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实用8篇)

2023年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实用8篇)

ID:4627355

时间:2023-10-14 02:22:56

上传者:梦幻泡 2023年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实用8篇)

答谢词是一种感激的表达方式,它能够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同时也可以给对方带来温暖和欣慰。答谢词可以适当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激之情,但要保持客观冷静,不要过分感情用事。这些答谢词范文来源广泛,涵盖了不同场合和目的的答谢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答谢词的技巧。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一

1、能按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按课文的内容进行说话。

4、能体会山里孩子童年的勤劳。

学会抓住课文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的读书方法学习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和《背篼》这篇课文的生词,我们知道,背篼光从外表看,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对山里的小朋友来说,是好伙伴,好朋友,给山里的孩子带来许多童年的生活乐趣,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还是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1、听朗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边听边想象画面,说说你似乎看到了什么?

2、学生谈想到的画面。

3、朗读、背诵。

2、这一单元的学习提示教给我们什么读书方法?

1、什么叫重点词句?

2、快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

3、自由朗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有没有读不懂的地方?(背篼里怎么盛得下童年?)

5、用赞扬的语气读这句话。

1、我们已经找出了重点词句,该怎样做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呢?

出示:

(1)想想课文中哪些具体事例是表达重点词句的意思的。

(2)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3)围绕重点词句想想,课文主要给我们什么启发。

2、学习5、6小节。

(1)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将体现山里孩子勤劳的具体事例划下来,待会儿请这样回答:勤劳体现在_________上。

(2)学生自学,回答。

(3)按句式回答:勤劳不仅体现在()上,还体现在()和()上,更体现在()的想法上。

(4)说说理由,为什么从这里可以看出山里孩子的勤劳。

(5)体会采药的辛苦。

(6)指名朗读背诵。

3、学习第7小节。

学得真不错,就这样学,我们继续研究课文。

(1)指名读第7小节,找找( )是勤劳的象征

(2)谁来做做撩起围裙一角,揩去脸上汗水和泥渍的动作。

(3)妈妈给孩子擦汗,孩子的表情怎样?

(4)你能说说他仿佛在说什么?

(5)老师这儿有三种答案,想想,哪一种是山里孩子的回答。

a、妈妈,瞧我多能干!

b、妈妈,我的柴够您烧一阵子了,明天可以不上山了吧?

c、妈、我不累,您放心!

(6)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1)还有哪一段写到了妈妈,指名读。

(2)想想妈妈怎么呼唤?

(3)真是妈妈的手臂吗?是什么?用什么比作什么?

(4)朗读。

5、学习第5小节。

(1)引读。

(2)学生表演,教师朗读。

(3)抓住描写动作的词背诵。

6、学习第2小节。

(1)听音乐。(流水声、鸟鸣声)

(2)谁能把听到的音乐说出来。

(3)比较句子,朗读指导。

小溪在哗哗地流着。

小溪在说着悄悄话。

小鸟在树上叫着。

小鸟依依送别,约他明天再来。

(4)观看动画,进一步体会情感。

(5)再次朗读,边读边想象描写的画面。

1、回忆刚才学习的过程,看是否按单元学习提示的要求来学习。

3、朗读诗:《山娃子》

归来了,山娃子,

带着一身的汗水、泥渍,

带着一路的雨露、晚霞,

归来了。

大山是您童年的天地,

山风、小溪、鸟儿,是您亲密的伙伴。

蜿蜒的山道,

是您梦的小径。

沉甸甸的背篼,

是您理想的翅膀。

哦,山娃子,

背篼里盛着一座大山,

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二

【本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初步领悟留心周围的事物的要求。

2.背诵三、四自然段。

能力

1.能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2.能说出把想到的写进句子的好处。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个性品质

1.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壮丽雄伟,激发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2.大胆表达自己对语句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

领悟留心周围的事物的要求。

【教学难点】

能说出把想到的写进句子的好处,了解把想到的写进句子使表达具体形象的方法。

【教学准备】

powerpoint幻灯片、钱塘潮录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边播放录像,一边用课文的'语句解说。(再一次整体感受钱塘潮的壮观,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2.学生谈观感。(自由发表见解,板书:天下奇观)

作者为什么能用手中的笔把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丽的景观写下来,是怎么样写下来的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学习目标。现在,就让我们一块来学习课文。

二、分层达标

(一)自读探究,感悟词句,体会大潮壮观。

1.出示学习提纲:

(1)读课文,划出描写钱塘大潮壮观景象的语句。

(2)读语句,一边读一边想,理解内容,体会大潮的壮观。

(3)读语句,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读出来。

请同学们按照学习提纲,先读读课文,把描写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语句划下来。然后,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读这些语句,看自己从语句中理解到什么,体会到什么。最后,有感情地朗读,把你的理解、感受读出来。

2.学生按照学习提纲先个体学习,然后小组交流。

(二)汇报交流,引导精读,品味感悟。

1.汇报划出的语句。(引导注意顺序)

2.交流理解、体会,引导精读,品味感悟。(重点引导细读课后练习2的语句;在此过程中,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引导学生达标,熟读成诵。)

(1)课后练习2语句的教学。

1)在这些语句中,你认为最能够表现钱塘大潮壮观景象的句子是哪一句?

2)学生汇报语句后,示填空,完成填空。

3)自由读语句,注意填空的部分,思考这个句子好在哪里;小组合作解决。

4)交流汇报。(重点引导谈出好处:想像部分能把大潮的形、声、推进的速度写形象、具体。)

5)小结归纳:作者在观察钱塘江大潮来到时,做到了留心周围的事物,不但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用脑子想,所以课文读起来,让我们有如身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我们也要像作者那样做个有心人,时时留心周围的事物,养成多看、多听、多想的好习惯。

(2)其它语句的教学。

1)江面很平静,一层蒙蒙的薄雾。

2)午后一点左右,闷雷滚动。

3)过了一会儿出现了一条白线。

4)那条白线很快白色城墙。

5)霎时,两丈来高了。

三、总结归纳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文,如同亲身观赏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深深地感受到钱塘江大潮雄伟磅礴的气势。下一节课,我们也学着作者,展开想像,按照潮来前、潮来时和潮退去的顺序,说说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如果大家也能像作者那样,用眼、用耳、动脑,多看、多听、多想,做到留心周围的事物,做到注意积累,就同样能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板书】

13观潮

天下奇观

潮来前江面平静

闷雷滚动风平浪静

越来越大一条白线

潮来时横贯江面白色城墙

山崩地裂白色战马

退潮去

风号浪吼余波涌来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三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课文,合作探究学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通过游戏等方式学会生字词。

懂得坐井观天的意思,知道做人要眼界开阔,不能做井底之蛙。

教学重点:

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青蛙和小鸟图片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教学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

2.“摘苹果游戏”复习词语。

1.交流积累的成语。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理解题意。

(一)屏幕出示本课自读要求

四人小组合作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四人小组合作: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交流有几个自然段。

(三)交流课文内容,明白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齐读第一自然段,交流知道的信息。

(2)区别“沿”与“没”

(2)理解“沿”的意思。

2.浏览课文,学习青蛙与小鸟的对话。

·理解第一次对话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青蛙与小鸟共有三次对话。

(2)理解第一次对话。

(3)指导读第一次对话中小鸟的话。

(4)区别“渴”“喝”

·理解第二次对话

(1)分角色读第二次对话。

(2)抓重点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进行句式变换。

(3)回到对话,理解“无边无际”。

(4)练习用“无边无际”说话。

(5)指导有感情朗读小鸟的话。

·理解第三次对话

(1)小组合作探究:青蛙为什么笑了?小鸟为什么也笑了?

(2)汇报交流。

(3)接读小鸟的话。

(4)总结、明确课文寓意。

这节课你有些什么收获?

1.把这个故事讲给小伙伴听听。

2.续编故事。

3.课外读读《成语故事》一书。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领学习

上节课我们观赏了景色奇异的海底,现在我们伴着音乐来朗读课文,感受海底的神奇景色吧!除了景色奇异,海底还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海底世界物产丰富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说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海底丰富的物产。

2、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中各种动物活动场景的图片)

(1)本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介绍了哪些动物呢?

(2)你能模仿它们活动的样子吗?

(3)“反推力”是什么意思?(当物体受到阻力时向相反方向的推力)

(4)播放海底动物活动的课件,引导学生表演读。

3、海底动物活动的方法真有趣,海底的植物又如何呢?

(1)播放海底植物的视频,学生自主介绍自己喜欢的植物。

(2)师生评议,小结:差异大。

(3)这里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植物差异大?(举例子、列数字)

4、课件出示:海底蕴藏着……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1)“稀有”是什么意思?(很少有的,极少见的)

(2)这句话说明了什么呢?(板书:矿产丰富)

5、总结:海底世界的物产可真丰富呀!不仅有各种,有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还有。

三、激励拓展

1、你觉得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2、齐读课文,配乐,再次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异风光和丰富物产。

23、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宁静光点闪烁黑暗窃窃私语

物产丰富——动物多种多样植物种类繁多矿物蕴藏丰富

《海底世界》是一篇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全文围绕海底世界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来介绍海洋知识,抒发了作者对海底世界的赞美之情。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了解海底是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我采取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读中品悟,并抓住重点句进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话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的。通过讲练结合的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五

1.听写词语。

宁静器官汪汪危险海参

攻击反推力迅速后退钢铁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同学们的课后复习,相信大家对这篇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这篇课文,用心感受海底世界。

1.学习第1自然段,思考第1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设问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点明这篇课文要讲的是大海深处的情况。

2.学习第2~6自然段,思考问题。

(1)第2自然段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句话是全段的中心句,用对比的手法衬托出海底的宁静。

(2)第3自然段排比句的运用旨在说明什么?

明确:这句话说明了海底有各种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声音,而这些声音说明海底世界的生机勃勃、景色奇异。

(3)第4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这里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个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海藻的形象具体可感。

3.学习第7自然段,思考第7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一段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总述海底世界的美丽、富饶。

小结:这篇课文用生动、准确、具体的语言介绍了海底世界的动物、植物和矿产资源,从中我们知道了:海大,浩瀚无边;海深,深不可测;海里的宝藏,无穷无尽。海底有动物、植物,也有矿物,是人类的资源仓库。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六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不懈斗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三、四小节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幻灯片

一、导入课文

指名说说。

2、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课文《第八次》。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布鲁斯王子非常勇敢)面对敌人的.侵略,布鲁斯王子能够带领军队英勇地抗击,说明他非常地爱自己的国家。

谁来把这句话读好?

指名读。

齐读第一小节。

2、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过渡:布鲁斯王子英勇地抗击侵略军结果怎么样?他当时又有什么样的想法?边读边思考。

结果?指名表演唉声叹气。(七战七败,负伤)板书:七战七败

此时他有什么想法?(对战争失去了信心)板书:几乎失信心

理解几乎。比较句子:(幻灯片)

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2)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默读第三、四自然段。

2、王子七战七败,几乎失去信心时,他又有何所见所感?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第三、四小节。

哪些句子是描写了王子的所见?

3、出示句子:一只蜘蛛正在结网。忽然,一阵大风吹来,丝断了,网破了。蜘蛛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又被风吹断了。就这样结了断,断了结,一连结了七次,都没有结成。可蜘蛛并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这一次它终于结成了一张网。

齐读句子。

4、这段话是描写蜘蛛结网的过程,读了以后你此时的感受是什么吗?

练习填空:

一阵大风吹来,丝,网()。蜘蛛()扯起细丝()结网,()被风吹()。就这样(),(),()次,都()结成。可蜘蛛并不(),照样()。

这真是有志者事竟成啊!

你们以前有没有读过、听过有关这方面的名人名言?能说给同学们听吗?

送佳句:教师出示有关名人名言,齐读,进一步领会课文的主题思想:有志者事竟成。

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失败乃成功之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7、过渡:看到了这一切布鲁斯王子――感动极了

哪儿看出他感动极了?(猛地跳起来、喊道)他当时会怎么想的?

是啊,他太激动了,让我们也来激动地喊一回。(我也要干第八次)

(三)学习第三部分

1、过渡:他四处奔走,招集打散的军队时,准备进行第八次战争,此时他会遇到什么困难?自由读课文,思考。

小小组之间讨论,指名交流。

是啊,面对七战七败的结果,士兵们也几乎失去了信心,布鲁斯王子怎样才能动员士兵参加第八次抵抗?小组讨论,指名交流。

2、布鲁斯王的第八次抵抗――成功了。板书:八次战斗终获成功

3、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三、小结:

(1)布鲁斯王子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困难面前没有完全失去信心,只要有一丝一毫的启示或鼓舞,都还有重新振作起来的可能。

(2)朗读课文。

板书:

11、第八次

七战七败

几乎失信心

受到启发

下定决心

八次战斗

终获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七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

师:同学们,喜欢听成语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有趣的成语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坐井观天。

师:谁能猜猜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啊?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朗读了课文,这些生字朋友们大家都认识吗?谁来读读看?

你们发现了吗?这个还字,还可以读什么音?谁来给他组个词?

师:课文中的这些词语朋友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谁来?

1、师:刚刚有同学提出了疑问,谁坐在井里啊?现在你们知道了吗?

(井沿在哪?点生上讲台指)哦,原来井的边缘就称之为井沿.

原来他们在争论天有多大?板书:天有多大?

(2)、他们围绕天有多大,进行了几次对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指名读—

师:小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认为它是在说——大话,什么叫做大话呢?

生:假话。夸口。吹牛。

师:大话就是吹牛,做不到的事也偏要把它说出来。

总结:可是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不要去吹牛,应该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师:小青蛙认为小鸟的话是在吹牛,谁能用你的读让老师感受到青蛙对小鸟的不信任呢?(点生读)

师:同学们,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啊?用不用飞那么远啊?

那小青蛙实际上是想说,师出示,齐接!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所以这只小青蛙认为天有井口那么大。它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接下来,我们做个小实验,一切就明白了!

我是小小实验家:

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把书卷起来,卷成一个纸筒,用它来看黑板,你们看到的黑板有多大呀?指名说。

这么大的黑板,你们怎么只看到了几个字?

原来,我们的视线被纸筒挡住了,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

小结:青蛙不就是这样吗?我们的视线被纸壁挡住了,它一直生活在井里,它的视线被——井壁挡住了,所以它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

什么叫无边无际?

谁来读读小鸟的话?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小鸟为什么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出示句子:

小鸟回答:“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边想象边说句练习。

小鸟飞过了这么多地方它看到过天的边际吗?

难怪它坚定地认为读——“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

这只小鸟飞到过这么多的地方,见过这么的东西,知识面这么广所以说,这是一只()的小鸟(板书:见多识广)

1、奇怪!天有多大?青蛙认为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却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

(1)大家都知道小鸟对,青蛙错,但是这只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吗?请你赶紧从他的话中寻找答案吧!

反馈后出示: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了,态度还那么坚定,谁再来读读?

(2)明明自己错得一塌糊涂了,可还蒙在鼓里,还要反复强调自己是对的,笑话别人。你说说,这是一只()的青蛙。

自以为是、目光短浅来形容(板书)

2、小鸟不忍心看到青蛙一错再错,他是怎样劝说的呢?谁来读读?

出示: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同学们,让老师和你们一起去劝劝这只自以为是的青蛙吧!我们一起来读读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

瞧,它鼓足勇气,使劲儿跳了出来,这时,小青蛙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呢?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继续续编故事。

学到这里,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像谁学习?学习它的什么?不应该像青蛙一样——自以为是,这就是坐井观天告诉我们的道理。

今天这节课老师与大家学习的非常开心,就上到这里,没有写完的.课下再写吧!

司马光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篇八

1《海底世界》

学会本课16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读写课后第4题中的词语,并会用普通物产丰富造句。

2.会读课后第3题中的句子,并能把带点的词语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使句意不变。

3.能分析课文第3自然段,弄清句意和句与句的联系。

4.能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问题。

5.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海底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探索海洋秘密的兴趣。

6.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

7.初步认识先总述后分述再概括的构段方法。

1.海底景色奇异和海底物产丰富的有关段落(重点)。

2.课后第2题(难点)。

1.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片或幻灯片或图片。

2.用小黑板或大张纸出示本课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第1至3结构段。

1.指名读第1段,问:课文先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大海深处是怎么样的?)

2.齐读课文第4段,问:课文结尾是怎样回答上边这个问题的?(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二、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2段。

1.提问题:

(1)海底有风浪吗?有光吗?有声音吗?

(2)课文第3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名读课文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1)。

板书:海底宁静

黑暗

有光点)

3.带着问题(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讨论回答问题。(这一段共有三句话。第一句用设问句肯定回答海底有声音。第二句讲海底有什么声音各种动物的窃窃私语声。第三句具体讲窃窃私语的是什么声音,并说明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这三句话是按问答关系连起来的:先问后概括答再具体答。)(板书:有声动物在窃窃私语)

三、带着问题,讲读课文第3段。

2.带着问题学生自由读第3段,讨论回答问题。

(板书:动物多

活动方法各异

植物多

色彩多种多样

矿物多

蕴藏丰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