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2023年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ID:4584853

时间:2023-10-13 07:27:08

上传者:字海 2023年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8篇)

运动会是学校其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宣传是确保活动成功的关键。运动会宣传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和技巧,才能让宣传效果更加出众?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建议。接下来是一些引人入胜的运动会宣传语,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

知识技能

1.学习《第十二块纱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文中人物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自信精神及护士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文中的道理

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

读中感悟,联系生活谈感受

(板书课题:第十二块纱布)一块纱布很小很轻,这是哪里的一块纱布?它重要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短文《第十二块纱布》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2.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卡,学生拼读,抽读。

学生记忆字形,师指导书写。

1.指名学生分片断朗读课文,出示课件,说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2.提问:文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护士反抗外科专家?

3.学生交流讨论:严肃高声抗议毫不示弱

4.进一步追问:这些词语是女护士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的表现?

这些词语表现女护士怎样的品质?

女护士是怎样对外科专家说的?

5.学生讨论汇报

6.指导学生朗读

1.听课文录音朗读,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说一说学习课文后的体会

3.说说为什么外科专家称女护士是“合格的助手”。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二

1、我会写本课8个生字。我能坐姿正确、握笔姿势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

2、我能读懂课文内容,知道护士对工作认真负责。

3、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不同的语气,了解女护士对工作认真负责。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熟知目标。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6课《第十二块纱布》。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来检查一下。

1、幻灯片出示词语。(先齐读,再每组5、6号开火车读词语)

2、检查读课文。(一————八组3号读课文,要求读书姿势正确,读音准确、声音响亮;二————九组2号评价)

3、出示本节课目标(齐读)

二、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快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的两个人你更喜欢谁?为什么?(学生读文理解)

2、课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女护士的认真,负责?边读边勾画出相关句子。(指导学生找到第三、五、七自然段。)

(1)先出示第三自然段,指生读,说一说你是怎么感觉到女护士认真的?

a “严肃”说明女护士认为事情怎么样?

b“盯”和“看“一样吗?(突出女护士看得非常认真,所以后来才坚决地说拉下一块)

c“十二”和“十一”块对比,结果怎么样?这样行不行?为什么?

读出女护士的严肃。

(2)我们再来看看女护士的第二处表现

出示第五自然段,指生读,说一说你是怎么感觉到女护士认真的?

“高声抗议”向谁抗议,为什么?

“清清楚楚”和“清楚”比较?

读出女护士的高声抗议。(师范读——指名读)

(3)女护士的抗议,外科专家接受了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命令”一般都是谁会对谁命令?为什么外科专家会对女护士用命令的口气说话呢?(理解第二自然段)

女护士应该听吗?(应该)可是女护士听了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第七自然段)指生读

理解“毫不示弱”和“不能这样做”

读出女护士的毫不示弱。

3、面对这样一位对工作认真负责女护士我们很喜欢的她,难道外科专家就不值得大家喜欢了吗?最后一段,(指生读)

第十二块纱布到底取出来了吗?在哪?为什么外科专家不告诉女护士?考验的结果满意吗?(欣慰),所以他向所有人宣布?(她是我合格的助手)

4、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年轻护士坚持原则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品格。

三、总结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容不得半点马虎,那作为一名小学生的你们,应该怎样做呢?(还记得为大教授指出错误的华罗庚吗?)

在学习上也要认真仔细,不马虎,要对自己负责任,并敢于指出别人的错误。

四、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字的占格和间架结构,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2、重点指导:即:左高右低。将:左窄右宽。而:四个竖笔的长度不同。

责:上宽下窄,第三横稍长,下面的“贝”一定要写在正中间。

3、注意个别的字的写法,注重体现汉字的对称美及错落有致的韵律美。

4、学生独立写字。写四个后小组进行评议,说一说优缺点,互相提醒写字方法。全写完后在实物投影上展示优秀作业。(给评为写字小明星的同学鼓励加分。)

5、扩词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三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行楷字,努力写得入体。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将成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分类。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5、熟记成语。

6、朗读、背诵古诗《大风歌》。

7、口语交际:学采访。培养学生提问、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二、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任务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完成练习5的第1~3项练习。注意要看清题目要求。

二、教学第一题

1、出示教学内容。

2、读句子,注意每个字的字型。

3、哪些字比较难写,请提出来。(鹭、嵌、璃、像)

4、讨论该怎么写,让学生说说运笔的特点和应注意的地方。

5、学生描红,从字的整体入手,并注意整体布局。

三、教学第二题

1、复习学过的一些繁体字。

2、说说你发现了汉字简化的基本规律。

3、小结:认读繁体字的主要部件,偏旁的简化,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识记一大批繁体字。

4、学生认读本题中简化字组成的词语。

5、将简化字和繁体字对照比较,认读。

6、运用简化规律识记繁体字。

7、多种形式认读繁体字。

四、教学第三题

1、复习学过的成语。

2、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本题该怎样练习(先补充完整,再归类)

3、四人小组交流,然后自行填写。

4、交流。

(1)补充完整词语:

昧堂贯巷舍战跳状采己恒致私市焕

(2)根据要求归类。

a优秀品质:拾金不昧严于律己大公无私

b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c人的精神好:神采奕奕容光焕发

d担惊受怕的:胆战心惊心惊肉跳惊恐万状

e坚持不懈的: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f人特别多的:济济一堂门庭若市万人空巷

5、反复诵读,积累词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复习学过的关联词。

2、审题。

(1)指名读题。

(2)明确要求。

3、学生读题,体会前后句子中的联系。

4、四人小组讨论,然后自行填写。

5、学生自由朗读填好的句子,检查修改。

6、交流评议。

(1)“无论……都……”

(2)“不但……而且……”或“不仅……还……”

(3)“只要……就……”

(4)“……因此……”

二、教学第五题

1、复习。

2、学习。

(1)多种形式准确认读。

(2)理解词义。

a你能说说哪些成语的意思?

b提出不明白的成语,交流讨论。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有条理。

娓娓而谈:形容不断地连续讨论。

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说话有气势。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常浮夸,不切实际。

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谈论。

拾人牙慧:比喻袭取他人的语言或文字。

老生常谈:比喻常说的老话。

(3)请同学们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

(这12个成语都和说话或谈论有关。每一组的两个成语意思相近,且每一组的最后一个字相同。)

(4)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5)熟读成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复习前四组所学过的诗歌。

2、学习《大风歌》。

(1)简介。

《大风歌》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于公元前195年在安徽宿县西打败黥布叛兵后路过家乡沛县,和父老乡亲一起饮酒欢庆胜利时,即席吟成的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2)自由试读,指名读。

(3)读懂诗意。

兮:相当于“啊”,海内:四海之内,指全国。

安得:怎能得到。

(4)诗意:刘邦得了天下之后,感到自己在风云变幻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在全国有了很高的威望,这时怀着自豪感回到了家乡。但整个国家尚未巩固,期望能得到更多的勇士镇守四方!

(5)反复朗读,注意停顿。

(6)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提前一周让学生看《新闻联播》、《大写真》等电视节目,观察记者是如何对人物进行采访的。

2、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讨论观看的节目。指名模仿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一位记者的采访,将其表演给同学看。

(2)说说从同学的表演中,你学到了什么。

3、指导。

(1)你是怎样理解采访的?什么是采访?

(2)采访就是了解情况,搜集资料。

(3)小结:采访要有一定的目的性,它对语言的要求很高。因此,采访前要确定采访对象,列好采访提纲。采访时提问要有礼貌,要得体。

4、模拟采访。

(1)请你选择一名同学,列好采访提纲。

(2)同桌交流。

(3)指名说。

(4)出示一些句式。

“请……”“你(您)是……还是……?”“……好不好?”“……是不是……?”“也许……吧?”“……是吗?”

“如果……”“……怎么办?”“……是不是,……可以不可以?”

5、小结。

采访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每天必做的工作,生活中的好人好事、坏人坏事也正是通过新闻工作者的大量采访而公布于众的,这是个有意义的事,请同学们都试着来当学校小记者。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四

教学要求:

1、 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并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2、 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3、 背诵八个成语和古今贤文。

4、 按要求调查、填表,然后向大家口头汇报调查结果,并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5、 学写毛笔字——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教学重点:

1、学习使用标点符号。

2、写好钢笔字。

3、成语积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习和巩固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2、学习王尔德对待标点这样的“小事”严肃认真的态度。

3、练习书写呈三角形的字,注意上紧下松的要点。

教学重点:

1、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学用字词句——第一题。

1、 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弄清题目要求。

(2)师生明确题意。

2、让学生默读小故事,并请学生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试着读读没有加标点的短文,然后交流读没有标点文章的感受。

4、出示一首标点歌:

标点符号很重要,组成文章不可少。

该用哪种小符号,都要认真来思考。

意思未完用逗号,一句完了用句号。

喜怒哀乐感叹号,提出问题用问号。

并列词语用顿号,并列分句用分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对话引用加引号。

书文名称要标明,前后加上书名号。

有些意思要省略,可以加上省略号。

标点符号用准确,文章清楚都称好。

5、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和儿歌,回顾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的用法。

6、师生小结加标点的方法:先给文章断句,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停顿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7、学生按照方法逐段给短文加上标点。

8、学生自由读读加上了标点的故事,感受语气,集体交流如何加标点。

9、练习读出感情,齐读小故事。

10、学生谈读了故事的启发、收获。

二 学用字词句——第二题。

1、 出示三个字:未、允、夹。学生读字,观察字型。

2、 学生说说三个字的共同之处。(独体字,外形上呈三角形。)

3、 观察例字,发现这类汉字的书写要点——上紧下松。

4、 教师范写:夹。

5、 学生描红、临帖,感受书写的技巧。教师巡视指导。

6、 反馈:同座互相欣赏书写成果。互评和自评相结合。

7、 再找找这种字型的其它字,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成语积累,初步它们的了解意思。

2、读背古今贤文。

教学重点:

学会成语和贤文,并且能练习使用。

教学过程:

一、读读背背——成语。

1、学生自由认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检查成语的读音。重点指导读准:妄、蠢、厉

3、集体交流,弄懂成语的含义。(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原有经验或查词典谈自己的理解。)

(1)坐观成败:指对于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的态度。

(2)按兵不动:是军队暂时不行动,等待时机,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3)轻举妄动:妄,盲目。指不经过慎重考虑,盲目行动。

(4)操之过急:办事过于急躁。

4、学生再次认真读成语歌,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每排两个成语意思相近,可以连用;每行后一个成语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动”;成语的意思都和打仗有关;有些成语出自历史典故。)

1)根据以上发现,自己练习背诵。(边记边想)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集体背。

6、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其他关于战争的成语,扩充积累。

二 读读背背——古今贤文。

1、 回忆已经背诵过的古今贤文,集体背诵。

2、 学生自由读古今贤文,扫清字词障碍。

3、 逐句交流、理解,获得启示。

(1) 小组学习:在小组里,每人读一句,说说理解,互相补充。

(2) 指名读自己能读懂的句子,说感受,再齐读。

(3) 反复读,加深理解。

(4) 说说这些句子都是写什么的。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4、 练习背诵——开展背诵竞赛。

三、想想做做。

1、复习古今贤文《环保篇》,学生齐背。

2、由环保的话题引入新课:学生谈谈自己对环保的认识及其重要性。

3、了解表格要求。

(1)学生认真看看所需填写的表格,弄清要填的内容。

(2)根据内容讨论:我们需要做哪些调查工作。

(3)  分小组,明确分工及注意事项,合作完成调查任务。

4、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进行调查,作好记录。

5、集体交流,各自汇报调查结果。(汇报时,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落叶树及落叶树的种类;什么是常青树及其种类。)

6、 讨论:结合调查结果,说说对学校今后绿化的建议。

(可以引导学生从花草树木的种类及种植的位置等方面考虑。)

7、 将建议可行化:小组合作,会画的,会写的,分工合作,完成一份可行的校园绿化建议。

8、 评选最佳建议。(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学习“横折斜钩”和“横折弯钩”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横折斜钩”和“横折弯钩”的运笔写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内容。

1、教师出示要学写的两个笔画——横折斜钩、横折弯钩。

2、 学生书空笔画。

二 指导书写。

1、 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分析两个笔画的书写要点。

(1) 横折斜钩: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轻,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再转势向下作弯后回锋向上轻快挑出。

(2) 横折弯钩:露锋起笔,顺势向右下做横画,渐细,在折处稍提后,向右下作顿,转势向下行笔,略粗,作弧形弯后向右行笔,至钩处缩笔回左稍驻蓄势,再提笔向上挑出。

2、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两个笔画。

3、 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体会。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 反馈笔画的书写情况,学生再练写。

5、 练习书写带有笔画的汉字。

(1) 读帖,分析字在格子中的位置,观察笔画在字中的写法。

(2) 教师范写。

(3) 学生临帖,练写字:风、九。

(4) 指名书写字,集体评议。

(5) 学生再次练习书写。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五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

(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抒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六

佚名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4、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5、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

教学过程 :

一、第1题。

1、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写词语,注意“藏、凳”不要写错。

二、第2题。

1、说说课文里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口头组词。

2、选择3个写下来,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第3题。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说说,并写下来。

四、第4题。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写下来,反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2、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

一、第5题。

学生独立参照例句改写句子,然后相互检查,引导生自己订正。

二、第6题。

告诉学生这几句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很有意思。读读背背。

三、第7题。

明确题意后,读读练习题中的5个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思考5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七

学习目标:

1.学会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

2.学会对照谜面特点来创作谜语。

3.积累八个成语。

资料链接:

谜语的组成:

谜语一般是由谜面、谜目和谜底三部分组成。谜面,通常是用歌谣、词语或词名等含蓄而巧妙地描绘出本体,这是谜语的主体。谜目则是附加在谜语之后,为猜谜划定的范围的一种揭示性语言。谜底即是谜面实际所言的答案。猜谜,就是通过对谜面、谜目的思考、“曲解”、分析,来找到谜底的过程。

课前预习:

2.收集一些谜语。

【学习建议:先读懂谜面,找到规律再去猜谜。】

3.读读“读读背背”中的八个成语,选择三个解释。

预习反馈:

1. 互读短文,交流谜底。

2. 相互交流成语的理解。

质疑探究:

(一)初读要求

1.学生猜谜语

2.查查词典,了解对辣椒的解释。

3.先读读想想,再讨论一下:都是讲辣椒,谜语在表述上有什么特点?

【学习建议:自由读课文,抓住语言表述,概括辣椒的特点。】

(二)重点探究:

1. 老师出几则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2. 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事物,抓住特点创作谜语。

3. 互相交流、互相猜。

【学习建议: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抓住事物的特点去创作谜语】

4. 熟记成语。

(1)自读词语,个别汇报。

(2)借助插图和联系生活经验大体了解意思,反复诵读,熟记于心。

(3)用这些词语谈谈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词语。试着背诵词语。

【学习建议:学会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当堂检测:

1. 猜谜语。

(1)是笔不能画,和电是一家,

要知有无电,可去请教它。 (           )打一用品

(2)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

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  (          )打一水果

(3)天没有,地有;你没有,他有。      谜底是(        )

(4)好有,坏没有;学有,要没有。      谜底是(        )

2.仿照例句填写成语。

例:谈笑风(生)离死(别)具一(格)格不入

大海捞(    )锋相(    )答如(    )连忘返

鼠目寸(    )明正(    )同小(    )口同声

表里如(    )举两(    )心应(    )忙脚乱

贪生怕(    )里逃(    )死存(    )羊补牢

3. 运用“读读背背”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话。

四年级下册《练习5》(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记古今贤文。

2.正确、美观地书写钢笔字。

3.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做节目主持人。

4. 学写毛笔字。

预习作业:

1.练写练习中的钢笔字,找出难写的字。

2.查阅资料,弄清古今贤文的意思。

预习反馈:

1. 小组内交流文中古今贤文的意思。

2.小组内边读边说成语的意思。

合作探究:

一、学习《古今贤文》

1.小组内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其他学生补充

2.讨论交流对合作的看法,明白现代社会不能没有合作,合作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3.有感情朗读,背诵《古今贤文》。

二、练写钢笔字。

1、读题,明确练字的重点。

2、认读字“羽弱朋”。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特点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互相提醒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4、学习写字。

5、练习描红。

6、总结写字情况。

三、口语交际。

1.明确要求,读本课说话要求

3.谈谈你认为当主持人要注意些什么。

3、练习交际:

(1)分组讨论如果你担任这次联欢会的主持人,你会怎么说。

(2)组长代表各组在全班交流自己组的讨论意见。其他学生补充。

4. 练写毛笔字。

(1)欣赏书法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了解柳公权及他的作品。

(3)练习写毛笔字。

当堂检测:

辩言语,填成语

1 很少的几句话( )言( )语 2 随口乱说的话( )言( )语

3 说了很多的话( )言( )语 4 含讽刺意味的话( )言( )语

5 自己对自己说( )言( )语6 无根据中伤的话( )言( )语

7 豪迈雄壮的话( )言( )语8 毫无根据的话( )言( )语

9 像蜜糖似的话( )言( )语10 虚假动听的话( )言( )语

知识积累:

搜集相互合作的成语名言,读一读,背一背。

课后作业:

根据班级庆六一活动的节目单,写一份主持词。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与反思篇八

《练习5》教学设计

来源:

教学要求

1.能按笔顺书写本单元所学汉字。

2.进行有关形声字的字词句训练。

3.熟记成语与儿歌。

4.按从外到内的顺序,练习书写三框儿的字。

5.口语交际训练,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清笔顺。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所有生字。

3.请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检查一下画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记牢了。

4.教师随机抽查学生画星的字是否会了,并小结检查结果。

5.师:刚才老师让同学们先解决了前几天学习中记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师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互相提问,检查是否能用正确的笔顺写字。

三、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用字词句。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同学们你们先自己读一读题目。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转盘,谁会读这个字?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丁和谁交上了朋友?

3.出示词语:

4.指导学生看书上插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5.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你就会觉得这些汉字委有趣。

三、拓展练习

1.师:在汉字中类似的形声字还有不少。

讨论:

2.提问: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础字的形声字吗?

3.自己用这个方法再认识一组字,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读读背背。

2、学写铅笔字。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 学习成语歌。

(2) 学习儿歌。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 复习以前学过的书写规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 今天,我们学写字,看看这些有三框儿的字就按什么顺序书字。

(3) 出示:同

3.练习。

4.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借助拼音读题目。

2.让学生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导

1.(出示图一)图上的王洪是怎样看书的?

2.(出示图二)图上的李良是怎样看书的?

3.(出示图三)图上的张海是怎样看书的?

4.(出示图四)图上的韩小是怎样看书的?

5.分成四人小组讨论:谁的姿势正确呢?

三、拓展训练

1.请三按图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们如果你看到了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2.组织学生发言。

3.小结:在生活之中我们要注意正确的读书姿势,保持好自己的眼睛。

4.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好的读书姿势呢?

四、练笔

你想对这些不良看书习惯的同学说什么呢?用一句话写下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