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李时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5篇)

2023年李时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5篇)

ID:3948372

时间:2023-09-30 08:02:29

上传者:QJ墨客 2023年李时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选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李时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精神。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人,谈话导入。

2、生发言(略)

4、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5、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锁定李时珍,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6、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老师请五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1)指名后,要求: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

(2)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3、出示词语,比赛读。

诊费鄙视患者记载积累编写

疑难病症对症下药严寒酷暑本草纲目

4、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1)完善:完美。

(2)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3)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4)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5)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三、再读课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全文讲什么。

(2)仔细阅读,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把几个邻近的讲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归并成一段。如果有的自然段单独讲一个意思,那就独立成为一段。

2、阅读课文,按照“学习提示”的一般步骤给课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标题

1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时珍跟着父亲学医。二学医

3李时珍决心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4李时珍去各地采药,访问群众。三编写

5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3、交流学习结果,填写表格。

四、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小组交流识记方法。

2、仔细观察,注意容易写错的地方。

“医”的最后一笔是点。

“诊”的三撇要排纵队。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示。

六、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抄写生字。

2、收集今天学习的好词,用喜欢的词写几句话。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表格,了解学习目标。

自然段段意分段小标题

1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一立志

2李时珍跟着父亲学医。二学医

3李时珍决心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4李时珍去各地采药,访问群众。三编写

5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齐读。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2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3)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4)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5)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第3――5自然段。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题

(l)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4)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对”。)

2.指导朗读。(要读出旧药物书缺陷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语气)学生练读。范读。指名读。

(二)学习第4――5自然段。

1、学法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前3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第4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现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先认真地、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出示问题: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是怎样做准备的,他是怎样写成的?你有何体会?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学生回答大致概括为:

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现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表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3)交流学习第5自然段。

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六、总结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朗读全文。

七、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用几句话记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3、用“不但------而且------”造句。

板书设计:

立志行医

李时珍编写原因积累经验

编写药书编写准备亲自采药

写出巨著虚心学习

《李时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李时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二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教学本课时,针对以上重点,我主要抓住了“伟大”,进行辐射教学。理解课文时先带着“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这个问题阅读全文。经过学生自己思考、交流讨论后,组织学生从立志学医为民、决心编书、实际行动、取得成就这些方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想象说话、实物演示、课外资料补充、拓展,加深理解,丰富学生的感受体验,最后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从李时珍的事迹中感悟出他的伟大。板书设计成一个脚印,寓意做事要向李时珍那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平凡的脚步走出不平凡的人生。

回顾第一个“伟大”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李时珍》这篇课文,知道了李时珍是明朝——

生: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师:咱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件出示)

生:行医的志愿。

师:那么李时珍成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仅仅只要立下行医的志愿就行了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己从3、4、5自然段中选择一段,自己研究研究、读一读、找找你又从哪个句子看出了李时珍的伟大?做上记号。再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

生自由读课文。

发现其他的“伟大”,随机交流。

师:发现李时珍的伟大了吗?谁先来说?

“伟大”的决心

生:我发现的伟大之处在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他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因为要编写药物书,要知道很多有关药物方面的知识,而且要记载很多药物既累又费时间,还很费脑筋,我觉得他这样下的决心也很伟大。

生:我觉得是因为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病人吃错了,那该多危险啊!

师: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是吗?

生:是。

师:请你们找出来划下来。

生:我发现书上写着: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

师: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你觉得会怎么样啊?

生;有些药物没有记载的话,一些药物就没人知道了,只有一些记载的药物用来治病,另外的就不知道了。就不会用来给病人治病了。

师;说明这旧的药物书记载的“不全面”。(师板书)

生:还有有些药物只记了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因为它只说明了名称,并不知道它的形状和生长情况,采药的人去找这种药物,结果就是找不到。

师;那这又说明旧药物书记载的内容不仅不够全面,还写得不够——

生:详细`具体。

师:请接着往下说。

生: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假如病人吃了,但是不知道它的药性和药效,病人吃了病会更加严重,也有可能导致死亡。药物书一定要记下药性和药效,这样大家才不会吃错药。

师:看来最后一个是最要不得的,居然记错了药效和药性,那说明旧的药物书还不正确。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介绍旧药物书的缺点?

生:旧药物书不但不全面、不详细,而且不正确。

生:旧的药物书既不全面,又不详细,更重要的是它还不正确。

师:那么这样不全面、不详细、不正确的药物书对病人来说又会如何呢?

生:病情会越来越厉害。

生: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生:有时候可能两种药材看上去形状差不多,只有一点点区别,病人吃错了这样的药,也许会马上死亡。

师:多危险那!怪不得李时珍他也想到了——

生:他想,要是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那!

女生再读。

师:于是,他决心——

生: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师:是啊,李时珍决心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这就是李时珍立下的伟大的——决心!

虽然李时珍做不到最完善,但是他努力做到更完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把这段话读的更好。

生齐读第三段。

“伟大”的行动

师:你还从哪里发现李时珍的伟大了?

生:我发现整个第四段都在写李时珍的伟大。(朗读第四段)

我觉得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很伟大,因为我们以前爬高山的话,往往爬到半山腰就放弃了,而他却坚持爬到山顶。还有到了夏季和寒冷的冬季,他也还在山上,大家都知道,那个白云在山间缠绕,(高耸入云)但只要是产药材的名山他都走遍,而且常常在山上饿了随便吃点东西和过夜,还为了不让病人吃错药,他亲自品尝药效和药性。

师:多么令人感动的行动啊!有同样感受的同学请举手,好,谁来说说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生: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采药材的名山。这句话让我感动,因为我去爬山的时候,累了的话就不爬了,就下山了。李时珍却不怕累,往上爬,一直爬到了山顶。而且爬山的时候,我是很怕炎热的,因为我妈妈很关心我的,而李时珍不怕严寒酷暑,坚持怕到山顶,他还将这些产药材的名山都一一走遍。

生:他走的路都很艰难,好多地方都很险峻,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

师:是啊,采药的山岭一般都比较的险峻。

生:我想到了这些山都很陡峭,但是这些山上有一些很好的药材,他不惜一切,敢去采药,我觉得这样很伟大。

生:我想那些山都是高耸入云,还有很多岩石都松动了,不小心,石头翻下去,会很危险的。

师:你看,采药不只是艰难,更是危险的啊!那天天都是风和日丽的吗?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我又想到了,如果在冬天的话,我们在低的地方都感到很冷,更何况在这么高的山上,那边肯定会更加寒冷,有时甚至还会结冰,要是他在上面滑了一交,就会从很高的悬崖上摔下来。

生;我觉得山上还会有蛇,夏天,特别是下过了雨以后,李时珍在山上的时候,很可能会被蛇咬到。这样也很危险。

师:是啊,会很危险,山再高,路再远,李时珍为了采药还是什么都不怕了。同学们,让我们拿起书本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自读。

交流:

生:我仿佛看到了正在山上采药的李时珍。

师:他在采药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生;我仿佛看到了李时珍在爬山时,不小心被尖利的石头磨破了手指。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突然找到了一种药材,他欣喜若狂。

师;欣喜若狂啊!什么苦,什么累都值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正在悬崖上采药,头顶上刚好是他要找的一种名药,他为了采到,不顾

掉下去的危险,抓紧绳子,伸手去采。

师:也许那草药就在离他一尺之遥,但生命线也就在这一尺之遥,也许抓住那药,他自己就会葬身悬崖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他找到了一种药材,心里很高兴,身后却有一条蛇向他爬来,十分危险。

生;我仿佛看到了李时珍采到了药,但被暴风骤雨淋得感冒了的情景。

生:他还亲自品尝采到的药材。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师:亲自品尝药材会怎么样呢?

生:我想李时珍现在他自己没有病,要是他吃了一些,那些药有副作用的话,他反而会生病的,无缘无故的去吃药的话。

师: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去吃药。

生:李时珍要是吃错了药,我想他也会有生命危险的!

师:是啊,病人吃错了药,他都担心病人的危险,他自己这样难道就不危险吗?那些药材的药效和药性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还是敢于品尝,同学请看——(课外资料)

传说中有一种神仙草(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的又唱又跳。李时珍为了探明究竟,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发现没什么异常。后来还冒险亲自服下曼陀罗,结果自己精神恍惚,失去痛觉,一连昏迷了好几天。终于知道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的话,在别人的暗示下确实会又唱又跳。从那以后,曼陀罗被广泛运用于制造麻醉剂。

师:看了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那个曼陀罗,人们一见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为了探明究竟,他吃了下去,结果自己精神恍惚,失去痛觉,一连昏迷了好几天,终于知道了里面含有麻醉的作用,还有兴奋的作用,我想他终于探明了这个问题,他也很高兴的。

师:看你眼里噙着泪花,老师也被深深的感动了,确实啊!亲自品尝药物是非常危险的啊!

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难道李时珍真的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吗?

生:珍惜!

师:那他为什么还冒着生命危险去品尝药物呢?

生:他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但也要救活病人的生命,用自己的一条生命去救别人几百条生命,他想是值得的。

掌声

师:宁可倒下我一人,不可倒下千千万万个病人。

生;我想李时珍想到别人不知道这种药的作用,乱吃,不仅病治不好,而且会加重病情。

师:现在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我觉得李时珍爷爷他太伟大了!他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更多人的生命。

生:我感到李时珍爷爷很神圣,因为如果他不去品尝这些药物的话,可能连他自己可能会吃错这种药,而且别人都不去尝试这种药物,他不怕有这危险的副作用,勇敢的尝试。

生:我也觉得李时珍是伟大的,因为山上不是所以的草都是有效的,有的是吃了病情会加重的,或者说吃了有毒的草药的话,李时珍自己可能就会死掉。

师:此刻我们不仅仅是感动,更感到了他的伟大,请拿起书本,咱们带着自己的体验,一起

再来读这段话。

生读。

“伟大”的成就

生:成功了!

生:我从最后一段话看出的。

指名读最后一段。

师:是啊,从这段话中我们看出了李时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请你在看看这段话,哪儿写出了这部书的伟大?

生:他花了整整27年,终于编写出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这部书有100多万字,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27年哪!整整27年哪,那得多少个月啊?是啊,324个月啊,有9855个日日夜夜啊!

大家想,一年过去了,李时珍在干什么?

生:写书。

师:十年过去了,他还在干什么?

生:写书。

师:二十年过去了,他仍然在干什么?

生:写书!

师:整整过了27年,他不停地写呀,画呀,终于——

生:写成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生:这部书还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流传世界。如果这部书不是伟大的话,肯定不会流传全世界的,最多只会在咱们自己国家里流传。

师:《本草纲目》被译成了十余种文字,流传到了世界各国,它的价值非常高啊!

生:这部书有100多万字,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100多万字我真的是连想也不敢想,一个人写了100多万字的话,我想他的手也肯定很酸了。100多万字数量是非常庞大了,而且还有1800多种药物,别的药物书是没有这么多记载下来的药物,而且他把药物的药效和药性都记载下来了。

生:除了文字之外,我发现这些注解旁边还有图画,就是那个药材的图画。

生:伟大!

师:好,请男同学拿起书本,来读读这段话。

男生读。

生:有!

师:请同学们来看这几则消息。

(国际上现行使用《本草纲目》的消息)

师:谁在使用?

生:美国的科学家利用《本草纲目》研制出了治晚期肺癌的药,而且美国的药检局编写药物书还有很多内容是从《本草纲目》中参考来的。

师:而且“华阳复方”的发明人就是咱们中国人,是一名华裔科学家。

生:除了美国,咱们自己国家也还在使用。

生:骄傲!我们中国的骄傲!

生:还感到了无比的自豪!

师:说的好!请你们自己带着你的骄傲和自豪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自己读。

总体感受李时珍的“伟大”,提升“伟大”的精神。

生:伟大的成就。

师:这一切都是为了谁呢?

生:这一切都是为了生病的人。

生:明白了!

师:好,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生:想!

师:你也想取得伟大的成就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书本上也留下你求知的脚印,留下你的志愿。将来希望你们踩着成功的足迹走回我们上虞实验小学,在你们的老师面前展示你们的风采!展示你的成就!

最后老师送你们一句话:平凡的脚步也能走完伟大的行程。

作业大家浏览一下。

下课。

板书设计:             李时珍

李时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三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名人,谈话导入。

2、生发言(略)

4、 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6、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这篇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老师请五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3、出示词语,比赛读。

诊费    鄙视    患者    记载     积累     编写

疑难病症     对症下药     严寒酷暑     本草纲目

4、谈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1)完善:完美。

(2)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3)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4)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5)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三、再读课文,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1)认真阅读课文,了解全文讲什么。

(2)仔细阅读,想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阅读课文,按照“学习提示”的一般步骤给课文分段。如下表:

自然段段      意分段小标题

1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一立志

2李时珍跟着父亲学医。                     二学医

3李时珍决心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4李时珍去各地采药,访问群众。      三编写

5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3、交流学习结果,填写表格。

四、齐读课文。

五、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小组交流识记方法。

2、仔细观察,注意容易写错的地方。

“医”的最后一笔是点。

“诊”的三撇要排纵队。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展示。

六、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抄写生字。

2、收集今天学习的好词,用喜 欢的词写几句话。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表格,了解学习目标 。

自然段段       意分段小标题

1李时珍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一立志

2李时珍跟着父亲学医。                     二学医

3李时珍决心编写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4李时珍去各地采药,访问群众。      三编写

5李时珍编成《本草纲目》。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齐读。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2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5)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第2自然段。

四、学习第3——5自然段。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

学生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思考题

(l)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二)学习第4——5自然段。

1、学法导入,明确目标。

出示问题: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是怎样做准备的,他是怎样写成的?你有何体会?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学生回答大致概括为:

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现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表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3)交流学习第5自然段。

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六、总结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朗读全文。

七、作业自助餐((三选二完成)。

1、熟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用几句话记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3、用“不但------而且------”造句。

板书设计:

立志行医

李时珍                    编写原因       积累经验

编写药书       编写准备       亲自采药

写出巨著       虚心学习

李时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四

一、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它是我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们了解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吗?(《本草纲目》李时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5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板书课题:(当写到“珍”时)请大家注意,“珍”左边的“王”字旁写得稍微窄一些,右边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儿”一撇要比一撇长。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老师请“七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指名后,老师说: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四、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一点。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1 如果学生说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师不做重点指导,只是边小结边相机板书:

有志气、刻苦

2 学生如果先说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远,严寒酷暑,品尝”还有一些帮助记忆的关联词。学生还是围绕“怎样的人和哪些句子来谈。”教师相机点拨启发。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学生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真是不辞辛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

“他有时----------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虚心请教。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师导:同学们谈得很好,都在用心读书,请大家把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读一读。

“为了写这本药书------还亲自到各地采药”(读完这句后,老师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

板书:不怕辛劳,献身科学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说一说。

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学生边读相关的句子,老师边在黑板右上角做简单板书:如:说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板书:不全面。说到“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板书:不详细,说到“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板书: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

完善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他还亲口了许多,判断。

学习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部分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前景。《学生谈仿佛看见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比方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六、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娇傲。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下节课我们继续探索。

25 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

一心为民,处处留心

(不详细、不全面、不具体)不完善-----态度严谨

不辞辛劳 献身科学

有毅力,有恒心

李时珍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篇五

一、导言

(板书)李时珍。

二、出示像片、介绍人物

你们见过李时珍的像片吗?请看。(提示像片)

师:谁能用黑板上的词语说说李时珍是怎样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蕲春《本草纲目》药物学家医学家

生: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李时珍是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本草纲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

要求:读准音,不添漏字。

思考: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时候,行(xinghang)医是受人鄙视的行(xinghang)业。

师:多音字读哪个音?是第一个击一下掌,是第二个击两下掌。

(学生选择击掌,教师划去错误的拼音。)

师:“行医”是从事医生的职业或做医生的意思,“行业”指职业。“世代行医”指什么?“世代行医”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医生。

师:“鄙视”是什么意思?

生:“鄙视”是轻视、瞧不起的意思。

师: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亲遇到个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方。

师:三个带点词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药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药方。

生:“对症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药方。

师:“对症良方”的“症”指什么?

生:这个“症”指疑难病症。

师:“疑难病症”是什么意思?

生:难治的病,难以判断的病。

师:这两段话在哪一小节?

生:第二小节。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小节,大家思考:

为什么李时珍能说出良方?

生:因为他学医时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许多药方。

(处处留心,暗自记下)

师:正因为如此,父亲同意他学医,这一节写他学医。

(板书:学医)

师:本文主要写了李时珍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李时珍立志学医,写《本草纲目》。

四、分节读课文,说出各节意思

师:两大组读一、二节,想想第一节讲什么。

师;第三大组读第三小节,想想第三小节讲什么。

师:第四大组读第四小节,想想第四小节讲什么。

师:齐读最后一节,说说这一节讲什么。

师:哪几节同编书有关?可合并为一段,课文重点写编书。

五、讲读重点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三节。

思考: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读后提问)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

生:共有四句话。

师:分小组读四句话,再思考提问。

师:现在教师先讲第一句,另外三句话等会儿请同学上讲台讲。

这一句说了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研究药物。用上“一面----一面――-”连接“行医”承接上文研究“药物引起下文,起过渡作用。

另三句证讲什么?(请三位同学上么讲)

生:第二句讲了李时珍发现的药物收有缺点。

生:第三句讲他想病人吃错了药多危险。说明他时时想着病人。

生:第四句,讲他决心编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

师:“完善”指什么?

师;李时珍为什么要编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生:为了病人不吃错药。

生:因为旧的药物书有许多缺点。

生:因为李时珍处处想着病人,他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不愿见到病人因吃错药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决心编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六、练习

1、组词接龙。

2、出示小黑板(4)

药______药_______药______药_________

_______方________方_______方_________方

(1――4组)说“药”,(5―8组)说“方”,每人说一个,先说书上的,再扩展书外,小组讨论。

第二教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