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优质7篇)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优质7篇)

ID:4082390

时间:2023-10-03 02:23:23

上传者:BW笔侠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优质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学习的关怀。

2、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3、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要学生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

1、理解教科书的珍贵,通过朗读来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经过。

教学难点:

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文

1、看到这个题目后,同学们会有什么想法?

2、对我们来说,一本教科书随手可得,一点儿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战争年代,它又是显得很珍贵。(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放录音,提要求

(1)听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3)讨论: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下面内容的,并完成提纲。

(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

( )

( )

(教科书和张指导员未说完的话激励“我”前进)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1、轻声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具体写“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保护教科书的。”

(学生轻声自由读,同桌交流。)

(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重点段。)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护书)

“护书”的上文写了什么?下文又写了什么?

(板书:盼书——取书——护书——爱书)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讲读课文重点段,指导朗读

那么,张指导员究竟是怎样用生命来保护书的呢?(指导朗读)

(学生齐读8——11节)

齐读后思考:这一段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张指导员护书的呢?

3、出示句子: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具体指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出什么?

(2)那么朗读这句话应抓住哪些词呢?

(学生朗读,个别读,男女分开读。)

教师引读: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那捆书……已经被……

(学生跟读)

看到书能完整无缺,“我”感到一丝欣慰,然而较多的是我对指导员的担心与心情的悲痛,所以读时语调低沉些,语速放慢些。(齐读)

4、我们知道炸弹是有极大杀伤力的,然而那捆书却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看画面,想象一下,当时指导员是怎样护书的。(出示图片)(学生自由想象,交流。)

5、刚才的发言,老师感受到大家已经进入了画面,目睹了这一幕悲壮的情景,作者同样心如刀割,我们看了这个片段后,想一想指导员和我的话该怎样读?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句子:(1)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到:“指导员,指导员……”

(2)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指名读第(1)句(指导朗读:担心、害怕,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响,指导后个别读,齐读)。

指名读第(2)句后指导:指导员身负重伤,身体极度虚弱,连说话也需要积蓄全身的力量,说话时断断续续不连贯。

(学生之间互读,互相点评,齐读)

6、这两句话中,省略号分别表示了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表示反复说的统一句话。

第二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不连贯。

(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

7、护书之举让人感动,临终之言让人潸然泪下,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吧!(学生自由读)

指导员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师生渴望的教科书受损,这一本本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的确珍贵。(点明文章的重点“珍贵”)

四、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

盼书——取书—护书 ——爱书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二

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挖掘课文的阅读潜力和人文价值,遵循“速读、略读、精读”的阅读次序,引导学生理清叙事顺序,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1、启发谈话,情景导入。(略)

2、简介背景,营造氛围。(略)

1、读题、解题。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主要“珍贵”在哪里?并勾画出“珍贵”含义的词句。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运用“读、画、议”的方法导学第一段。

(1)导读:你准备把重音放在哪些词语上?为什么?讨论突出这些重点词语的理由。

(2)故事发生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板书:炮火连天),你们联系看过的电影电视,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

(3)在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思考:强调“没有书”是“最困难的”,和“珍贵”有什么联系?

小结:延安小学的学生没有教科书,这是他们学习上最大的困难。因此,他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得到教科书。(板书:盼)

2、自学第二至六段。

(1)导读:第二至六段写“取教科书”,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3)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归纳。(板书:情况紧急、取)

3、研读第七、八、九段。

(1)学生默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领到书回村时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况?(板书:敌机轰炸)张指导员在危急中是怎样做的?(板书:护)画出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语句。

(2)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4、研读第十段。

(1)导读:自由读,边读边想。读第一遍,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读第二遍,想像张指导员当时的思想;读第三遍,琢磨张指导员说话的语气,想像他没说完的话的意思。

(2)品味重点语句。

b文中“轻轻地”“微弱的”说明了什么?“摇了摇头”结合上文说说他知道什么?

(3)师生讨论小结。

5、研读第十一段。

(1)学生自由读。(2)学生讨论、归纳。

6、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2)梳理课文叙事顺序。

(3)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4)讨论、归纳。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三

《珍贵的教科书》一课学完了。先不言学生的独特体验,仅办公室内几位老师对张指导员的认识便产生了分歧。大家围绕“用生命换取教科书是否值得?”一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个别老教师毕竟经历过中国历史的洗礼,对当前“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社会现状颇多感慨,认为“用生命换取教科书值得”。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孩子们非常渴望的,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这些纸需要印刷的文件是党中央制定方针政策、作战计划、消灭敌人、解放全中国用的。即使在纸张紧缺的情况下,党中央、毛主席毅然从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印书。这有力地说明了党和国家对革命后代健康成长的关怀。指导员是党的一员,他深知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自然听党的话,按党的要求去做,为了孩子们能有书读,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毫无疑义,这种理解是正确、完美的。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教学,使孩子们真正领会革命先辈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情感目标的教学是到位的。然而,由于孩子们认知水平和生活实践经验所限,要想达到这种教学目标,我想没有一番说教也解决不了问题。部分年轻教师认为:不管这些书多么珍贵,都是有价值的,而生命是无价的。用无价的生命去换有价的教科书,显然是不值的。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共产主义信仰,是由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的。时代在发展,孩子们认为生命比书重要有什么不可?向孩子灌输“用生命换取教科书值得”的观点决没有必要,也不对。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她们还例举了最近发生在呼和浩特“12-14”英雄群体勇救落水儿童的事实,认为那么多人去救一个落水的儿童,最后造成三人牺牲,有的还是大学生,实在不值,不会水就不要下去,光有舍己救人、奋不顾身的精神是不可取的。其他教师更有“妙”思。他们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个问题做了阐述:本文写张指导员为保护书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显然是有漏洞的。文章中的“我”与张指导员一起去印刷所取书,回来时每人背了一捆。遇到敌机炮弹轰炸,张指导员用自己的身体把书压在了下面,为了那捆教科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而文章中的“我”没用身体把书压在下面,同样被炮弹炸昏了,那捆书也完好无缺。这就是说,无论张指导员是否有意保护教科书,都会被敌人的炸弹炸昏,张指导员把书压在身子下面难道没有巧合现象?他醒来后一再叨念“书”,方能看出他把书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但这何尝不是正常的心理描写?无论文章作者还是选编意图都希望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认为“张指导员是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牺牲的”,这种观点是否有点儿“填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直到下班时,才在面红耳赤、互不相让的争论才宣告结束。

由此,我想到了人教社小学语文网论坛上的热点话题:“邱少云是傻瓜”、“《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不真实”。许多有独特认识的年轻教师持有这样的观点,只有部分老教师仍在捍卫“邱少云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这一论断。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虚拟古人、教材是一种好现象,这至少体现了教师的创新意识。况且,也许真如某些老师们所言:中国爱搞个人崇拜、“造神”运动。他们不可能那么完美,只是因其特定政治背景的原因成了传说中的“神”。但我们尊重老师、孩子们的个性理解,独特体验不能否定历史,应该让历史说话。我们不能因为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人的主观臆想而改变历史。再者,我们分析历史人物,应该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用现在的道德观、世界观去认识历史人物,否定教材,显然有失偏颇,然而,用以往的认识来说教、束缚新时代的教师、学生,也不全面。

历史发展到今天,那些在战火中为了中国人类的解放事业而英勇捐躯的英雄们于今天的多数老师、学生来说已经成为历史。我们怎样通过对新时代的教师、学生进行道德观、历史观的教育,让他们认识那些特定时代的英雄已经成为棘手的问题。日本“永不服输”的民族精神为什么那么强烈,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稳如堡垒,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为何那么具有凝聚力?这些问题,值得我们中国教育界深思。我不崇洋媚外,也无缘去国外考察,不知道他们民族向心力的秘诀何在,但我觉得,我们许多老师、孩子道德情操、思想意识不强,固然有其社会原因(腐败现象太重,共产党员失信于民等),但其中之一,在高举“人文”大旗、思想道德教育滑坡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从小缺乏历史知识教育。这极大地制约了孩子们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以及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所以,我认为,从孩子入学起,我们就应伴随对孩子历史(特别是近代史)知识的教育。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四

我们在学校读书,是每个人都完全属于自己的教科书的。

每当新学期开始,我们就会在老师那里领到崭新的一本本教科书。这在我们是很平常的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我看了《珍贵的教科书》后,我却改变了看法。那教科书是张指导员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我捧在手里的教科书猛然变沉重了。是啊,在我们看来是多么平常和应该的事情,其实它是我们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它们其实是多么宝贵啊!

以及无数的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斗争而流血甚至牺牲的人们。不能忘记啊,忘记了就意味着背叛!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五

1947年春天,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印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突然一架敌机呼啸着向我们这边飞来,一个俯冲,投下了一颗炸弹。

“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与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头部受了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多少年来,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课堂实录]

靳家彦

[浙江台州临海白水洋小学刘彩琴老师整理]

师:我们今天来学什么?

生:

师:有一个多音字(板书:教科书)

(生读题)

师:什么是“教科书”?

生:就是课本,就是教材。

师:原来这篇文章叫《一捆教科书》,这题目好吗?

生:不好

师:大家来读书,你觉得哪一段写出教科书特别珍贵,待会儿就读哪一段。

(生自由读全文)

师:你觉得哪一段写得特别珍贵,读出来听一听。你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读第四节)

师:为什么?

生:印书用的纸是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还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

师:你们真行。

(生齐读第四节)

师:你们读得很正确,但这样读叫念字,怎么读呢?听老师读。

(师慷慨激昂地范读)

(生再齐读,读得好多了)

师:我们就这样一边感受,一边读书(板书:感受)

(生读,读得很好)

师:读得多好啊,声音响亮,普通话准备。

(生再读,强调“印文件”)

师:高声读也好,低声读出好,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还有吗?其他地方再读读。

生:(读第12节)因为这教科书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珍贵。

(师范读,生读)

师:就这么读,读出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悟。

为什么读得这么好,不仅是感受了,而且把心放在里面去读,你们的读已经到了“理解”的层次了。

师:所以题目不能叫《一捆教科书》,而应该叫(板书:珍贵的)

注意“贵”字不加点。

(生再读课题)

师:除了那两段,还有吗?

(生读第11节)

师:可是在55年前,正在与国民党进行战争,炮火连天的岁月,条件困难吗?

生:困难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读第二节)

师:有哪些困难?有桌椅吗?

生: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

师:桌椅问题解决了。有黑板吗?怎么办?

生: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刷一块。

师:还没有什么?怎么克服?

生: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

师:这些困难都能克服,最难克服的是什么?

生: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师:但你没读出困难,读来读得困难一点。

(生读,读得不够好)

师:你们口渴过吗?那时候最想喝什么?那种希望就叫什么望?

生:渴望。

师:再读这句话

(生读出渴望之情)

师:这样边读边议也是为了使大家更深刻地感受、理解。

师:书来了吗?有消息了吗?从哪里开始到哪里?

让摄影的叔叔阿姨拍下来,在温岭电视台一播,演员就是你们,导演就是老师。

(生组合选择角色排练)

师:时间是--

生:1947年春天

师:谁先出来了?

生:指导员。

师:谁能演指导员,老师来看看(选一学生)

现在他就是你们的--

生:指导员

(演指导员的学生上台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

师:他兴高采烈吗?来,大家帮他排练

(另一学生说)

师:现在我就是指导员了,我说完这句话你们就怎么样?

生:欢呼

(师说台词)

生:耶

师:战争年代哪来的港台调“耶”,应该说--

(师生再演,学生欢呼时间较短)

师:时间这么短,不行。

(师生再演)

师:对,这就叫作“振奋人心”(板书)

师:什么叫“兴高采烈”,什么叫“振奋人心”,懂了吗?

对,就这样读,不用背解释,已经知道了,这叫欣赏

我请同学们接着演指导员

(生读第4节)

师:这时大家更应怎样?

生:欢呼

师:还有一个声音在叫,谁来?

(选好演员,生再合演)

师:可是书还在印刷所,谁去?

生:我去

生:我去

师:不够积极,不够踊跃,我看谁特别积极就谁去。谁去?

(学生争着要去)

师:(板书:争先恐后,生读词)

这一段就像拍电视剧一样会拍了吗?会表演了吗?对,不仅演得好,还理解了什么叫“兴高采烈”、“振奋人心”、“争先恐后”。

师:第三段非常感动人,我们一起读读。

(师范读,指导读“快卧倒”)

后面是一个省略号,说明了喊了几次

生:很多次

师:但文章中没能写出来,就用了省略号。

师:这本书连一页也没缺少,叫什么?

生:完整无缺

谁来把他唤醒

(生读)(齐读)

师: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激动地说----(生接读)

师: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用微弱的声音说:---(生接读)

这是指导员流尽最后一滴血,用尽全身力量留给大家的一句话,我们再来读读。

(生齐读)

师:将来干什么?没说呀,指导员这时候----

生:牺牲了。

师:他慢慢地停止了呼吸,慢慢地闭上眼睛,慢慢地以及停止了跳动。

话还没说完,他要说什么,你们知道吗?拿起笔来,把他没说完的话写在后面。

(生开始写)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社会尽一份力量。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为祖国出力,就只能靠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作贡献。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一空要打败国民党,让我们的后代过上好日子。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能建设祖国,为祖国出力。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需要你们,为祖国创造一片宏伟蓝图。

师:让我们把指导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情绪,一齐来读一读。

(生满怀深情地读第十二节)

师:这捆教科书的故事,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读书不仅要读过去,还要进行评价。怎么评价?

(师板书:读《》)

师:什么意思?

生: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

生:写出读后感。

师:写多少?没有限制。怎么写?没有限制。怎么想就怎么写,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回去好好读,好好写。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六

认知: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学习的关怀、

技能: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情感:教育同学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理解教科书的珍贵,通过朗读来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投影,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启发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一开学俺们就会发到许多新书,这些新书是俺们学习时必不可少的教科书、(板书:教科书)

(从同学生活实际动身,引出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后,同学们会有什么想法

(同学考虑后自由交流)

对俺们来说,一本教科书随手可得,一点儿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战争年代,它又是显得很珍贵、(板书:珍贵的)

(同学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放录音,提要求

(1)听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同学按要求听录音,边听边想、)

(让同学带着问题去听课文录音,有明确的.目的)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轻声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具体写"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维护教科书的"

(同学轻声自由读,同桌交流、)

(让同学通过交流找到重点段、)

用一个词语概括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篇七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

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后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明确: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明确: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嗓音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读后明确: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

(1)学生答: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

明确: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7、讨论交流

明确: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

这段话如果不用问旬开头该怎么说?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

明确: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

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这又说明教科学怎么样?

明确: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毛主席、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明确: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明确:“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这里几处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

明确: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步骤: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

明确: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

明确: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5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们前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