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大全5篇)

老子说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大全5篇)

ID:4199779

时间:2023-10-05 16:38:23

上传者:雨中梧 老子说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 老子的智慧读书笔记(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老子说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篇一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想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或许,用天道来养人道,会是人相对价值中的一个客观标准,就像上帝的《圣经》一样。不同的是,圣经已经写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学习,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的去寻找。老子或许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了寻找的历程,而我们不但没有很好的继承,甚至越走越远。

老子说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篇二

老子,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传说老子骑青牛西出函谷关隐世时,被守关官员拦住,老子于是连夜写就五千言,成了《道德经》,开创了道家学派。

儒家是以人为本,参透了人性,认为人的价值实现在于进入人类社会,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天人合德”,向善,择善到至善,尊重帮助别人,让人类社会可以永续发展,强调以政治或教育手段来改革社会。强调论理,重视道德修养,强调社会担当,齐家,治国,平天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舍我其谁”的伟大胸怀。

道家显然目光要比儒家高许多,儒家最主存在是“天”,“天之未丧斯文也”,“天将降大任”。道家认为宇宙最后要源是“道”。“道”孕育万物,是一切的起始与归宿。而“天”与“地”则主要指自然界。老子强调“孜虑极,守静笃”,人要与道合一,成为有道者行道者,因为道存在于万物,却又超越万物,“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去悟道,显然,如果人觉悟了“道”,人的生命境界会更上一层楼。

做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支柱,儒家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是人的立身之本,而道家强调人的智慧的觉悟,提高人的思想境界,提升人的智慧。

说实话,读《道德经》,对“道”的理解,我还是一知半解。“道,可道,非常道。”就能把我搞晕,真是“玄之又玄”呀。好在傅佩荣先生给我们深入浅出,又结合东西方哲学解释了“道”。这样才略悟一二。

“道”是什么?道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源,宇宙万物会消失,道却永远存在。“有物混生,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充分体现了古人至高的哲学智慧。所以傅佩荣先生说,如果站在“道”的高度,人的生命只有一个月的,就是活着的时候,好好珍惜生命,开发智慧潜能,觉悟什么是“道”,觉悟到生命是有一个根源和基础,应该“与道合一”,我们的生命就像一滴水融进大海,永远不会干涸。我们应学道家从“道”的角度看待宇宙人生。人生的痛苦在于执着,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道”是整体,以整体来看,人世间的各种遭遇,都不应该执着,尽量顺其自然地生活,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心胸开阔,痛苦和烦恼自然会减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智慧博大精深,让我们认真参悟,掌握道家思想的核心,迈向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吧。国学精髓慢慢品味。

老子说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篇三

1、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4、智不自智,而后人莫与争智。

5、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6、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7、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8、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11、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12、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13、和大怨,必有馀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4、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15、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6、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7、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18、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19、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0、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1、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3、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5、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6、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27、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28、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29、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30、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2、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33、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4、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36、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37、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38、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39、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40、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

41、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4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4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44、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7、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49、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5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5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5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说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篇四

老子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说: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和杂念,抛弃一些礼法和成规,才能免于忧患。

资料

我们在管理中也要糊涂,要给员工一些自己发挥的空间,不要让员工感觉到一无是处。日本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以严格和认真著名,他骂人的风格是出了名的,但他有的时候是比较糊涂的。松下每天都做很多的决定,并要批准很多人的决定。在他批准别人的决定中,其中只有40%是松下真正认同的,余下的60%是松下有所保留的。他的副总问他:“你这样不累吗?你不同意你一口否决就可以了。”松下说:“有的时候要糊涂一点,不要太认真。”人在聪明到糊涂是需要智慧的,松下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一批能干的部下,而不是他带领一批无能的部下。

行动指南:

在有的事情上要认真,在有的事情上要糊涂。

老子说读书有益的名言名句篇五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道以自然而然为法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了解别人的人有智慧,了解自己的人有洞察力;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柔弱胜刚强(柔弱能战胜刚强)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方正的东西,反而没有棱角;最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制成;最大的声音,恰恰是没有什么声音;最大的形象,看来反而无形)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宇宙原始混沌物质分裂成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产生新生的第三者,新生的第三者产生千差万别的事物)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则不会遭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则不会遇到危险)

最正直的好似有些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有些笨拙,最善辩的好似口齿木讷)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事学问,知识要天天增加;致力于提高境界,知识要天天减少。减少了再减少,最后达到无为,虽然无为,但一切事情又自然而然地成功)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懂的人不乱说,乱说的人不是真懂)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天下的难事,一定要从做易事开始;做天下的大事,一定要从做小事开始)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我不愿采取攻势而情愿采取守势,我不愿前进一寸而情愿后退一尺)

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两军对垒时,悲愤的一方获胜)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国小人希,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不轻易冒险,不向远方迁移)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各小国之间踮脚可望,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见,人民直到老死,也互不往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算美,这是坏事;天下人都知道怎样才为善,这是恶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治人事天,莫若啬。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