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民族小学 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后感(模板14篇)

我们的民族小学 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后感(模板14篇)

ID:4767126

时间:2023-10-16 10:22:30

上传者:影墨 我们的民族小学 我们的民族小学读后感(模板14篇)

提纲不仅可以用于写作,还可以用于整理资料、准备报告等。正确选取信息的顺序和层次,能够使提纲更加有条不乱,内容更加紧密和逻辑性强。在下面的总结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领域的总结案例,对于写作总结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一

罗泽坤

今年暑假,我读了谢老师布置的暑假必读书单,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本书是《独龙花开――我们的民族小学》。这本书不仅给我们介绍了神秘的独龙族,而且还给我们讲了独龙族的名族小学发生的一些趣事。

从书中我知道了,独龙族是中国最后一个被命名的少数名族。独龙族曾经有一个习俗,这里的`女孩子一到十三四岁就要文面(在脸上刺青)因为在新中国解放以前,有许多外族的土司会抢夺独龙女做奴婢。独龙族的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只有用这种残忍的方法掩盖她们的美丽。在独龙江,文面女受到绝对的尊重。解放以后,各民族互相平等了,就再也没有一个独龙女需要文面了,这象征着陈旧的、愚昧的过去已经彻底消失了。

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独龙族有一个民族符号“约多”.约多是独龙族的毛毯,也是他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物品,它象征着幸福和美满。马库小学的同学们开办了一个约多工艺班,大家都在认真地学织约多。他们希望把这项手艺传承下去并推向全世界。约多这项传统文化将在他们手中发扬光大。

读完这本书,让我了解了独龙族的民族习俗和符号。我觉得这是一个快乐而有希望的名族。我要向这个民族学习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后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用这种精神来激励自己。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二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

【说教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说教法、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作什么?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们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第一步,设疑问难,导入新课

针对小学生喜欢提问题这一心里特点,在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后,我会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课文的热情当中去,再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副板上,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的开始进行课文朗读。

二、第二步,初读课文,解决简单问题,并随文识字

1、在引导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便让他们说说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处理“为什么叫民族小学”这一问题。在确定答案是“有傣族的,有景颇民族的,由阿昌族和德昂民族的,还有汉族的”这一句后,依次出示“颇、昌、昂”几个生字让学生识记,并用“昂”字扩词,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再根据这个句子的特点,教学排比句式。我会告诉学生如何来判断排比句。并让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其他排比句,将新学知识达到巩固的目的。

2、句式对比,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学生找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这个排比句式后,先识记生字“坝”,再进行句式比较的训练。出现“早晨,从四面八方,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与文中句子比较,通过比较知道,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具体的知道这些小学生是从哪里来的。

3、通过文中的空白处进行说话训练:

在学生找到“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个排比句后,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一情景。并进行想象训练,通过师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围绕“当同学们碰见小鸟时会怎样向它们打招呼?碰见老师又是怎样问好的?经过国旗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这些问题展开想象,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三、第三步,分析理解重点段落

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处理的重点。重点抓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上课”和“下课”,在学生充分朗读这一自然段后,将这一段分成两层,引导学生概括出每一层重点说了什么。再用“会读书的人能把几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样的引导语,引导学生分别用“安静”和“热闹”概括出。然后进行逐层分析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校园很安静?”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中边找到相关的语句边把它划下来,再通过我的引导,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在学生读出安静的味道来后,紧接着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校园里这么安静?”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上课了,它们被小朋友好听的读书声音吸引住了,也是因为它们怕打扰了小朋友学习。在处理好这些后,增加一个说话训练。把文中所说的“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换成“教室十分干净,____,____,____”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当下课的时候,校园变得热闹了。这时候,我就会让学生说说,大家都在校园里干什么,并进一步进行思维扩散训练,让学生想象小朋友除了在做文中所说的这些活动外,还会做哪些活动?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读出下课后的热闹来。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第四步,通读全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文理解完后,我通过“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让学生在书中找出依据。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团结的学校,一所充满欢乐的学校,并在板书中呈现出来。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句,引导学生分析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尝试朗读,进一步体会出作者的自豪和对民族小学的赞美之情。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五、第五步(最后一步)对照板书

牵引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全过程,使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得到更扎实的巩固。

文档为doc格式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三

最近,我迷上了6本书,虽说是6本书,但都是一个系列的,那就是以博客形式写的书本--《我们班的博客》,当我第一次打开这些书的时候,就发现非常有趣,于是我边看了起来,这六本书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透过一个班级博客的独特视角,全景式地反映了当代小学生的校园和家庭生活。这个作品系列呈现出强烈的纪实风格,其平易、亲和、动感的视角和丰富、变幻的情节赋予作品很强的时代感和可读性,而其中描绘的当代小学生生态和揭示的多种成长问题又能引起小读者的强烈共鸣,引发家长和教育从业者的诸多思考。

当我读完这些书时,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就是作者是以博客形式写的,我就想跟作者一样,制作一个博客,让大家都来写,让大家了解了解班中的事,好促进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不但可以写班中的事,还可以写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当代的学生们都喜欢上网,博客是肯定见过的,这本书又是非常跟的上孩子们的思想境界的,所以,我感觉这本书非常好,非常能吸引我们这些学生们,让我们在博客书中吸收到知识,让我们有着快乐的心情,愉快的看书!

这就是我读了《我们班的博客》的读后感!

《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读后感_350字

假期里,我看了《我们的友谊刚刚好》这本书,书中讲述的是两个上小学的孩子逐渐成长的故事,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为别人着想,有着深厚的友情。

是啊,友情是当你生气时,朋友来陪你,哄你开心。当你伤心时,朋友来安慰你,替你出气。当你觉得无聊时,朋友跟你玩的痛痛快快。当春游你没带午餐时,朋友把自己的午餐分给你吃,而朋友却饿肚子。当你功课不好时,朋友帮你补习。当你委屈时,朋友永远站在你这边。当下大雨时你有没有带雨伞时,朋友把雨伞借给你,而自己却被雨淋。

有些有钱人会觉得:“有朋友算什么?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有一大把金钱,而却没有一个朋友有什么用?一位哲学家曾说过:“金钱买不到三样东西1。婴儿的笑2。青涩的爱情3。永久的青春。”没错!金钱买不到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当你贫困潦倒时,你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朋友而你一个朋友都没有,你那时就知道友情的珍贵了!

友情是买不到的,只有你善解人意,心胸宽大,才是最大的一笔财富!友情是比什么东西都珍贵的,比什么东西都值得珍视的!友情是比任何珍珠。宝石还要珍贵的宝物!!

永恒的信仰不朽的民族读_《生命与和平》有感_1100字

提起犹太人,我首先想到的便是二战时期的纳粹党丧心病狂的种族灭绝政策。狼藉的解释,呼号的子民,成堆的惨白的'骸骨,整个犹太民族都被笼罩在死亡的阴霾下。然而今天,犹太人却遍布世界各地,他们用自身的力量充实的世界。我一直不解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走出困境?是什么精神使得整个犹太民族拥有如此超人的创造力?又是什么方式成就了今天的犹太民族?知道我读了《生命与和平有感》这篇文章,他解答了我问题的同时也让我对这个民族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这篇文章中,作家铁凝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优秀的青年――戴维菲尔斯丁。他是一一位天真快乐,同时又冷静与成熟的美籍犹太人,他的中文说得让人惊叹,那抑扬顿挫的发音类似于中国标准播音员的标准汉语,这个尚不满28岁的青年还取得了美国国务院中文考试的最高成绩。同时,他还掌握了日语、西班牙语、希腊语以及犹太民族古老而优美的希伯来语,他对语言的领悟力似乎是浑然天成,天生便具备掌握所有语言的特使才能。然而他的一切才能都源于他的家庭氛围。

戴维的父母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犹太人,他们对戴维幼时便悉心栽培。这个家庭简单,和谐而又有克制,这样的家庭氛围造就了戴维处事的能力与对自身才华运用den能力,并让她从小便懂得生命与和平的重要性,让坚定的信仰在他幼小的心灵就扎了根。我想这正是犹太民族经久不衰的所在吧!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每个个体的优秀与对本民族生命不衰的热爱,还有对和平执着的追求,才造就了今天犹太民族的振兴。

“生命!和平!”这遥远古老的声音像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鞭策着净化着每个犹太人的心灵。他们经受了人类所能承受的巨大磨难,却依然保持着一颗热爱民族,坚持信仰的心。磨难并没有将他们击垮,反而激活了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更加团结,更加优秀,更加坚强。“后来一切都好。“年仅6岁的小戴维便有着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憧憬,对生命与和平的追求,对人类的豁达心胸。也只有这样坚定的永恒的信仰才能造就出这样不朽的民族,也只有这样不朽的民族才能培养、熏陶处于戴维一样的,有着优秀人格力量的人民。

铁凝在文章结尾处写道:“当人类所有的生命真的能够与‘和平’这个字眼相亲相爱,我们每一个人灵魂深处那潜藏的创造力才会真正被激活,人间什么奇迹都可能发生。”对于这话我深信不疑,整个犹太民族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当我们自身与伟大的信仰有所联系时,连灵魂都会被洗涤与升华,什么喜怒哀乐,什么生离死别,在伟大的信仰面前显的多么微不足道。当每个人类都为了这样同一个信仰去生活时,那时间便不会有战争,不会有侵略,不会有屠杀,人间一定会像小戴维写的那样――后来一切都好。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四

说起民族团结,生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我对它的感受异常深刻。可以说,在我的生活中,民族团结之花处处都在开放。

民族团结在我们祖国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性。人们常说: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我就举个例子吧:我们学校有很多的少数民族同学,由于他们汉语基础较差,经常把汉语倒过来说。在学习中,经常遇见不懂的题和语文书中的词句。或者不理解题目的要求,在作业中常常出现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我们汉族同学来帮忙了。各种习题汉族同学都会热心解答,让少数民族同学能渐渐熟悉汉语、理解汉语。使这些少数民族同学能够准确流利地使用汉语,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啊,少数民族真是离不开汉族。假如你对音乐和舞蹈感兴趣,不妨让我们学校的少数民族朋友们来教教你吧:像冬不拉、民族舞等很多种民族乐器和舞蹈,每一种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那可真美啊,我们真象一个大家庭啊!

俗话说“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句话正点明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又友爱。只有我们心心相连、手手相牵,五十六个民族才会融为一个直正的大家庭,如果我们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创和谐,我们一定能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翻开历史画卷,在五千年中华民族文明史里,有勤劳勇敢的人民,有优良光荣的传统。有多少英雄儿女,爱国志士,为了祖国,为了正义,宁死不屈。苏式牧羊,痴心不改;林则徐虎门痛击侵略者;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食美援面粉;fangzhiming清贫一生,名垂史册,他们的英名就是民族尊严的化身。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民族精神才代代发扬光大至今。

在3月,曾在泽普出生并长大的维吾尔族男孩毛兰江·吾买尔在泽普县姑姑家做客时,出现尿频。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尿毒症晚期,只有换肾才能挽救毛兰江的生命。医生的话如同晴天霹雳,毛兰江的妈妈发动全家人和所有亲戚进行验血检查,与其配对。遗憾的是,所有亲属均不能为毛兰江提供手术肾源。接受透析期间,毛兰江病情几度恶化,先后抢救了5次,医院接连下了病危通知书,生命危在旦夕。

眼看毛兰江的生命就要走向尽头,亲戚朋友们只有整日以泪洗面。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毛兰江的父亲吾买尔接到一个电话。一位自称王燕娜的汉族女孩说看到了媒体报道,她准备去医院检查,如果能配型成功,她愿意为毛兰江无偿捐肾。

203月27日,手术如期进行,医生把王燕娜健康的肾成功移植到毛兰江体内,传奇的一颗肾脏把两个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人紧紧地连结在一起。当他们被医生推出手术室时,王燕娜和毛兰江的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放声痛哭。毛兰江的母亲阿孜古丽激动得泣不成声,她紧握着王燕娜的手说:“娜娜,谢谢你救了毛兰江,你就是我的女儿!我的汉族女儿!”在场的医生、护士、住院的病人和陪护的家属目睹此情此景无不为之动容。

王燕娜只是一个普通的汉族女青年却做出了一件不普通的事。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告诉我们:各民族之间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创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强大的凝聚力,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在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五

今年我上三年级了,《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三年级语文里的第一课,我们开心地跟老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老师说课文写的很美,要求我们把第一、三自然段背诵下来,我很快地背会了课文。在《我们的民族小学》中,老师告诉我们,除了汉族外,全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就像课文中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和德昂族。这些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个学校里上学,虽然他们的语言不同,穿戴不同,来到同一所学校都成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学习,一起唱歌跳舞,一起做游戏,真开心呀!就像我们班的同学们一样,大家上课一起学习,下课一起玩,也很开心。

《我们的民族小学》很美,那里有花有草有山林,校园里有小鸟欢唱,有蝴蝶,还有猴子、山狸、松鼠跟小朋友们一起玩呢,真好!我们的学校没有山,学校里的树都是人工培育的,没有动物跟我们玩。民族小学在乡村,十分安静。我们的学校在城市,外面马路上有许多车,经常有车按喇叭,很吵闹。

真羡慕那所民族小学!不过,我们学校也很漂亮,有很大的图书室,有干净的操场,老师说我们学校的操场是全市小学中最大的,我很喜欢在操场上玩。我要在学校里好好学习,多学知识!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六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们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一、直接导入,畅谈收获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推测:生字词,读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畅谈上节课的收获,旨在复习旧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中历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习惯,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自读课文,感悟语言

1、快速浏览课文,你对文章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

2、生自由朗读课文。(预设学生会说:上学、上课、下课等)

设计意图: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是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创造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迸发。

三、细读品味,体会情感(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先学的部分)

1.第一自然段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比较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体会感叹号带来的强烈的语气,突出声音的好听,学生上课的认真。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上课认真,而要写小动物们的表现呢?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引导让学生再次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及其情趣性。然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读出下课后的热闹来。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安排的,目的是通过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通过读中感悟、联系、想象,让学生既明白课文内容又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把教师置于空的状态,无疑是一种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课文秉持的态度,也是一种欣赏并悦纳学生独特感受的心态。

四、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五、自由选择,加强积累(“自助餐”式作业)

1、摘录文中优美词句。

2、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课外阅读相关资料,完成资料袋。

4、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记录自己的快乐生活,为综合性学习作铺垫。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把教材延伸到课外。

设计意图:本板书设计,一是突出主要内容,写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二是表现表达的情感自豪与赞美;三是能给孩子们直观的形象,教给孩子们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团结

美丽

自豪 赞美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七

今天,我们学了《我们的民族小学》。那里的小学生是来自不同的民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我很喜欢那所小学,课文了写了那里风景优美,而且同学们朗读课文的声音有很好听。

我觉得课文里的同学们上课很认真,而且下课又过的很快乐。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八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作什么?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们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一、设疑问难,导入新课

针对小学生喜欢提问题这一心里特点,在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后,我会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课文的热情当中去,再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副板上,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的开始进行课文朗读。

二、初读课文,解决简单问题,并随文识字

1、在引导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便让他们说说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处理“为什么叫民族小学”这一问题。在确定答案是“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由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这一句后,依次出示“颇、昌、昂”几个生字让学生识记,并用“昂”字扩词,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再根据这个句子的特点,教学排比句式。我会告诉学生如何来判断排比句。并让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其他排比句,将新学知识达到巩固的目的。

2、句式对比,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学生找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这个排比句式后,先识记生字“坝”,再进行句式比较的训练。出现“早晨,从四面八方,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与文中句子比较,通过比较知道,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具体的知道这些小学生是从哪里来的。

3、通过文中的空白处进行说话训练:

在学生找到“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这个排比句后,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一情景。并进行想象训练,通过师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围绕“当同学们碰见小鸟时会怎样向它们打招呼?碰见老师又是怎样问好的?经过国旗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这些问题展开想象,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三、分析理解重点段落

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处理的重点。重点抓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上课”和“下课”,在学生充分朗读这一自然段后,将这一段分成两层,引导学生概括出每一层重点说了什么。再用“会读书的人能把几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样的引导语,引导学生分别用“安静”和“热闹”概括出。然后进行逐层分析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校园很安静?”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中边找到相关的语句边把它划下来,再通过我的引导,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在学生读出安静的味道来后,紧接着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校园里这么安静?”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上课了,它们被小朋友好听的读书声音吸引住了,也是因为它们怕打扰了小朋友学习。在处理好这些后,增加一个说话训练。把文中所说的“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换成“教室十分干净,____,____,____”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当下课的时候,校园变得热闹了。这时候,我就会让学生说说,大家都在校园里干什么,并进一步进行思维扩散训练,让学生想象小朋友除了在做文中所说的这些活动外,还会做哪些活动?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读出下课后的热闹来。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通读全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文理解完后,我通过“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让学生在书中找出依据。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团结的学校,一所充满欢乐的学校,并在板书中呈现出来。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句,引导学生分析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尝试朗读,进一步体会出作者的自豪和对民族小学的赞美之情。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五、对照板书

牵引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全过程,使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得到更扎实的巩固。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九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主要是让学生品味“安静”、“热闹”这两个词,并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组织学生从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些句子中体会当时的安静;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校园里为什么这么安静?”,从而懂得这些表现安静的句子的含义。在让学生体会热闹中,通过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外,还有可能作什么?通过学生大胆而丰富的想象,使下课后的热闹与上课时的安静形成强烈的对比。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们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步,设疑问难,导入新课

针对小学生喜欢提问题这一心里特点,在开门见山板书课题后,我会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课文的热情当中去,再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副板上,针对这些问题有目的的开始进行课文朗读。

第二步,初读课文,解决简单问题,并随文识字

1、在引导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便让他们说说自己都解决了哪些问题。在学生交流过程中重点处理“为什么叫民族小学”这一问题。在确定答案是“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由阿昌族和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这一句后,依次出示“颇、昌、昂”几个生字让学生识记,并用“昂”字扩词,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再根据这个句子的特点,教学排比句式。我会告诉学生如何来判断排比句。并让学生在第一自然段找到其他排比句,将新学知识达到巩固的目的。

2、句式对比,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在学生找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这个排比句式后,先识记生字“坝”,再进行句式比较的训练。出现“早晨,从四面八方,走来了许多小学生。”与文中句子比较,通过比较知道,之所以这样写,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具体的知道这些小学生是从哪里来的。

3、通过文中的空白处进行说话训练:

在学生找到“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个排比句后,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一情景。并进行想象训练,通过师生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围绕“当同学们碰见小鸟时会怎样向它们打招呼?碰见老师又是怎样问好的?经过国旗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这些问题展开想象,重现生活中的真实场景。

第三步,分析理解重点段落

这篇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处理的重点。重点抓住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上课”和“下课”,在学生充分朗读这一自然段后,将这一段分成两层,引导学生概括出每一层重点说了什么。再用“会读书的人能把几句话读成一个词”这样的引导语,引导学生分别用“安静”和“热闹”概括出。然后进行逐层分析理解。“不动笔墨不读书”,通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校园很安静?”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在书中边找到相关的语句边把它划下来,再通过我的引导,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训练。在学生读出安静的味道来后,紧接着请学生思考“为什么校园里这么安静?”引导学生说出,是因为上课了,它们被小朋友好听的读书声音吸引住了,也是因为它们怕打扰了小朋友学习。在处理好这些后,增加一个说话训练。把文中所说的“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换成“教室十分干净,____,____,____”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想象,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当下课的时候,校园变得热闹了。这时候,我就会让学生说说,大家都在校园里干什么,并进一步进行思维扩散训练,让学生想象小朋友除了在做文中所说的这些活动外,还会做哪些活动?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读出下课后的热闹来。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第四步,通读全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文理解完后,我通过“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小学?”让学生在书中找出依据。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一所团结的学校,一所充满欢乐的学校,并在板书中呈现出来。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句,引导学生分析该带着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尝试朗读,进一步体会出作者的自豪和对民族小学的赞美之情。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第五步(最后一步)对照板书

牵引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全过程,使本节课的内容在学生脑海中得到更扎实的巩固。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十

一、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读写“坪坝、穿戴、、摇晃”等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民族小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2.通过反复地朗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及说话能力。

3.体会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体悟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十一

新疆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这里民族团结显得非常重要。7·5事件之后,三个离不开成了这里的发展之大计。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迅速的发展;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我们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文化,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如此团结,如此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些事例虽然来自离我们非常遥远的古代,但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十二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新疆各族人民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了美丽的新疆,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生动事例。《大河百川——新疆民族团结故事》一书,就是将这些故事一一列举出来,为我们提供了一本民族团结的生动教材。这些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亲人》和《张骞通西域》。

《亲人》讲的是岳普湖县的维吾尔族书记铁里瓦尔得,收养了一个从四川省江北县的汉族孩子陈建宏。尽管铁书记夫妇受着外界的许多压力,但也含辛茹苦地把他养育成人。如:陈建宏是四川人吃不惯新疆饭,铁书记夫妇就专门给他做米饭,炒鸡蛋,做蛋汤;有时还给陈建宏买牛奶,炖母鸡。陈建宏是四年级的学生,但这个县的汉族小学只有一年级,于是铁书记帮助陈建宏自学。而陈建宏也知恩图报,上班后不仅按月交给家里钱,还一分一厘地攒钱,并用自己攒的钱为铁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音机。他不仅帮小妹妹学习语文、算术,还给大妹妹举办了婚礼。在陈建宏得肝病时期,两个妹妹也轮流看守,异族兄妹比亲兄妹还亲啊。

不光是两个城市,邻里之间,一个班,还是一个年级,民族之间都要互相帮助。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十三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简介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艺术的再现了西南边疆一所美丽而充满欢乐的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做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内容进行思考。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一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度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的过程中,自读、自悟,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感受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少数民族儿童之间的团结友爱。

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过程

我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设计以下教学过程:

第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我会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提前准备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因为我课前留有预习作业,并示了孩子从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俗去了解,所以这时孩子们根据我提示的内容来展示。我也会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来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民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资料。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看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引入课题,提出问题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我会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再将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初读课文。

第三、初读课文,解决问题,并随文识字

1.在引导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便让他们自己说说都解决了那些问题。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处理“为什么叫我们的民族小学”问题。在答案确定是“傣族的、有景颇民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民族的。还有汉族的”句话后,我便拿出我事先准备好的生字卡“颇、昌、昂”让学生认读,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生词的?并组词。这样一来学生会很快的记住这几个生字。我再根据这句话的特点,教学排比句式。我会告诉学生如何判断排比句,并让学生自己在第一自然段找一找其他的排比句式。达到了新知识巩固的目的。

2.由于文章第一自然段出现了泡泡型的提示,在学生找到排比句“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个排比句后,我先让学生体会学生在上学路上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然后我会让学生闭眼想象这一情景,说说你都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训练说话,引导学生围绕“当同学们碰见小鸟时会怎样向它们打招呼?碰见老师时会怎样问好?经过国旗时,又是怎样做的?”

3.理解重点段落,加深感悟。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3自然段,我会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这一自然段。并用笔划出能概括民族小学上课情景的句子,当学生找出“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我便继续追问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声音真好听?学生汇报: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上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齐读这两句话,不仅写出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很好听,同时还写出了当时窗外的环境怎么样?(安静)

第四、随堂练笔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课文中的插图,看到插图,你想说些什么?那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可以写一写当时校园的环境是怎样的,同学们上课的情景是则样的等等。这个环节不仅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平台,也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思想感情的升华。

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民族小学里同学们上课时情景,那下课后又怎样呢?让我们下节课一起来学习。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来说一说的我板书,当学生体会出上学路上是快乐的,我便板书上学路上孩子们是快乐的,上课时周围的环境是安静的。这样,整篇课文学完后,这则板书就成了理清课文脉络的载体,可以一目了然地理清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重点。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上学路上快乐

上课时安静

下课后?

我们的民族小学篇十四

开学的第一天,我高兴地读完了《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后。我心里想:《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着不同的服装,共同学习,互相学习,真让我如获至宝。

读到这,我体会到《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同学们,很团结,很纯洁地快乐的学习。下课了,她们一起写作业,一起玩游戏,真让人羡慕,真令人向往。我们要《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同学们学习,学习她们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的精神。那样,我们会学习到很多知识,很多本领,让爸爸妈妈高兴,为人生奠定了基础,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

广西百色田东县油城学校三年级2班三

让爱,跨越种族_《我的野生动物朋友》读后感_800字

在这个漫长而酷热的夏天,我邂逅了一个满脸雀斑、裸身赤脚的十岁小女孩。她在大草原长大。她是自认身上流着非洲人血液的法国小女孩。她拥有“和动物说话”的神奇本领。她永远理解不了人们为什么拿猎枪而不是镜头对着野生动物。她有一只残缺不全的布娃娃诺诺,那大概是她唯一与都市中的孩子的相同之处。―她是tippi。

我想,动物真如tippi所说虽然“复杂得很”,但是都是“好人这一边”的。tippi那纯净清澈的眼睛和那来自她脏兮兮的小手的抚摸,足够打动每一位“好人”的心吧。现在才明白,其实爱是跨越种族跨越国界的,只要有着真诚的心,对方就一定可以感受得到。动物都可以成为这样要好的朋友,但在这个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却太多的歧视与嘲笑,富有嘲笑贫穷,漂亮嘲笑丑陋,聪明嘲笑愚钝……一层层的隔膜使人心日渐远离,最终筑起一道道心墙。

也许这才是我们羡慕tippi的原因,她漂亮的栗色长发如一面猎旗飞扬在风中,永远不谙世事地笑着,伴随她的,是那一个个有着干净的眸子的野生动物朋友。这是爱创造的和谐与美好。

爱,原本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人,饿了就要吃,伤心了就哭泣,相差也大不过天地。只要牵起手,让爱走完一切距离,就都可以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