分上下既可衔接又可自成一体。其中第三部分是我在合资企业任职时培训员工所讲教材中的《改变员工思想部分》,从教材表面看好像与公司没多大关系,但从稳定员工思想方面看就不同了。其目的是使员工充分认识自己,稳定心态工作(因为公司现在注重了员工岗位培训而忽视了员工思想),能不能为公司借鉴还不好说。在教材前面附有新写的一篇领导对新招募的员工进行激励的讲话,就象是军队战前动员一样,目的在于鼓舞士气。

文章因是个人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仅供领导参考。因文笔欠佳,文章难登大雅之堂。建议领导不要传阅面太广。权作内参资料,能用则用,无用则弃。

对于文中所分析的问题是否正是造成我公司一线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建议领导可用一下方法验证,单独找几个不同加油站上诚实品德好的一线员工。请他们确认一下造成员工流失的原因是否和文章中所分析的一样。验证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的掌握实情,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原本是想写一篇加油站现场管理的综合汇报,包括对在加油站现场施工监督的具体实施方法、加油站现场管理的几点看法、以及对加油站日常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分析等。因为我到加油站工作已经快五个月了,按我个人的工作习惯应该对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但考虑到加油站现场管理工作方方面面,范围太广,不好突出重点,并且写的多了还会占用领导更多的宝贵时间来阅读,写的东西有用还吧,如果无用反而给领导造成时间的浪费和麻烦,心中会觉惭愧。所以,只对有关人员流失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错与否,算是我来加油站一段时间工作的汇报吧。

关于一线员工大量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引言

报载,当人才招聘的广告和宣传满天飞的时候,当大学以破除“门第”观念拓宽就业门路为时尚的时候,浙江省一家颇具名气的乡镇企业却发生了一场“辞职风波”:26名千方百计才引进的大中专毕业生在同一天提交了辞呈,并宣布不再上班。企业的负责人满腹委屈地感叹:这些“人才”是烫手的芋头,难伺侯啊!集团总经理更说自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大学生说我不尊重他们,公司职工骂我宠坏了他们。”

a公司是福州一家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投建初期,想进入公司的人才络绎不绝,人事科也储备了大量的人才资料,并招聘了100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建厂下半年产品市场萎缩,公司决定推迟扩建以削减成本。开始有几名主要骨干以“工作量多,压力太大,发展空间太小”辞职,接着有人抱怨“公司没给员工发挥才能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更不替员工的利益着想,是典型的利用员工的青春,晚走不如早走”。辞职的人越来越多,不到半年,100名大学生只剩下17名。

这样的案例太多了,人才已成为各家公司的“心头之痛”。然而在资本与人才的博弈中,没有双赢,只有三方共损:企业、企业家、员工。

人员的流失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威胁,企业如同在大海中搏浪的帆船,不断地失去水手后,将如何在风流中前行?即使重新招募,又浪费了多少时间与精力,失去了多少壮大的良机?企业家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却始终留不住人员离去的步伐,更糟糕的是反目成仇。

更使领导者头痛的是,员工对公司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戒备,对未来普遍有一种难以把握的深层恐惧和迷茫,他们并不想辞掉工作,因为他们还要依工作生存,依工作发展。只是想辞掉公司,辞掉老板,另寻他途吧了!

人,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同样涉及到合理使用、有效配置、系统培育、潜能激发等一系列问题。人终究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工作,将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己必须做出的选择,然而工作的积极性来自于对自身利益的认识和层次需求的满足,人们将最大限度地自存与自为,无需别人来强迫。

管理与被管理只是劳动分工上的不同,双方相互尊重,企业和个人自身才能得到全面充分发展。实际上,人不可能在威逼利诱下持久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当工作的过程和目标激励了员工,工作成为了个人需要的一部分时,员工认同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时,员工才会为自己心目中的生活意义奋斗。

但是、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当员工出了问题,企业管理人员总是从员工身上去找原因,然后采取惩罚措施,很少反思公司本身以及管理者本身的问题,因为人员管理的观念强调的是如何使员工为企业的目标服务,只有企业的利益才是不可侵犯的,却极少关心员工的身心需要。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想象的,员工从思想上就与企业相对立,离开是早晚的事。管理者们的心整日战战兢兢的在祈祷着没有罢工事件发生就万幸了。

那么,怎样才能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公司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运营中就显的非常重要。

目前我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说白了,充其量也不过是叫做人事管理,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薪金制度、调动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与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有很大差距。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最重要区别就在于强调员工服务于企业目标的同时,也同样关注个人目标,保障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

一、影响公司一线员工大量流失的几个成因

1、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与员工思想

一线员工出现较强的流动意愿,既有外部动因,也有内在动力。首先,个体工商业发展使人面临多种流动诱因和流动机会。人有了众多的工作选择权。其次,人员流动成为人员价值增值与价值实现的一种途径。员工由追求终身就业饭碗转向追求终身就业能力,通过流动实现增值,使得人员流动具有内在动力。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接受信息与知识都非常方便快捷。外界引诱因素也比较多。个人思想也会随着时间推移与接受新信息的增多而变化。在满足了一般需求的前提下,人们开始注重个体成长、工作成就和金钱财富。员工更加重视能够促进个人不断发展的、有挑战的工作。形成对知识、对个人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动力;当然,获得一份与自己的贡献相称的报酬并使得自己能够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仍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但与成长、自主和成就相比,金钱的边际价值已退居相对次要地位。

员工初进公司都是满怀希望和热情的,但一段时间过后就开始反视自己的选择了。他们普遍会想,难道加油就是我今后的工作吗?我的个人发展前景在那里?在痛苦的回想得不到正确答案后,继而是迷茫、彷徨和失望。

由于员工都有追求自身发展的动机,同时兼带优厚的福利,一旦他们发现当前的环境不再适合自己的发展或待遇不公时,他们便会另谋出路;使得人员流动更加频繁。

这就需要我们管理者检讨一下自己,大批的人员流失,是我们那些地方出了问题所导致的!在今天,象中国石油这样为数不多的有着雄厚实力的国有企业在临沂的吸引力上了那去了?我们从来都感觉是对的起员工的,为什么还是有大批员工炒了中国石油,这就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了。

二、薪酬问题

目前我公司一线员工的薪酬以月为核算单位的话,从大的环境来说与本地域其他普通用工酬金相比差距并不大,甚至还要比一些个体户的企业略高。但按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以及工作风险来讲,工资就不高了。油站工作又不象工厂那样单纯,下了班就走。在油站员工每天正常工作12个小时,加上上班前的打扫卫生、交-班后的帐务处理等,每天工作时间需近15个小时,员工都会算账,如果每日工作按14个小时月工资按平均1200元算,日工资是40元;40元除以14小时,每小时的工资是2.85元;按8小时工作制换算日工资是22.8元,如出全勤再乘以30天,其月工资为684元;这些工资是指在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的足额酬金。如果是遇到收假-钱、找错钱、加错油、加冒油、罚款、请假等问题的话,这684元就很难保住了(这几项损失是每个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公司可以觉得给了员工每月1200元,但员工觉得那684元以外的工资是员工用牺牲自己时间换来的,不是公司的恩赐和福利,所以发到手每月1200元他们并不觉满足和感激。更何况有的月份才发八-九百元,按日工作8小时月工资900元算,折合起来月工资就到了514元。所以,工资是高是低,吸引力有多大,算算帐,问题就一目了然了。

三、工作环境问题

加油站的工作环境是众所周知的,夏冒酷暑、冬迎严寒,风吹日晒。这对年轻爱美的青年男女来说又是一个现实问题。谁都知道在加油站工作是漂亮不起来的,无一不是脸黑手糙,在加上经常上夜班,每月只有一天的休班时间,大部分员工的家基本不是本地的,想回家看看,一天的休班时间刚走在路上都不够,更不用想别的了。请假还要扣工资,在加上来回路费的消耗,一个月的工资还能剩多少呢。对正处在找对象年龄的人来讲是很不情愿的,如果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前途与希望和多赚钱这两个动机的话,他们宁愿坐在屋里少挣几个钱能飘漂亮亮的面对社会,也不愿把美丽在这里丧失。更何况是从事的高危行业整天面对的是油气的污染。但是个人发展前途与希望和多赚钱的两个目的,在员工看来在加油站是无法实现的,这就不难知道员工为什么离开了。

四、社交与个人问题

公司加油站员工大都不是本地化,由于加油站个体单位比较小,又比较分散,单站员工数量不多,又没有多少业余时间在外社交,交往范围和个人婚姻问题就突现出来,婚姻作为人一生之大事,又有几个人对是否要在中石油长期工作而不为之动摇呢。

五、个人发展机会与希望问题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今天的吃苦是为了明天的希望,才能使员工为了明天而在今天努力工作。因为个人发展好了,薪酬、工作环境、婚姻等问题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和解决。所以员工很重视自己以后的发展机会和希望。首先是看到发展的希望,要使员工觉得在中国石油干有发展前途和空间;其次是看到生活提高的希望,要使员工觉得在中国石油干要比在其他企业生活的体面,要使大家有一种能进中国石油是一件自豪事情的感觉,而不是有一种进了中国石油就觉得被骗的感觉。

但现在,一线员工看不到这些希望,大家流传一句话,“干到加油站经理就算到头了,何况加油站经理这个位置从个人收入到责任和压力上并没有多大吸引力。”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员工从未看到能从基层升迁和发展的机会以及所渴望的待遇。人没有希望的支持就会感到失望,人员流失就成了正常,不流失就不正常,如果没有希望还在那里赖着不走,其目的就是不纯了,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大乱子,就会给企业造成损失。

公司为一线员工提供的个人发展机会少,不利于员工潜能的培养以及个人才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培训仅限于岗位培训,常着眼于当前,忽视系统、长期的培训。人事部门还没有从开发人的能力的角度,制定培育符合公司未来发展需要的、有潜质的人才规划,人才得不到发掘,尤其是基层管理者的培育缓慢。致使优秀的员工晋升机会不大,晋升周期过长,这将造成大量的优秀员工流失。

六、一线员工日常生活与自尊问题

加油站的一线员工一天是怎么过的?早晨6点30起床洗刷,7点打扫卫生,7点40检查卫生,然后站队做辰操至8点交-班;接上班后到了工作岗位开始工作,交-班的开始整理帐务,整理完帐务到了9点半至10点,接-班的在岗位上无法离开,早晨饭得怎么吃呢,大部分是没时间吃等到上午一块吃,并且每人分管个人的机器,有时中午正吃着饭来了加油的,放下手中的饭就去加油,一顿饭要五六次吃完是很正常的事,这种无规律的生活也是人员离开的一个原因。

另外,因为加油站是一个服务场所,整天面对的是形形色色客户,客户的素质性格什么样的都有,员工挨打挨骂时有发生,工作中经常受顾客侮辱,个人自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加上工作琐碎繁杂压力大,使员工对公司产生恐惧,心情长期压抑。加油站经理如果能了解员工的心情及时跟上做好思想工作,使员工心情压抑得到及时释放,员工一般还会平静的继续工作。如果站经理不做好思想工作,甚至本身就不会做思想工作,员工在高压的工作压力和得不到尊重的情况下,后果可想而知。大批的员工离去,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致使仍然留在站上工作的员工心情浮躁,心生抱怨,人心不稳,给现场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七、管理上的形式主义问题

我们的公司成立时间比较短,公司太年轻;用的各级管理人员也是年轻化。年轻化的团队虽然充满活力,但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以及管理经验相对不足,很多问题发生了后才补救,用金钱现买经验,这样的代价是很大的。日常管理跟不上,只注重后期检查,不关心前期方法传授。工作盲目性较多,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落实缺乏实用性,多余的重复,无效的劳动都转嫁到了一线,致使一线员工无谓的加大了劳动量,搞的无所适从。一线人员劳动中难免出现一些失误,从而会受到公司的扣分或指责,觉得很委屈,心中有怨言,产生抵触情绪,把日常该干的工作当成了被-逼无奈。会想公司是想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导致员工的误解,形成了对工作不负责任的疲软思想,使现场管理工作推进困难加大,员工积极性受挫,失望随之增加,最后是失去信心,就选择了离开。

八、分配问题

九、管理者的认识问题

十、公司现行激励政策存在的问题

缺乏激励意识或对激励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表现在

2、缺乏正确的用人观从而忽视了激励。对员工的观念还停留在“资本雇佣人员”阶段,认为只要给你钱,你就要好好干。在管理上缺乏人性化,只会对员工下命令、定指标;不会激励员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干得出色,认为那是他应该做的,我给了工资;员工若做得不尽如意,不考虑具体的情况一味处罚。这种只有惩罚没有鼓励的措施必然会导致员工心理失衡,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于是有能力的离开该企业,另觅他途。

3、缺乏对员工需求的了解

激励与需求是密切相关的,激励是以人的内部需求为依据,并以需求的满足来驱动人完成某种行为的过程。

所以我们只有深刻理解,把握员工的需求,才能使激励员工的工作走上正轨,才有可能激发出员工努力工作的热情。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马斯洛把这五种基本需要分高低两级,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低级需要,因为这些需要主要是通过外部条件使人得到满足,而且当这些需要到一定程度时,人们需要强度就会降低,因而对人的驱动作用也会减弱。而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两种需要主要是从内部使人满足。尊重的需要是指一般人都基于事实给自己以高评价的倾向,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赏识和尊重。由此产生两方面的追求,一是渴望有实力、有成就,独立而自由;二是渴望得到名誉和声望,实现自我价值。有关自我实现的两个重要动机是胜任与成就。员工行为的主动力之一就是胜任的欲望,胜任感表现于一种精通工作和职业成长的欲望。而高成就动机者往往认为个人成就感比成功的报酬更为重要,这种员工并不拒绝这些报酬,但认为报酬远远不及成就本身重要,获胜或解决难题的振奋和满足感远胜于个人所获得的金钱与赞美。

依据这一点,可看出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利用员工的即时需求或诱发其潜在需求予以满足,就能够有效调动员工行为和积极性,特别是具有自励作用的高层次需求将产生更持久、更深刻、超前景的内在动力,充分利用这些可激发出员工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工作积极性。

那么我们的一线员工需要到了那个层次了呢?第一个生理需要不用说,第二个安全需要也已基本保障了,第三个社交需要有点差强人意.在加油站工作没有时间和机会社交.也就是说我们的员工现在连低级需要都还没有得到满足.那第四、第五个高级需要在目前就更谈不上了。

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员工无法长久的为公司工作,构成了今天的员工大量流失,这些员工流失到社会后,会产生什么连锁反映呢?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长此以往势必使中国石油在本地的形象和信誉丧失。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需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审视这一问题。

问题很明显,原因比较多。除了以上诸多因素外,公司现行的人力资源制度也应该审视一下,看看有没有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问题如何解决。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人力资源管理滞后

目前、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薪金制度、调动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而在员工激励、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关注不够。并且人力资源管理是后台式的,即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内部管理部门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而对公司所经营的业务缺乏深入了解的机会,缺乏对公司长远发展规划战略的洞察力,无法与公司发展同步结合起来。只是被动的做了为公司提供人力的工作。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所采用的管理方式也只能是事后的一些修补措施,而真正的人力规划也成为一种想象,根本无法有效地实行。这种滞后于实践的管理模式,也注定了人力资源部门无法成为一个企业的轴心部门,从而难免成为一个无法与业务部门并列的、具有相等地位的部门。

2、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激励的系统性问题。缺乏系统性的激励制度,在激励这一重要问题上,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实际操作中,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没有整体性激励策略和措施,致使零散的激励制度和措施产生不了应有的作用。表现为激励缺乏症(即缺乏制度设计)、激励随意症(即缺乏制度化)和激励约束分-裂症(即奖励与约束只讲一面)。

(2)、激励的适应性问题。在实施激励时,并未对不同员工的需求进行具体地分析,而是“一刀切”地对所有人采用同样的激励手段,结果适得其反。

(3)、激励的实效性问题。在员工激励问题上,虽有激励制度,但常常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风一吹掉在地上”,激励制度执行乏力,激励措施难以实施。或者激励环节走过场,只求大面上过得去,不问细节、没有监督、没有策略、缺乏强有力的系统的机构建设。

(4)、激励的创新性问题。在激励问题上缺乏基础性的激励制度和措施,不重视常用但有效的激励方法的挖掘使用,不顾环境因素和加油站与加油站的实际区别而生搬硬套,结果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漏洞百出。

3、 激励员工的一点设想

以吸引、开发、稳定三个阶段的员工激励模式,或称激励三阶段模式

实践证明,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公平合理的报酬体系,可信赖的领导是稳定员工的三个重要激励手段。

(1)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企业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通过内部提升为员工创造发展途径。在这方面,许多公司有明文规定,职务空缺由内部提升来填补。通过内部工作轮换来保持员工对工作的兴趣,在同一岗位上做久了之后难免会产生枯燥的感觉,许多公司就采取内部换岗的方法,定期或根据需要和要求让员工交换彼此的工作,员工在一个新工作岗位上会对工作产生更大的兴趣,觉得工作更有挑战性,同时,也能通过不同工作岗位的比较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

(2)公平、合理的报酬体系。尽管对员工而言,薪金已不是其需求的重点,但一份体现自我价值的公平、合理的报酬却是留住员工的一个重要前提。员工的成就欲是一种精神追求,而报酬却是生理层面上的需求,经济报酬是衡量员工价值大小和成就高低的指标,它标志着一个人在企业或社会上的地位。有激励作用的报酬体系不仅仅要体现员工的价值和成就,而且应是多层面的,它包括工资、奖金、实物分配以及福利待遇等等。

(3)可信赖的领导。塑造各级领导者的形象和信誉,增强领导者的魅力。领导者是一个单位各部门的“领头雁”、“主心骨”。有信誉、有魅力,会让员工对领导者充满信任,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从而愿意在企业呆下去,义无反顾地追随他们,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领导者表现出富有才干,办事高效外,有两点值得强调:其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质和诚实,也就是说,领导者要有言必行,行必果的信誉,以个人的品德魅力吸引员工,特别是在基层的一线管理者。

记得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人的品质和诚实本身,并不能成就什么事,一旦这方面有缺陷,则事事出毛病。因此,如果一个人在这方面有缺点,那就不是影响他工作能力和长处发挥的问题,而是根本不适合当管理者的问题。”其二是领导者树立服务的意识,改变指挥、控制和利用人的思维和行为,对所领导的人员尽可能地授权,给予必要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

(4)要构建一个人情味浓的集体,做到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尊重人,倡导团结、向上、拼搏的团队精神,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工作得心情愉快,对企业产生向心力、凝聚力。以此吸引人员为企业倾心效力。积极倾听一线员工的意见,建立开诚布公、互相尊重、关心、协作的关系。

4、把人力资源开发提到与企业生存发展的高度

把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到关系企业命运的位置,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形成吸引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的良性机制。造就优质的人力团队,可从选才、留才和育才渐次入手。

(1)、选才--在遴选组织成员时,适才可能比精英还来得重要

台湾企业管理专家邱义城认为,所谓适才,就是成员不论智慧、才能或专业能力、都能胜任所担任的工作,更重要的是组织能满足他追求工作的动机,而且能在现有的企业文化下快乐的工作,能在团队运作下与人合作,至于是否最聪明的反倒是其次。管理者应当认识到,员工配合公司的能力和员工本身的专业能力一样重要,因为适才才会为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2)、留才--选合适的人才,并让他们安心地为公司努力

选合适的人才进入企业,仅是建造团队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应是如何使这些人不受外界的诱-惑,而安心地为公司的目标去投入、去努力。下面四大因子应为解决这问题的良方:

a财务的保障及可能的成长空间

透过工作努力作贡献,公司能保障其合理正常的待遇,而且公司成长员工也能水涨船高。

b、被肯定及对工作成就感的心理满足,如工作丰富化、工作前瞻性及提升自己的机会。

c、事业发展机会

公司成员随公司的成长,而能获得公平合理的职务升迁,或是创造新事业的机会,也就是每一成员只要正真及卓越,就有公平得到前途发展的机会,而不需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而扭曲最后的结果。

d、建造享受工作乐趣的环境

公司应提供一个相互尊重及和-谐的`工作环境,并以建立团队情谊为重的社会化环境。

(3)、育才--人力的训练及发展

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已经让求职者感受到,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人员在选择职业时,将不仅只看薪酬福利,也要看企业对人员培训开发的重视程度。培训开发已经成为企业吸引人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公司而言,不重视人员的培训开发,必将无法适应以人力资源竞争为基础的商业竞争挑战,同时也是对员工不负责任的表现。规范化建设就要求公司一定要建立起一系列的公司培训开发体系,尤其要把关键人才的不断开发和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优秀的公司是以成就优秀的人为前提的。

正如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所言“一个成功的企业,首先生产的应该是人,其次才是产品”,也正是他的这种用人方式引导海信走出低谷,实现了企业的复兴。企业不应把人才当作不断燃烧的蜡烛,而应将其视为一个蓄电池,在不断放电的同时,也应不断地充电。

5、有关于企业文化

虽然在员工手册上写了公司的企业文化,却对在加油站实际管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过程和细节关注不够,没有使员工充分领悟透企业文化内涵,没有使员工形成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只是机械的被动的强制性的接受企业文化的概念,反而形成了对员工的精神负担。这样充其量只是起到了标榜跟上了管理潮流而已。

公司的发展源自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员工技能,技能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又是以人为本。新世纪的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公司即人、公司为人、公司靠人,公司更要体会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只有切切实实地尊重人、理解人、关怀人、成就人,才有可能让员工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将自己的理想与公司发展壮大的目标融合在一起。

同时“以人为本”,树立公司为人、公司留人、公司靠人、公司用人的思想,使软性的企业文化能成为吸引更多人员无形的向心力。

我们必须清楚的看到,在公司运营中,一线员工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不仅是公司行为的出发点和执行者,影响到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而且还是决定企业前途的关键因素。

6、用人与压力管理的尺度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深刻指出,人人从内心深处是反对被“管理”的。监督是一座特殊的地狱。他们在各种复杂的规章制度束缚和“监工头”的监督严管下,可能丧失所有的激-情和创造力。

7、建立学习型组织,为员工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

还要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愉快的生存环境,包括软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舆-论环境等)和硬环境(工作环境、娱乐环境、硬件设施等)。尤其是软环境的建设,营造软环境一是要做到相互沟通,二是相互尊重。

为员工提供有力的发展空间。给专业人才留出足够的个性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对每一类型的员工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充分的予以信任和理解,肯定每一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价值理念,针对不同的情况,予以不同的培养、提高和晋升机会,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长处。

早在50年前,航运巨子卢作孚就提出过“公司的问题员工解决,员工的问题公司解决”。员工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利器,你可以注意一下企业里成本突然增加而工作进程迟迟不能顺利推行的部门,看看是不是有关的士气问题正困扰着员工。要给员工一个好的发展空间,以使其安心为企业创造价值。

现在的人自我意识很强,他们献身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职业而不是所服务的公司。所以员工具有强烈的流动愿望,这对公司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实际上,适当的人才流动对公司是有利的,因为可以适当增强其他员工的压力和开拓意识。但是,失衡的员工离职毕竟是一种损失,所以公司加强员工流失风险管理,增强员工的忠诚度。

沟通、重视、信任、承诺、支持、创新、学习、合作等都是管-理-员工的准则。在团队中,人人都是平等的,这有利于大家的有效互动和相互学习。在平等的引导和交流中,将外部控制化为自我控制,使员工自发的形成对企业的忠诚感和责任感,进而使员工的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的生存发展达到统一。一线员工往往最了解问题的状况、改进的方式,以及客户的真实想法。一旦他们对公司事务有了更强的参与感和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就会大大增加。这样,除了尊重员工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企业自身的魅力。

只有具有良好的道德品格,认同公司价值观念,对公司有忠诚度的人,才能为公司所用,没有忠诚度的人对公司来说是没有价值的。所以既要培养员工的忠诚,又要给员工全面的学习机会。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和源泉。培训与教育是公司吸引和留住员工的重要条件。为此,公司应将教育与培训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随时学习到最新的知识与技术,保持与公司同步发展,从而成为公司最稳定最长久可靠的劳动资源。

综上所述,在我们经营管理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但也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好办法,只要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分析原因,积极的正确的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勇于承担责任,选好人、用对人,相信明天的中国石油山东临沂公司会有更大的发展和更美好的前景。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1、选择人员方向

首先,我们要清楚,在加油站工作需要什么样的人;不同阶层的岗位需要什么样的学历,应具备什么素质。其次是到那里去找这些人,找到后怎样按公司的需求层次进行培养。

弄清了以上问题后对员工的选择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我们不妨把招聘来的员工分为四种:一种是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专以上毕业生,一种是高中、中专等中等学历但在社会上已经有过简短工作经过的人,一种是学历不高但经过社会磨练吃过苦人;还有一种是各层次学历的都有,但是干任何事都异想天开不扎实工作混日子的人。这四种人构成了我们公司今天的用工资源。

第一种人学历较高,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也很高,从小长到大,没吃过什么苦,异想天开,心比天高。走出学校来的美好憧憬还占据着自己的头脑,觉着自己什么都能干,其实根本就没有认识自己。大部分只想出来就能找个好工作,从没想到原来工作是靠个人能力去争取的。这种人被我们招聘了后,如果短时间内看不到个人发展的希望,热情是短暂的,觉得加油是委屈了自己,达不到他们最初的希望马上就开溜。所以,这种人走的几率最大,估计能达到两年工作时间的不足5%;所以,这种人不是我们的主要员工力量。

第二种是高中或中专学历的人,这些人自感学历平平,找个好的工作很难,大部分在工厂最底层打过工,在加上工厂的稳定性很差,工作也很累,他们对工作条件的要求一般不是很高,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条件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很能适应我们的工作,所以这是我们的主要员工力量。

第三种人是学历很低的,比如初中生。因为学历低,这一部分人基本被我们挡在门外了。

其实,他们也应该成为我们的主要力量。因为他们吃的苦比较多,觉得工作更难找,更会珍惜工作机会。关键是招聘时把好关,看适应能力如何。

第四种混日子的人,他们通过招聘进入了我们的员工队伍,但却不能好好工作,一段时间后被我们淘汰了。

从以上情况看,第二种和第三种应是我们队伍的主要力量,这些人稳定性要比第一种和第四种好的多,第一和第四种应该是我们另外考虑的。如果我们招工只注重学历,而不重视能力的话,我们的人员流失还会增加。

2. 成功招聘

成功招聘不仅意味着挑选到优秀的人才,而且需要激励人才。招聘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是企业形象的代表与理念的传递,在为应聘者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的建立埋下伏笔。

在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首先应清楚地知道自己传递给了应聘者怎样的信息,不要无意透露一些模棱两可的暗示信息而造成误解。其次,了解应聘者的期望也是很重要的,对他们的动机、兴趣和工作热情的把握可以为以后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铺垫。

3、 指导新员工

新员工对公司的期望是通过招聘过程与自己的设想建立起来的,实际工作中一旦出现与新员工期望的不一致的情况,新员工可能就会感到他们与公司的心理契约被破坏,会做出消极的反应,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公司中必须有一个专门负责与新员工保持经常接触并指导新员工的中间员工,他必须参与了招聘过程,对新员工对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并能敏锐把握新员工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处理现实问题,主动引导他们熟悉适应新环境。

4、消除误解信息

很多情况下,心理契约破坏的感受只是源于单方面对契约的错误设定,实际上契约违反并没有发生,由于个体主观理解分析信息的差异、非正式的小道消息加速传播、主管易人或组织结构重组等变化,往往会形成一些不确定性的结论或流言,构成不对称的心理契约条款,要消除这种可能性,公开的交流和沟通很重要,通过正式的渠道传播信息,如组织刊物、通知或召开会议,开诚布公地向员工解释清楚组织正在发生的事情,自然可以预防不必要的误解发生。

5、 抱怨管理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缺,所有内部关系也不可能完全协同一致,加上心理契约是一种心理上的认同,情感上的接受,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定制的一杆称,心理契约遭破坏是常有的感知,抱怨是最初的兆头.

有些管理者是听不到抱怨的,等级森严的关系,雇员对上司的恐惧或胆怯心理,往往会上下级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那些私底下牢骚满腹的雇员在上司面前是最沉默的,营造亲和的文化氛围、和-谐的人际,是了解实际的最好方法。

有些管理者对抱怨听而不见,错过了亡羊补牢的良机,某一位雇员的抱怨很容易在同事中蔓延开来,同一阶层的人在心理上更易于结成同盟和产生同情。

因此,抱怨一旦产生,就要迅速处理,消除某些误解或更正行为、期望,以凝聚人心,培养团队精神,阻止人才离去悲剧的发生。

6、建构员工成长道路

善于思考的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然而,每个人若要清楚地全面认识自己并给自己正确定位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公司应帮助员工学习职业生涯设计和管理,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特性、长处、短处和发展需要,提供有关的组织内部或外部的职业选择及潜在的职业通路信息与指导,通用汽车公司编制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南手册,其中“未来你想成为什么”部分,就是通过涉及价值观、能力、目标和个人发展计划的自我评价系统,来引导员工职业生涯发展。

建构成长通路是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部分,这一过程描述了一种职业中个人发展的理想航线,给人才以希望和机遇,启动内在动力机制,使人才通过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达到有为境界。

7、构筑与员工发展共识计划

管理者与员工共同讨论当前阶段的问题,如员工的优缺点及最迫切的需要,达到这些需要的要求等,然后共同确认生涯发展路径,完成生涯发展作业表。此阶段的沟通非常重要,管理者应让员工了解生涯发展重点不在于晋升或维持原职,而在于目前业绩及个人工作技能的发展,也应让其看到晋升的机遇,相信能者终将居上。管理者还需要充分了解员工对生涯兴趣及具体工作表现,提供恰当适宜的训练与发展机会,协助员工培养技能,以实现其对自己未来发展的期望。

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分析篇六

1、 通过调研了解当前中学班主任队伍的情况,如实反映我县中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

2、 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有效数据,为德育队伍尤其班主任的培训和进一步加强改进我县中学德育工作提供依据。

3、 通过相关数据分析,找出班主任队伍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

此项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于20xx年9月对全县30所中学共491个班级的班主任性别、学历、年龄、班主任工作年限、承担德育课题及所获荣誉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如下所示:

从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学班主任队伍呈现以下特点:

1、性别比例仍然严重失调

全县30所中学,共有491名班主任,其中男班主任115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占总数的23.4%,而女班主任256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5%,仍占总数的76.6%,远远超过总数的四分之三以上。据调查显示:延庆三中初中段18个班只有1名男班主任,而延庆二中初中段16个班、下屯中学13个班、八达岭中学9个班、井庄中学8个班、刘斌堡中学8个班,班主任100%为女教师。这种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在短期的几年时间里不会有所改变的,即使有所变化,但比例会仍然存在着严重失调的状况。这种现状不光存在于班主任队伍当中,即使科任教师也依然如此,这种性别的严重失调的现状,原因需要探究,但很大程度会影响孩子们的性格或个性成长,应该引起社会以及学校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2、班主任工作年限较短

从统计数字来看,全县491名班主任平均年龄为31.3岁,可以说班主任队伍非常年轻。年龄在30岁以下青年班主任256名,占总数的52.1%。从表二的数据显示可见,全县班主任工作年限三年以下的为168人,占总数的34.2%,全县班主任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280人,占总数的57.1%。由此可见,全县中学班主任队伍普遍年龄小、教龄短、班主任工作年限短,且有继续发展的趋势,短期之内不会有所回升。这种状况对我们德育工作来说既有优势,又有劣势。优势是:青年班主任文化素质高,思想观念新,思维活跃,活动能力强,精力旺盛,尤其是青年班主任与中学生的年龄相近,从情感上、思维方式上很容易与学生沟通,便于情感交流,具备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有利条件。劣势是:由于他们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理想抱负尚不坚定,工作缺乏经验,尽管热情很高但容易脱离实际,这些弱点往往影响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应该强调的,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须下大力气进行培训。首先,应试行见习班主任制度,让青年教师和老教师结成对子,通过一定时间的考察和培养,挑选出一定的合格新手担任班主任,保证新老班主任的顺利交接。其次,认真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开展校本培训。班主任例会宜每月一次或两次,要开成工作布置会、总结会、交流会和培训会,要加强例会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研究专题要根据当前的工作任务确定,如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定、学生家长会的主持、品德评语的撰写、心理咨询的方法等等,并选择经验较丰富有一定理论修养的教师和学校领导担任主讲,切实起到相应的培训作用。

3、学历结构逐年提高

随着教师队伍的自然更替和培训进修工作的深入开展,教师的年龄越来越小,合格学历的教师越来越多,班主任队伍也是如此,本科生和读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的人数不断增加。在总数491人中,本科学历人数446,占90.8%,他们具备系统而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这为今后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管理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担任班主任的学科不平衡

调查统计显示:全县491名班主任当中,语、数、外三个学科的人数占总数的相当大的比例。这种现象为语数外三科教师了解学生提供了舞台和广阔的空间、时间,但也存在着问题:第一,增加了这三科教师的工作压力,且不利于其他任课教师与学生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第二,在确定班主任人选过程中考虑科目成分过多考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偏少。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前提是做一位优秀的任课教师,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赢得学生们的拥戴和认可。为了学生和广大教师的发展,学校要认真考虑任课教师的能力和经验等因素,选派优秀的教师上岗担任班主任,既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优秀教师的发展。教育教学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的教师应尽量不急于安排班主任工作,先任副班主任或任实习班主任,加强学习和锻炼,为以后的班主任工作做储备。

5、师资构成地域差异较大

从统计数字来看,全县的班主任师资构成越趋近中心师资越强,越是边远地区,条件越艰苦,师资条件越差,呈现以县城为中心向外辐射状况。而且边远山区的班主任年龄偏小,班主任工作年限短。珍珠泉中学3名班主任,平均班主任工作年限仅仅三年,四海中学5名班主任,工作年限全部为三年以下;川区学校特殊情况如赵庄中学8名班主任,有5个班主任为第一年担任班主任,其他三名没有超过3年的,平均工作年限仅为0.87年;而城区学校学历均为本科,如延庆三中,班主任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就有十几名,16人次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的44.4%;延庆二中班主任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也有十几名,而且20xx年班主任优秀报告团18名成员就有延庆二中5名,41名班主任就有15名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36.6%;延庆四中30名班主任有15名获得县级长城杯或市级紫禁杯荣誉称号,占班主任总人数的50%。诸多因素形成的差异引人思考,这种师资力量的巨大差异,形成了城区和山区教育教学水平发展的严重不均衡,制约着全县教育的整体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城区学校强有力的师资力量,带动川区大校和规范化验收校的师资建设,并逐渐向山区辐射,或以七个课改实验区为单位,加强区域间的互动交流,使我县的师资水平得以均衡发展。

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德育工作者就必须研究社会的需求,研究学生的需求,研究两个需求之间的结合点,确定恰当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面对我县中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积极寻求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办法,提出以下建议与措施。

1、 加强班主任队伍培训,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广大班主任每天在繁杂的工作状态下工作、管理、生活,很少有机会或时间坐下来静静的分析或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先进的理论,尤其是一些年轻的班主任热情很高,冲劲很足,但缺乏必要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往往要走很多弯路,即使是一些中年班主任也往往固定在自己以往的工作模式中,周而复始地工作,没有一些创新和尝试,更缺乏相关理论和具体做法的指导,这对于新时代不断变换的教育对象,我们就会觉得捉襟见肘,所以广大班主任特别需要进行经常性的业务培训,以尽快提高广大班主任的业务素质,调整班主任的业务状态,以适应新形势下青少年的需要,而且对于青少年的发展也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以教育科学研究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增强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在教委的领导和教科研中心的指导下,全县13所中学参与国家级德育科研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延庆实验区研究;开展了“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及“转变班主任职能,加强班级中学生自主管理” 两个县级德育科研课题研究。其中“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这一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全县共有八个实验校十二个实验班参加了此项课题的研究,阶段性成果显著,所有的实验班都在校内发挥了示范作用。“转变班主任职能,加强班级中学生自主管理”也已经正式开始实施两年,从而创建了新型的班级育人模式,形成了校校有课题,人人齐参与的教科研局面。但这种局面还仅仅限于有数的学校和班级,全县大部分学校和教师现在还没有课题,大多数班主任还没有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我们倡导班主任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在德育过程中研究,真正使教科研成为班主任成长的加速器。

3、挖掘本县人力资源的潜力,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根据经验多的班主任多集中在县城学校,而乡级特别是山区小校参加县教研活动少的现状,学习市教委“特级教师送教下乡”的做法,德育研究室协同县教委中教科继续启动优秀班主任演讲报告团、心育讲师团到川、山区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通过上一年的信息反馈,这种讲座、咨询与研讨的形式,促进了受助学校和班主任教育观念的更新、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也使优秀班主任得到了锻炼提高。这样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充分挖掘了本县人力资源的潜力,更有助于新理念、新信息、新方法的传播,对提高班主任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对双方教师来说,都是学习、锻炼、提高的过程。

此外我们也应该对市级“紫禁杯”、县级“长城杯”班主任以及学校骨干班主任进行以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为内容的培训,使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更好的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进一步提高其德育能力,以心理诊断和辅导能力为突破口,总结和交流实践经验,推广成功的经验,并发挥其良好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4、 加强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尽快使他们成熟起对全体班主任进行培训,是一项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长期任务。根据师资队伍年龄、教龄和班主任工作年限参差不齐的现状,把班主任队伍分成三个层次,即市级“紫禁杯”、县级“长城杯”班主任层、青年班主任层和一般班主任层。无论从德育工作的发展需求还是从德育工作者队伍的情况看,提高德育队伍尤其是青年班主任的德育素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对青年班主任层,着重班级常规管理方面的培训,在职业道德、德育观念、德育责任心方面,以坚定信念、更新观念为突破口,狠抓现代教育思想和德育理论的学习,使班主任树立新的德育观、学生观、人才观、价值观,坚定当一个好老师、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信念;在人格(个性)方面,青年班主任也需要学会心理调节,提高自身的调节水平,开发心理潜能。同时,还要提高“心育”的能力和水平,学会判断哪些是思想问题,哪些是心理问题,改变以往那种常常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心理问题的做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以完善和提高青年班主任自身的个性心理品质为突破口,克服或抑制教师个性中的消极方面及不良倾向,以积极的个性魅力来提高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影响力。对一般班主任层,进一步促进其对德育对象的了解、德育因素的把握、德育途径方法的运用、德育研究等方面能力的提高,为其尽快成为优秀班主任奠定良好的基础。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队伍的中坚力量,是每个班级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的导师和引路人,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组织的纽带和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班集体的好坏和学生德智体的发展状况。“教师是影响源”的说法已得到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共同认可,德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德育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德育任务的完成和德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要把班主任培训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尽快提高全县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首都教育现代化和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