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初中课堂的运用论文(通用18篇)

赏识教育在初中课堂的运用论文(通用18篇)

ID:8193476

时间:2023-12-29 22:06:12

上传者:琉璃

范文是提升写作水平的捷径,通过模仿和学习范文,我们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请大家注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和学习之用。

赏识教育在初中课堂的运用论文

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赏识,赏识在词典里的解释为给人认可、赞许或重视,它使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愉悦感,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做起事来心情舒坦、畅快。赏识教育,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不断地赞美和鼓励,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保持一种充满自信、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同时对学生存在的缺点、错误不要埋怨和责备,而是善于耐心引导,使其心灵深处产生一种改正缺点、纠正错误,要求上进的强烈愿望的一种教育方法。

2.1心理学理论依据。

从心理学角度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被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欣赏,进而达到自我跨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欣赏和肯定,就会给人种下自信的种子,而对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的初中生更是至关重要,正符合初中生成长中渴望被肯定、被认可的心理需求。

从教育学角度看,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学生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和解放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首先就要赏识学生”。赏识学生就是要求教师用欣赏的目光、心态或语言及时捕捉、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把赏识教育带入思想品德课课堂,以情入手,以情换情,以情激情,将会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思维能力。

2.3国家政策依据。

从国家政策角度看,《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修订版)》在“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设计开放性的探索环节,以激发学生参与和思考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赏识初中生目的——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课堂实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这所谓的“抬起头来”就是不自卑、有勇气和信心的体现,而能让他们“抬起头来”的最好办法就是理解、肯定和赞扬。课堂中教师注意赞扬和肯定学生的丁点进步,就能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他们就会相信自我,进而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就会热情的融入到集体当中,积极而大胆地参与课堂活动,自勉自强,努力向上,就会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赏识教育在初中课堂的运用论文

摘要:赏识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主要围绕发现学生优点这个环节展开,教师在其教学活动当中要以一个赞赏的眼光来鼓励学生,使得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从而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本文立足于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的具体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

赏识教育是一种极其特殊的教育方式,它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意义是不容小觑的,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还能够促进体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本文采用多种方法,针对赏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所谓赏识教育,其主要将尊重人体作为一个必要条件,使得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能够得到承认,挖掘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并给予其充分的激励和引导。

1.培养学生自信心。

自信是人格健康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其不仅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认可程度,也是人们对于环境的认知与心理认知的比较。学生的自信从何而来,来源于师长的有效的信任,对于学生主体来说,其在听到教师的表扬之后,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甚至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2.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心理学上,普遍认为内在动机的核心就是“认知动机”,这样一种形式上的动机会在较大程度上产生驱动力,不仅是追求信息方面的驱动力,也是学习活动本身的驱动力。通过赏识教育,能够不断对于学生进行奖赏,从而较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并且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奖励在学习过程当中具有内在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朝着良性方向发展进步。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处于性格趋于成熟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意识还处于发展当中,并且年轻气盛,难免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来一定的矛盾性,在一些时候,他们迫切希望能够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烦恼,或者进行情感交流。对于教师而言,其本身就是学生的直接接触者,教师的行为会对于学生性格的发展方向带来重要的影响,更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因此,运用赏识教育来营造民主自由的班级气氛,能够强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走向人生的舞台。

(一)适时原。

则教师应当针对学生情感变化的不同表象特征来进行表扬,譬如说对于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项目,有的同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有多年的经验,在成绩评定的时候会拿到高分,难免会喜形于色,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当给予赞扬性赏识,要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自己的情况,认清自己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对于体育这门学科来说,由于学生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再加上每个人爱好的运用项目也各不相同,很容易就会出现层次上的分化。作为体育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动态变化和发展需求,一旦发展某个同学身上存在情感盲点,就应当及时予以剖析和激励。

(二)适度原则。

就教育本身来说,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表扬和批评是同时存在的,不能将其分离开来,或者过分偏重于某一个方面。赏识教育的运用要遵循一定的适度原则,就是将表扬放在一个主要的层面上,然后将批评放在一个辅助性的层面上来,使得受教育者的人格能够实现良性发展,使其能够认清自身的价值所在。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要想正确运用赏识教育,教师应当对于学生的身心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根据其心理状态的需要来进行表扬与鼓励,而并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勉强进行赏识,这不仅有悖于赏识教育的初衷,还会影响到其他同学,使其认为赏识教育是一种虚伪的教育。

(三)真诚原则。

很多研究与调查都能够看出来,过分夸张的表扬对使得学生的耐性降低,失去挑战性与竞争性的意义,有的教师在表扬的时候只会使用几个空洞的词汇,如:你真行、真厉害、太好了、妙极了这样的夸奖,在学生眼里,这样的夸奖无异于一种敷衍的态度。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微微颔首、伸出大拇指,或者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够表达出来教师的欣赏之意。

建立赏识教育的理念,就是将对于学生的上市纳入到教育教学系统当中来,不论学生以往的成绩如何,都应当培养其积极向上的念头。在体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切勿当着诸多同学的面来责罚某一个同学,因为这样做不仅会使得被责罚同学的心灵受到创伤,也会使得其他同学内心感到恐惧。教师本身应当具有较为强烈的进取之心,也要有高超的体育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内心钦佩于老师,才能够接近教师。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学会赏识自己,让学生看清自身存在的潜力和价值。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关爱之中找到自己的长处,找回自信,树立自尊。

(二)充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中的赏识因素。

体育作为一种充满着社会文化现象、崭新身体与智力的学科,其中充满了力量与美感。欣赏体育所带来的美感,无疑能够领略到这门学科所带来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从竞技角度来看,体育所散发出来的魅力和运动员本身所发出的行为共同构成了一种美感,以友谊为主的体育竞赛,彰显了一种情谊之美;以比赛胜负为目标的竞技中,则彰显出来一种斗志。并且运动员在赛场之上所表现出来的顽强与坚持,何尝不是一种严肃认真的美!从表演角度来看,无论是奥运会、亚运会,还是全运会、民运会等,其开幕式当中都能够看到较为丰富的艺术节目,艺术与体育精神交相辉映,崭新了生命的蓬勃与朝气。通过体育学科的开展,能够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充满动态和谐之美的世界当中,学生的思维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最佳时期。譬如说,当教师通过图像和影片为学生介绍国球――乒乓球的时候,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演示相应的动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教会学生怎样打乒乓球,还能够传递一种爱国精神与竞技精神,从而使得学生充满激情,带着饱满的精神去进行学习。

(三)教学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

实行赏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以一个发现的眼光来发掘学生的优点,如果教师不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那么赏识教育的价值就不能够得到凸显。就高职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举止和语言谈吐来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体育教师应当充分信任自己的学生,相信学生有积极主动的热情,并不断激发学生努力向上的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有的学生反应能力较差,也不能够在第一时间接受新鲜事物,但是依旧要予以其一定的鼓励。在教育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可以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有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梦,并且在学生完成动作之后及时给出评价。具体而言,在每一节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找一位或者几位同学带领其他同学做热身运动。当然,由于有的同学性格比较内向,并不喜欢说话,对于这样的同学,教师要予以更多的鼓励,多给他一些机会。教师应当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能够达到自己应有的高度。

(四)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性。

事实上,对学生的尊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素质,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我们不难看到很多教师会在课堂上以批评和指责学生为主要的方式来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不会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甚至会带来很大程度上的负面作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长此以往,学生将会厌恶体育这门学科。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要充分重视起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引导,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肯定和尊重,并以此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赏识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还能够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得到完美地实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作者:蔡广浩单位: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xx.

[2]沈霞.赏识教育实践谈[j].青海教育,20xx.

[3]李彩娥.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预防工作[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

[4]李龙元.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xx.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习心理辅导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

摘要: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学习成绩较差,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和一定程度的自卑感。因此,中职学生的有效管理一直是令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赏识教育是建立在家庭式教育上的一种理念,在教育过程中要求遵循“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的基本原则。将赏识教育应用到中职班级管理当中,在正视中职学生缺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激励和关怀,消除学生对教师教育的抵触心理,从而实现班级的有效管理,提升教学效率。

1.有利于消除师生隔阂,重建师生平等关系。

中职学生本身的学习成绩较差,纪律涣散,在中学教学中往往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区别对待,这就更加重了他们的逆反心理。在中职院校中,学生对教师往往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以与教师作对为乐。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班主任利用教师的身份,采用强硬手段,要求学生服从管理,班级管理只能是“越管越乱”。赏识教育要求班主任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课堂教学中、校园生活中给予学生以信任和鼓励,逐步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心理,重建师生平等关系。只有架构起平等互信的桥梁,才能使学生服从班主任的安排和管理。

2.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现阶段的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长期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自负性格,喜欢倾听夸赞、追捧,对于批评和建议很难接受。以往的中职班级管理中,一旦学生不服从管理,班主任就采用记过、责骂甚至是体罚等形式的处罚,不但不利于班级管理,而且很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通过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了解和认识自我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习规划,使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和进步,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赏识教育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1.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鼓励。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例如,有的同学虽然学习成绩差,但是在组织班级活动时表现非常积极,班主任可以让其担任班级里的组织委员,帮助教师组织策划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班主任的表扬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肯定,从这一点上来说,不仅优等生需要表扬,一些学困生更需要得到班主任的肯定与鼓励。班主任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应当不吝鼓励,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特长,从而实现自身的良性发展。

2.营造赏识教育氛围,创设赏识教育条件。

教育是一项双向互动、师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赏识教育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需求,从而有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措施,激发学生的潜力。例如,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部成立岗位轮流制,提升班级民主程度。在选择班委成员、班级干部时,摒弃传统的教师任用制,选出几名合适的候选人,让学生根据候选人的日常表现,民主、公开的投票,提升班务透明度。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新选举,激发学生的活动参与热情,锻炼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督促学生不断进步。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在管理班级中,虽然要靠严明的班级纪律约束学生,但是,只靠严格管理还是不够的,还需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性格不同,脾气不同,内在需求不同,赏识和激励就要有不同的针对性。班主任要力求在平凡中、普通中捕捉、搜寻学生的闪光点,把握学生的常态,让他们在成功中品味自己的优点,促进其个性的形成。

在生活中不断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与强项,培养学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在这种大环境下,为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用多元智能眼光看待学生,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在班级开展一项活动,如开展专业技能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篮球赛等,每次活动学生都做了精心地准备而踊跃参加,各项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挖掘,特长得到展示,能力得到提高。由于班主任因材施教,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快乐地生活,自由地发展。

4.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保证教育公平公正。

赏识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关爱每一位学生,尤其是那些有缺点的学生,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更渴望得到来自各方面的赏识,也更需要给予发自内心的关爱和尊重。另外,不同的学生对表扬与奖励的反应不同,故应因人因时因地采取不同的表扬与奖励方式。对经常调皮捣乱、破坏纪律、人缘不好的学生,当众表扬可以帮其恢复声誉,同时要多提新要求,帮助其克服不良习惯;对胆怯的学生要多肯定、多表扬;对性格内向、成绩落后的学生,要表扬其遵守纪律的优点,鼓励其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活动,改进方法,提高效率。

三、结语。

中职学生由于家庭教育、个人性格等原因,往往存在个性叛逆、抵触心理较强等情况,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融入到学生的圈子当中,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给予鼓励和赞赏,在帮助中职学生树立自信心、自尊心的基础上,实现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

摘要:赏识教育是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教育理念。通过对贺州市三所农村小学的调查显示,赏识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评价模式单一、教育者未能全面把握赏识教育的精髓、受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较弱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及理念,采用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关键词:赏识教育;农村小学课堂。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建立在尊重、平等、信赖、和睦的根基上,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其潜能发展,并最后达到学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它是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教育理念。那么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运用现状如何?本研究以贺州市三所农村小学的150名学生和50名老师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赏识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传统评价模式单一。

本次调查中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学生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心灵需求。在评价学生学习质量时,有50%的教师主是要看其平时作业成绩及期末成绩,仅有8%的教师看学生个性学习中的其他收获。即使在学业成绩评价中,也存在重书本理论知识,而对学生的知识运用分析、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重视不够。由于学生在评价中比较被动,不能积极参与,这不仅限制了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导致教师不能全面地看待学生,并且也不能准确地发现其在成长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二、教育者未能全面把握赏识教育的精髓。

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中,虽然老师们基本能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拥有一定的赏识教育素质。有68%的老师听说过赏识教育,他们试图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学生。而也有80%的教师表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运用过赏识教育,他们认为在教育学生时应采取经常表扬与鼓励方式才最有效,并且,他们也认为应用赏识教育的确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只是表面上是以“赏识”为名,对学生从来不批评,连缺点和错误也指出,不加辨析地加以肯定与表扬,实际上是违背了“赏识”的初衷。

三、受教育者自我赏识能力较弱。

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其身心发展极其不平衡,他们的`心理发展滞后于生理发展,虽然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他们却不能顺利地达成自我同一性,最终导致行为表现冲动、偏激,缺乏自信,他们也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而在无法对自我进行肯定的前提下,无论父母和老师再怎样对其进行尊重、理解、宽容的,赏识教育也是收效甚微。在调查140名学生中,有85%的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是较差的,而仅仅有5%的学生认为自己优秀,此外,有65%的学生对待生活和学习的态度是悲观消极的,20%的学生则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生活和学习。针对赏识教育在农村小学课堂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才能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进行赏识教育提出以下对策:

1.采用多样性的教学评价方式,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逐步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学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把课堂评价的关注点由教师转向了学生,其中包括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系列情感体验、协作交流、行为表现及知识获得等方面;同时,还关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组织其讨论交流以及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行为表现等。

赏识的实质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不怕失败,其主张对学生进行多肯定、多鼓励、少批评,但并不等于学生犯了错误就不去批评,依然采取不断地赏识。事实上,在赏识教育中,我们不但可以批评,而且应该大胆地批评,因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特别在学生犯错误的过程中也是其接受成长磨练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尊重学生及坚持做事的道理和原则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但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应注意要对事不对人,不能因学生做错了一件事,就否定了其整个人。在赏识教育中进行批评,应给学生这样的感觉:犯错或失败不要紧,我相信你一定能改正,只要改正了错误,孩子还是好孩子。

3.提高学生的自我赏识能力。

“天生我才必有用”,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建立自信心,肯定自己的发展潜力与价值,并且心中始终要有“我能行”这个信念,能够科学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及正确地评价自己,接受自己,以形成对自己的赏识,这是建立自信的基础,也是促使学生树立起自信感,并培养其自我赏识能力的重要方法。而锻练学生的自我赏识能力及自尊自信的有效渠道则是通过对其进行引导与鼓励。

参考文献:

[1]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3.

数学课堂教学中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

1.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求师生之间保持良好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赏识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准确把握学生的动态。

3.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保持家校教育的一致性。

4.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一定的艺术性,应把握好时机和环境。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一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这时教师给学生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次安抚等等,都能表达教师对学生的赏识,使学生更能真实的感受到教师的鼓励,达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在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赏识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又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素养,锻造坚强的心理素质,为以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心理辅导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已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课堂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却不是很明显。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心理健康课中应该运用赏识教育,给每一位学生建立动态的赏识档案,构建多维度动态的心理健康课成绩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关键词]赏识教育;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本文从赏识教育理念下进行思考,结合高职学生教育实践,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新内容和方法,提高心理健康课的实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国际赏识教育学会终身荣誉会长周弘老师认为,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好孩子”,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活成长规律的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就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用肯定的、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以充分的激励和引导,让他们在“我会成功”“我能做得更好”的心态中觉醒,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前进,以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赏识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赏识教育的方式是激励与赞扬,对学生进行正面肯定。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以赏识为先导,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化外力为内在推动力,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以尊重和爱为前提,整个实施过程都围绕着教师对学生的赏识、激励来进行教学,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过程。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课存在表面化现象。

现在各高校都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列为必修课,但是课时设置少,一般为16课时;上课的地点固定在教室,桌椅不能移动,限制了心理团辅和相关拓展训练的开展,导致上课一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难在课中得到心理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存在差距,认为心理健康课是可听可不听的不重要的课程,对这门课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二)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教师绝大部分是辅导员兼任,缺少专业的心理学毕业的教师。虽然是只有通过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才能上岗教授心理课,但仅仅通过心理咨询师的考试,所学到的心理学知识往往是不足以胜任心理课教师的。这种现状致使心理课教学效果相对比较单一。此外,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心理健康课往往是合班上课,8次的课程,教师都还没来得及认识所有的同学,课程就已经结束了。这样的现状与赏识教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教师的赏识没办法在心理健康课中开展,学生也没机会在心理健康课中自我实现。

(三)心理健康课缺乏好的考核和评估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课都是以粗放型的形式上课的,学生的成绩仅仅通过一纸考卷来评定,缺乏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过程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课教育知识反馈的评估过程,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促进心理健康课程的建设和改革。教师会习惯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就是随耳一听,没有体验,也就没有感受,也就谈不上以后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调控自己的情绪,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等。

(四)学生认知上存在偏差。

在学生看来,开设心理健康课没有多大意义。第一,他们认为这种课的上课对象应该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而他们的心理很健康,不需要听这门课程;第二,学生有固定思维,认为只上8次的心理健康课就是每个人不管听不听都能及格的课程,不会存在挂科的现象。所以,学生从内心不重视这门课,不把这门课程当回事,不会以上专业课的心态来看待这门课。

(一)小班上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互动。

为了更好地在心理健康课中实施赏识教育,小班化上课是非常必要的。在小班上课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5-6组,每一组选一名外向、活跃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让每一组学生都给自己的队伍取一个口号。建议学校能把可移动桌椅的教室固定为心理课教室。桌椅的摆放为一个小组围成一个圆的形状,每次上课时各组的学生都分别围坐在一起,便于讨论和分享。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并和学生互动,表现积极的小组可以得到相应的加分,加分纳入学生的平时成绩。这样的上课模式不仅可以促使每位同学都认真参与到课程中来,而且课堂气氛也会相对轻松,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同时,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优点以及不足之处。

(二)给每位学生建立一份动态的赏识档案。

教师给每位学生都建立一份动态的赏识档案,用于记录学生上课的表现,摘录学生上课的感悟、心得体会以及学生的一些困惑等。通过这份档案,可以更全面地、动态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忧,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心理困惑进行引导。教师只有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上好这门课,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这门课。

(三)把情感体验融入课程教学。

在心理健康课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情感,可以给学生设立一定的场景,如人际交往困惑、情绪控制、挫折处理等情境下,让学生去演绎相应的角色,然后是分享自己的体会。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对不同情境下的态度和情感变化,还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学生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把更多的机会留给那些内向、不敢大声言语,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学生,不断地肯定他们、赏识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敢于在别人面前去展现自己,让他们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学习,恢复自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表现出无条件地赏识与接纳,学生才会感受到来自教师给予的勇气和力量。

(四)给学生布置自我剖析作业。

在第一次课后,就可以给学生布置心理成长报告作业,让学生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包括亲情、友情以及爱情,描述当时发生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时自己的想法以及行为和现在的感悟等。通过这份成长报告,教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和经历,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实施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成长报告的内容简要整理到赏识教育动态档案中。通过这种方式,打开赏识动态档案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每一名学生,便于挖掘学生积极的心理潜能。

(五)构建动态化、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式。

考核学生心理健康课的成绩,应构建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以及任课教师的评价三位一体的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三者各占一定的比例。只有这样的评价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中能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为了团队的荣誉,每个小组也会开展良性的竞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融入课堂,开放自己。

(六)增加心理健康课课时,提升学生重视度。

为了让学生重视心理健康课,可以增加这门课的课时,如其他专业课一样,从第一周上到期末,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这门课也是非常重要,不是随便“打打酱油”就能通过的课程。只有课时增加了,教师才能更好地在课程中实施赏识教育。另外,课时增加了,教师才能在课程中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课堂中体验、展示自我,增强自信。让学生慢慢地感受到通过心理健康课的学习可以放松自己、愉悦心情,提升幸福指数,变被动地上课为主动地参与,让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成为人人喜欢的课程。

(七)动态赏识档案作用的持续性发挥。

动态赏识档案不应随着心理健康课程的结束而消失,心理健康课教师可以把这份档案传递给相应班级的班主任和分管该班级的辅导员,让其他教师继续充实和完善学生的赏识档案,继续积极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一个持续的跟踪与反馈。只有这样,才充分升华了心理健康课的意义。不是为了上课而给学生上课,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学生的心里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阳光的。

(八)赏识教育对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要求。

在心理健康课中运用赏识教育,对心理健康课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积极的个性品质,身教重于言教。建议各高校重视心理健康教师团队的建设,多组织课程建设讨论会以及相关的心理知识培训。其次,心理健康课教师要改正以往以批评为主的教学观念。在一次次的被赏识下,学生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自然而然地向着心理健康课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第三,心理健康课教师要充满爱,要有足够的耐心。只有这样,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教育讲学精华读本[m].北京:北京出版社,.

学习心理辅导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

摘要:赏识教育作为积极、激励性的教育方式,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吻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表层上看,可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发挥良好的作用。从深层上看,可以挖掘各层面的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兴奋状态,使得教育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学生。

一、赏识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尝试。

笔者工作的单位是农村小学,学生入学前基本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学生普遍基础差,在学习习惯和品性方面都有较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通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者往往在学生犯错误或学习成绩显著下降时,不分场合、不计方式地找缺点、挑毛病,甚至疾言厉色地进行批评,这种毫无创意地采用责备、训斥、命令、强迫方式,简单粗放,令学生反感,收效甚微。只能造成学生丧失自信,心态进一步变得更自卑、更胆怯,从情感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摸索和改进,尝试将赏识教育法运用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寓教于乐。一是把笑容带给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孩子的童趣渐渐淡去。反思之后,努力在工作中把微笑带到孩子面前。有了笑容就有了亲切感,无论学习优劣、活泼还是文静,学生们逐渐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讲给笔者听,笔者对学生加深了了解,沟通更有成效。二是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做游戏,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每天带领全班同学晨跑,课余之时跳绳、踢毽子,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孩子,童心和快乐成为师生共同的瑰宝。三是自己更注重读孩子喜欢的书,注重教者组织主题班会及各项活动时使用语言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被教育过程。

第二,欲擒故纵。一是让好动不爱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上也动起来。有一部分学生爱劳动、爱运动,就是不爱学习,不喜欢动脑子。笔者觉得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不能把循规蹈矩、不想歪点子、不贪玩等等命题为好孩子。童心未泯、好奇、好动,才像一个真正的孩子。爱玩是人的天性,笔者在课下和他们一起玩,又在课上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鼓励,让他们在班级乃至学校的相关活动中当主力,同时,对他们学习中的缺点,提出阶段性目标,就像小马戴上了缰绳,沿着指出的方向奔跑。

二是对于一些只注重成绩却看不起后进生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活动,让他们感同身受,那些被他们忽视的同学仍然有很多闪光点,“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第三,以褒代贬。以褒代贬就是用表扬的方式指出孩子们的缺点。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关键是怎样的批评更让人心悦诚服。以褒代贬与其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智慧。怎样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学生的缺点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比如,常迟到的孩子,迟到次数减少了,表扬他迟到次数少了;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了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成绩好而阶段性退步的学生,要给予正面鼓励,这种对于错误的表扬性的批评,达到了激励和鞭策的双重效果,远远好过正面的批评说教。

从欣赏的角度全面了解尊重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用热情点燃孩子的激情,在十分融洽的氛围中完成课堂互动,游戏一般快乐的教与学,道理很简单:同一事情,放在一个你非常欣赏的人身上和你非常讨厌的人身上,会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感受。

因为爱,所以尊重。欣赏教育通过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肯定来激活学生沉睡的天份,进而增强其自信心。第一,诗化的语言。这里说的诗化的语言,不是让教师在教学当中用诗句来跟孩子们交流,而是希望教师使用像吟诵诗歌一样的动听语气来赞美孩子或者是表明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以往在教学当中泛泛出现的“你们别以为我低头批作业就不知道你们在说话,某某同学,你站起来说说我刚才问了什么”“你的书写怎么还是这样呢”……不管你是出于关心还是想更好地教育孩子们,说出了这些比较刚性的语言。或许正是因为你的这些语言,恰恰伤害了学生们正在成长的自尊心,进而抹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灰暗了孩子们来不及光明的未来,都是想表达同一个意思,如果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来表达,会出现怎样的一种现象呢“?某某同学,你今天的书写进步了,比之前干净、工整了许多。”“你是不是以前就学过书法啊,太棒了,你现在的楷书跟柳公权的如出一辙啊。你在哪里学的啊?”采用这样的赞美,再提出书写要求,相信孩子的书写一定会更有进步。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通过近些年的探索,在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张忠艳.解析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02).

[2]许晶.浅谈赏识教育之我见.科学大众,(03).

[3]李伏玲.赏识教育——开启封闭心门的金钥匙[j].科学中国人,(01)。

[4]许芳.新课改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考试周刊,-06.

[5]王丽芳,刘建来.用“赏识教育”拨动学生心弦[j]资治文摘(管理版),-02.

赏识教育在初中课堂的运用论文

倾听,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赞美、欣赏。课堂中学生发言时教师能耐心倾听,这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更是师生间获得相互信任、相互交流的前提。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碰到关于教学重点、难点的知识点的提问,教师要善于倾听和耐心倾听,给学生多留一些发言的时间。当学生吃力地表达心声的时候,要告诉自己:再等一等,让学生把话说完。倾听时,老师应该看着学生,用特定的姿势向学生传递自己正在认真倾听的信息,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真诚和对自己的关注,感受到自己被教师尊重、被教师认可,从而从内心里渴望发言和交流。

4.2激励赞赏法。

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赞赏和鼓励它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激发和调动其进取心。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激励赞赏,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为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样化的激励赞赏方法。首先,运用语言激励法。课堂上教师用称赞的语言、激励的话语,往往最能打消学生回答错误的恐惧心理,是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的最好办法。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应当不吝啬表扬赞赏之语、鼓动激励之词,不管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怎么样,先找到相应的闪光点加以赞赏,再进一步提出要求。例如:讲到《法律初探》这一课的案例分析时,有一位平时课堂上不喜欢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突然主动回答了问题,但他的'回答不能准确地分析出案例的答题要点,这时我这样鼓励他,“你能积极回答问题,真勇敢!继续多思考,你就能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思维”,结果,这位学生在这堂课后面的活动中积极参与,大胆发言。其次,运用拇指激励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我十分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发展,对在课堂中善于调节情绪的学生,我会及时地竖起大拇指,表示充分肯定他们,使他们在“我很棒!”的认知中努力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讲授《心晴雨亦晴》这节课,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并且结合当天发生在该班学生当中的冲突事件来谈,对在事件中充分运用理智来控制情绪的学生树大拇指,既是对当事者的肯定和赞扬,又能使其他同学对学习的知识印象深刻。再次,运用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来表示对学生的激励和赞赏。初中生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他们渴望被认可和欣赏,受到他人的赞赏,他们的心情都会无比愉快,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例如:《共同的责任》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个人在班级和社会生活中的责任,增强责任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位学生说“我的责任就是做好每次的值日,拾起地上的垃圾。”笔者马上对他点头微笑,并用热情的掌声表示认可。这位学生的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而那节课,他也学得非常认真。

4.3宽容赏识法。

宽容是一种美德,师生之间需要宽容。对学生来说,教师对学生宽容,是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给他们创设良好的心境,拓展他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宽容有时比批评更有效。教师在课堂中融入更多的宽容、加入更多的激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对于那些因为心情紧张而表达不清楚的学生,或者是因为开小差而回答问题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责怪、讽刺或挖苦,而是要以宽容的心和友善的态度包容学生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要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他们才会敢于说、愿意听、喜欢练,才能进入到课堂的角色中,做课堂的真正主人。

5总述。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赏识教育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对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赞赏,不分对错,要用得恰到好处,要有针对性。对于学生积极的表现,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对于错误的行为也要及时批评和纠正,只是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总之,赏识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运用过程中,收获颇多,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仍需继续探索。

作者:黄隆信单位:广西百色市靖西县第三中学。

赏识教育运用论文

赏识教育是以人性为基础,通过调动受教育对象的如动机、意志和情感等非智力因素,以赞扬和鼓励为前驱,以制造受教育者尝试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为手段,以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的一种教育方式。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群体在自身建设、人生规划、职业定位、培养模式及就业方向等方面都存在其特殊性。本文浅析了赏识教育对该群体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在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中如何更好地运用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

赏识教育的基本方法是赏识,最终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赏识教育是一种立足于“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是源于对学生的爱,发现并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1]。赏识教育最初是由一位普通的父亲周弘在教育他的聋童女儿时发现和提出的,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杨海波将周弘和赏识教育誉为“伟大爱的实践,科教兴国的精华”,周弘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等书更是引起了教育界的轰动[2]。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笔者认为: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要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赏识教育不是盲目的赞扬和夸耀,要以辩证的目光看问题,赏识亦可有批评,在批评中体现赏识、渗透期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早日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2.1大都来自省内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落后。

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大多来自省内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当地的教育水平也相对落后。很多同学从家乡考入大学,周围新的环境、新的事物对他们以往的价值观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加上教育水平的相对落后,这些都会使他们不同程度存在自卑、敏感等问题。存在以上问题,会大大影响这部分同学今后的学习生活,更会严重阻碍其各方面进步和发展,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2理想信念自信缺失,专业自信缺失。

来到大学这样一个思想和学术百花齐放的高地,很多免试生以往坚信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或多或少遭到了动摇。很多同学开始怀疑,毕业后到偏远地区做一名人民教师是否是成功?其他同学毕业后可以马上继续深造,而自己却没有这样的选择机会。因为省属高师院校免试生专业的特殊性,就使得很多同学进校后,接触新的思想和事物后,容易对自己当初的选择产生怀疑,对自己的专业前景表示怀疑,造成理想信念缺失,若不正确引导,更容易造成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

2.3职业定位特殊,学习动力不足。

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的职业定位就是毕业后回签约地做一位人民教师,相对其他同学来说,他们就业面较窄,就业压力相对较小,这就使得很多同学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觉得不用非常努力学习,能正常毕业就行。因为职业定位的特殊性,学习动力不足已经成了常见的问题,所以抓好班级学风建设也就成了免师班需要急迫解决的关键问题。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信任的教育,更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省属高师院校免费师范生因其自身建设、人生规划、职业定位、培养模式及就业方向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很大一部分人存在交际自卑、专业不自信和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者要求,尤其是面对这样的受教群体。

赏识教育是以信任为基础,是双方感动和被感动的过程,在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中运用赏识教育首先是能够建立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尽快打开学生的心扉,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就牢牢站稳,当学生被批评时理解为帮助,被赞扬时理解为鼓励,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中运用赏识教育,能够极其有效的解决该群体中普遍存在的自卑问题,肯定学生的选择、肯定学生的努力,在一次次暗示中,提升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专业归属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运用赏识教育能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才能,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提供好的、适合自己的条件。

4.1理想信念引领,助力专业自信养成。

思想是指导人行动的原动力,理想信念更是贯穿人成长的主线。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产生理想信念自信缺失,专业自信不足的问题,将赏识教育运用在对学生理想信念的认同上,运用在对学生职业生涯选择的肯定上,对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自我归属感的养成有积极的作用。我们首先要对学生选择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觉悟表示赞扬,为他们甘愿在基层发光发热的信念表示肯定,要将赏识教育体现在学生主观选择的方方面面,将专业自信和职业生涯自信牢牢扎根心底,为其内生驱力的养成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4.2因材施教,先识后赏。

切不可盲目地对学生采用统一式的、格式化的赞赏,学生不尽相同,比如对待自卑的学生和叛逆的学生,所采用的方法和切入点应该不同。但无论对象是谁,老师都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面认识学生,清楚其优点,有依有据地进行赞扬,这样更有说服力,更能使其产生认同感。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赏识不代表不能批评,不代表迁就,要牢牢把握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原则,要提前建立好牢固的沟通桥梁,在批评中体现赏识、渗透期望,使学生将批评理解为帮助,将赞扬理解为鼓励。

4.3无形渗透,自我成长。

教育的目的在于早日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赏识教育亦是如此。省属高师院校免师生最缺乏的是自信、是追求更高目标的动力,赏识教育恰好能很好的缓解这些问题,但我们在实施过程中应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赏识不是一直抓住某一方面翻来覆去赞不绝口,而是要把握关键节点,比如出现自我批评、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努力发展等时刻,要及时地、毫不犹豫的运用赏识教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者一定要将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视为最高目标,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赏识教育的运用务必要把握正确的度,要恰到好处,赏识教育不是虚伪的教育,不是捡好话捡空话,我们要运用赏识教育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保持自信,敢于迎接挑战对于战胜困难的重要性。

[1]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赏识教育运用论文

摘要。

赏识表扬是矫正孩子品行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够帮助孩子区别好与坏。正确地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巩固孩子的品行,让孩子养成情愿而积极听话的好习惯,对孩子来说,赏识表扬的话是良好品行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对自己才智充满信心的动力。适时而巧妙地说出称赞的话,能在孩子心中唤起强烈的自尊心,迟钝的孩子会努力设法成为敏捷的孩子,不认真执行任务的孩子会力求上进,做好一件事。

关键词。

一、幼儿教育必须坚持赏识为主。

我们教育者面对的是一群受教育者――全班幼儿,而不是单个的个体,赏识表扬的手段要面对全体幼儿,让每个幼儿都有经常受到表扬奖励的机会,教师要用心去爱每个幼儿。

如果一个幼儿经常受到表扬他自我感觉就好,对自己充满自信心;相反,如果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的幼儿,他就可能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自己丧失信心,活动时,表现不积极或者有意捣乱。

对于那些能力稍差或行为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幼儿,我们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值得赞赏的地方,这样幼儿将会从老师肯定的眼神中得到支持和鼓励,使本来微小的优点得到放大,表现会越来越突出,进而不断进步。

人都是愿意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的,何况是幼儿?教师的一句表扬有时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都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的。教师的表扬就是对幼儿的肯定和期待,()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用心地教育每一个幼儿,无论是调皮的、文静的,还是漂亮的、不漂亮的,多表扬奖励,多肯定赞美,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养成环境。

一次,老师正组织幼儿进行“认识小乌龟”的活动,当小乌龟被展现在幼儿面前时,许多幼儿开心得手舞足蹈,活动室里的.气氛沸腾起来,许多幼儿不由自主地聚拢到小乌龟周围,争先恐后地欲先睹小乌龟为快。

此时活动组织者不是因势利导,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是沉下脸来厉声斥道:“你们要干什么?快回到位置上去,你们看××小朋友多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没有离开。”

求知欲旺、好奇心强的幼儿受到批评,而对活动表现得无所谓的幼儿却得到了老师的赏识和表扬,被视为“榜样”。这样的赏识表扬会误导幼儿的行为,结果是抹杀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不利于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

在活动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要端正,表扬手段的运用要恰当,该表扬谁,不该表扬谁,老师心中要有一杆秤。教育观念要改变,千万不能不该表扬的表扬了,该表扬的没表扬。

评选“好孩子”的标准要改变,不能把听话的、不乱动,遵守纪律的作为评选“好孩子”的重要标准。而对那些聪明的、好奇心强、表现欲旺盛的幼儿却强加抑制。

在幼儿园里,在班级里,难免有一些调皮的好动的,经常犯些小错的幼儿,老师应该恰到时机地运用赏识表扬手段,正确引导他们健康发展。不能因噎废食,因为一些小错就全盘否定这些幼儿的优点,而应正面引导,扬长避短,因势利导,通过适当的赏识表扬,树立自信心,改正小错误,让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必须让幼儿知道赏识的原因。

表扬的目的在于为幼儿将来的行为指明方向,使幼儿得到鼓舞而更加进步。对幼儿表现的令人满意的具体行为,教师在表扬时要指明,指明得越具体,幼儿对一些好的行为就越清楚。例如在游戏活动结束后,老师让幼儿把积木收拾好,有些掉在地上的积木,被两个幼儿同时看见了,一个小朋友视而不见,另一小朋友见了主动把那些积木收拾整理好。如果老师看到后,笼统地说:“你今天真乖!”幼儿往往不明白“乖”是指什么?这时如果这样说:“你今天帮助大家收拾玩具,看到掉在地上的积木,也能主动地收拾好,你做得很好,老师真为你高兴。”这样既肯定了幼儿的行为,又培养了幼儿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的良好行为。

四、赏识教育必须和养成教育相结合。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教育者为了让幼儿听话,往往采用事先许诺的表扬来奖励幼儿,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在课间活动时,为了不让幼儿乱走,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就对幼儿说:“今天下课了,谁不跟别人乱打闹,老师就奖励他一颗五角星”“今天的点心全部吃干净的,老师评他做好孩子”“谁画的画漂亮,老师请他做值日生。”……老师的许诺也许会在短时间内有作用,幼儿得到老师的许诺后,也许会出现某些好的行为,在表现上积极了、主动了。

但如果老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这种表扬的方式用多了,会滋长幼儿的一些不良行为,做什么事带有明确的功利性,没有好处就不做。长此下去,对培养幼儿做事的责任心和利他行为很不利。因此,我们在赏识表扬时,不可滥用事先许诺。

五、赏识表扬要与其他手段优化整合。

赏识表扬是教育者对幼儿各种行为施加影响的诸多教育手段中的一种,不能单一地使用它。如果能有机地与其他教育手段(批评、谈心、榜样示范等)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其实赏识表扬只是一种外部的强化,过多过频地使用这一手段,只会让幼儿对赏识表扬存在依赖性,做什么事就是为了得到表扬,有表扬奖励的才去做,没有表扬的应该去做的也不做,过多地赏识表扬还会削弱活动本身对幼儿的吸引力。因此,在使用表扬手段的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快乐。

活动过程带来的快乐是激励幼儿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只有活动本身引起幼儿的兴趣,才会养成持久的习惯,幼儿的行为发展绝不能仅仅依靠外部强化来实现,要知道,内因是行为养成的根本。

赏识表扬是成功的催化剂,赏识表扬比批评和强迫的效果要见效得多。

文档为doc格式。

赏识教育运用论文

当代教育实践证明,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本文简单介绍了赏识教育,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深入分析了赏识教育的应用策略,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赏识教育是以尊重人的差异性为基本出发点,以人性化教育为基本理念,关注每一个人的特点,发掘每一个人的优点,在教育人员与被教育人员相互尊重和相互欣赏的状况下进行相互鼓励和实施教育的一种方式。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它是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地方,都有自己闪光点的存在,通过发掘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构建自我认同感;赏识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当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出现困难时,要细心和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不要急于批评他们,而要以宽容的心态来指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他们进行鼓励,以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赏识教育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要想使赏识教育顺畅地贯彻下去,就需要体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和学生观,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拿有色眼镜看待那些体能稍差的学生,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出现错误时要善意地提醒他们,而不能当着全体学生的面来当场责罚。教师本身要具有强烈的进取心,要增强教育责任感,有着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鼓励学生要进行自我赏识,让学生明白自身的独特性,看清自身存在的潜力和价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找回自尊。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挖掘体育教学资源中的赏识因素。

赏识教育从形式上看是一种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相互联动的教育方式;从目标上来看,它是指教育者针对被教育者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被教育者进行激励,以激发被教育者的内动力,使所有被教育者的潜力和优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如:对于身体素质好但是对体育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要鼓励他勤奋;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要给予其自信心,使其能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对于胆小、懦弱、意志薄弱的学生要激发其意志,让他相信自己能行。赏识教育针对每位学生的弱点进行策略性的教学,给每位学生营造了一片充分发展自我的天地。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注意情感交流的对象、时间和场合。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发现某个体育基本技能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赏识教育,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表扬,如“你们真棒”;对于在平时体育课上表现良好、自尊心强,但偶尔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可在课下同他进行情感交流,维护其自尊心。即便是有些学生的体质稍差,反应能力弱,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教师也不能盲目地批评他们,而要继续给予一定的鼓励。

3、以赏识为载体,构建体育人文教育平台。

课堂教学是实施赏识教育的主渠道,由于赏识教育的思路是从结果到目标,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赏识教育的流程,要扮演好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以朋友的心态来对待所有的学生,致力于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发现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能够敏锐地发现每一个学生独有的特点,并发掘出其中的优点,通过了解学生,并对他们的优点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赞扬,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确实有着优点,并且能够认同自己的优势,这样就会使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想要在所有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慢慢地积累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样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慢慢地,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建立起来,行为习惯、思想表现也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关注学生的进步,当发现学生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赏识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与结果分析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调查问卷,对学生的体育基本运动技能、基本技术进行测验,为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并不告诉实验对象属于哪个班。实验结束后,再次对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进行测验,同时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教学效果的提升、实施评价等方面进行访谈。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excel和spss进行实验效果分析,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成绩一览表。

通过表1可以发现,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体育基本运动技能、基本技术并无明显性差异,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动机、学习效率也无显着性差异。实验结束后,两个班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技术有了显着性差异。在对学生访谈时发现,对照班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上无明显改变,而实验班超过50%的学生表示开始喜欢体育课;关于“体育课后,你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是否有进步?”这一选项,对照班中35%的学生认为自己进步较大,47%的学生认为有一点进步,4%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进步,而实验班的学生中进步较大的所占比例达53%,认为有一点进步的为34%,3%的学生认为没有进步;关于“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否尊重你,是否发挥了你的主动性?”

这一问题,对照班中有22%的学生表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自己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38%的学生选择偶尔感受到了教师的尊重,40%的学生表示在教学的过程中自己从未受到过教师的表扬和鼓励,练习的积极性不高,实验班中有57%的学生表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27%的学生选择偶尔会,16%的学生表示从未受到过鼓励。

这些数据表明赏识教育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体育技术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将体育的需求转化为内动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的精神。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赏识教育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主动进行学习,让他们懂得主体意识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2]唐蜜:《赏识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赤子》(上中旬)2015年第3期,第197页。

赏识教育运用论文

赏识教育作为积极、激励性的教育方式,与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相吻合,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从表层上看,可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发挥良好的作用。从深层上看,可以挖掘各层面的学生潜能,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兴奋状态,使得教育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小学教育;班主任;学生。

笔者工作的单位是农村小学,学生入学前基本没有接受正规的学前教育,相对于城市的学生来说,学生普遍基础差,在学习习惯和品性方面都有较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在通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者往往在学生犯错误或学习成绩显著下降时,不分场合、不计方式地找缺点、挑毛病,甚至疾言厉色地进行批评,这种毫无创意地采用责备、训斥、命令、强迫方式,简单粗放,令学生反感,收效甚微。只能造成学生丧失自信,心态进一步变得更自卑、更胆怯,从情感和心理上给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思考、摸索和改进,尝试将赏识教育法运用在教育教学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寓教于乐。一是把笑容带给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孩子的童趣渐渐淡去。反思之后,努力在工作中把微笑带到孩子面前。有了笑容就有了亲切感,无论学习优劣、活泼还是文静,学生们逐渐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讲给笔者听,笔者对学生加深了了解,沟通更有成效。二是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做游戏,把自己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每天带领全班同学晨跑,课余之时跳绳、踢毽子,仿佛自己就是一名孩子,童心和快乐成为师生共同的瑰宝。三是自己更注重读孩子喜欢的书,注重教者组织主题班会及各项活动时使用语言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参与被教育过程。

第二,欲擒故纵。一是让好动不爱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上也动起来。有一部分学生爱劳动、爱运动,就是不爱学习,不喜欢动脑子。笔者觉得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不能把循规蹈矩、不想歪点子、不贪玩等等命题为好孩子。童心未泯、好奇、好动,才像一个真正的孩子。爱玩是人的天性,笔者在课下和他们一起玩,又在课上对他们的优点进行表扬、鼓励,让他们在班级乃至学校的相关活动中当主力,同时,对他们学习中的缺点,提出阶段性目标,就像小马戴上了缰绳,沿着指出的方向奔跑。

二是对于一些只注重成绩却看不起后进生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班里的各项活动,让他们感同身受,那些被他们忽视的同学仍然有很多闪光点,“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第三,以褒代贬。以褒代贬就是用表扬的方式指出孩子们的缺点。赏识教育不是不要批评,关键是怎样的批评更让人心悦诚服。以褒代贬与其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智慧。怎样强化学生的优点弱化学生的缺点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比如,常迟到的孩子,迟到次数减少了,表扬他迟到次数少了;对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有了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成绩好而阶段性退步的学生,要给予正面鼓励,这种对于错误的表扬性的批评,达到了激励和鞭策的双重效果,远远好过正面的批评说教。

从欣赏的角度全面了解尊重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用热情点燃孩子的激情,在十分融洽的氛围中完成课堂互动,游戏一般快乐的教与学,道理很简单:同一事情,放在一个你非常欣赏的人身上和你非常讨厌的人身上,会折射出完全不同的感受。

因为爱,所以尊重。欣赏教育通过对学生情绪的调动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肯定来激活学生沉睡的天份,进而增强其自信心。第一,诗化的语言。这里说的诗化的语言,不是让教师在教学当中用诗句来跟孩子们交流,而是希望教师使用像吟诵诗歌一样的动听语气来赞美孩子或者是表明正确的方向,而不是以往在教学当中泛泛出现的“你们别以为我低头批作业就不知道你们在说话,某某同学,你站起来说说我刚才问了什么”“你的书写怎么还是这样呢”……不管你是出于关心还是想更好地教育孩子们,说出了这些比较刚性的语言。或许正是因为你的这些语言,恰恰伤害了学生们正在成长的自尊心,进而抹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灰暗了孩子们来不及光明的未来,都是想表达同一个意思,如果采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来表达,会出现怎样的一种现象呢“?某某同学,你今天的书写进步了,比之前干净、工整了许多。”“你是不是以前就学过书法啊,太棒了,你现在的楷书跟柳公权的如出一辙啊。你在哪里学的啊?”采用这样的赞美,再提出书写要求,相信孩子的书写一定会更有进步。将赏识教育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通过近些年的探索,在孩子们身上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乐趣。

[1]张忠艳.解析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

[2]许晶.浅谈赏识教育之我见.科学大众,2009(03).

[3]李伏玲.赏识教育——开启封闭心门的金钥匙[j].科学中国人,2015(01)。

赏识教育中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论文

赏识教育,是一种将先进教学理念与人文思想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赏识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和赞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获取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第一,赏识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活跃性。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心理和思维尚未发展成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课堂上表现的不够活跃,学习主动性很低。对此,教师可以应用赏识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一边讲解课堂内容,一边提问学生,并给予学生肯定和赞赏。小学生大多喜欢获得赞赏,教师的称赞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活跃。

第二,赏识教育可以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小学生的年级较小,对教师通常会持有比较严重的敬畏感。这样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惧怕发言,不敢向教师请教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一定的不利影响。应用赏识教育,教师的鼓励和赞赏,会带给学生亲近和温和的感受,从而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让学生更加勇于发言,积极发问。

第三,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小学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教授学生相关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关注学生的表现。一些学习成绩原本很差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也许成绩依然不理想,但却比过去好一些,教师如果仅根据学生的成绩判断,这些学生属于差生的行列。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心理素质较差,努力却得不到教师的肯定,很容易因此挫伤学习的积极性。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但一直在努力进步的学生,能够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肯定,会大大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赏识教育在师生交流中的应用。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则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因此,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在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小学生对教师通常比较敬畏,所以在课堂发言中常常会表现得比较紧张,甚至不敢发言。对此,教师可以应用赏识教育,在课堂提问和日常与学生的交流中,关注学生表现的亮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拉近师生关系。对于一些比较害羞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其作业情况,主动找他了解存在的问题,先表扬其学习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地方,然后指出存在的某个问题,耐心地询问和讲解,引导学生主动说出更多疑惑和问题,从而加深与学生的交流,有利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优化调整。

第二,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作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通常只学会了比较基础的写作方法,在写作过程中,常常难以找到写作的灵感和动力,最终逐渐丧失写作的热情和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应用赏识教育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最初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差,所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幼稚,教师在批阅时,应当注意,不能直接指出学生的不足,而要先分析学生作文中写的比较好的部分,给予肯定和赞赏,然后再指出不足的地方,将优点与欠缺之处并列提出,在稳定了学生心理态度的同时,为学生指出作文的改进方向。对于比较优秀的作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读给学生听,或者贴在教室中供学生参考和阅读,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作文中的亮点,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优秀作文中学习到写作技巧,另一方面能够让写作文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鼓励与赞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阅读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感悟文章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赏识教育,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有些学生会表现得比较紧张,此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一部分之后,让学生先停下来,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赞赏,并引导其他学生共同为他加油,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与鼓励,从而使学生的心态更加放松和自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表现和表达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赏识教育,能够在教学的多个部分发挥良好的作用。一方面,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赏识教育中,学生能够更好得面对自身的不足,学会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身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要将赏识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赏识教育中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论文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赏识教育在排球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研究。结果认为,赏识教育作为一种能够与教学目标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排球技术教学中,不仅降低了排球技术学习的难度,还可以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增强学生对排球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在学习排球技术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赏识教育;排球教学;排球技术;实践应用。

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步伐下,以人为本的观念被应用到了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想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排球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顺应时代的发展,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在排球技术中引入“赏识教育”。因为赏识教育在遵循教育学原则的基础上,区别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借鉴了目标教学等其他教学方法的优点,对待学生的优缺点、成绩等给予赏识性的评价,与排球教学活动形成了快乐合作的学习模式,在教师的赏识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推动排球技术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讨论赏识教育在排球教学中的优势和可行性以及实践应用的相关问题。

1、排球教学活动的现状。

在我国相当大的一部分排球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没有创新动力。这是因为在我国的排球教育体系中,一些教师不管学生的起点如何、能力大小,都采用“一刀切”的标准,没有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学们在排球学习中看不到希望,久而久之,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就失去了学习排球技术的信心,造成了排球教学活动的停滞不前。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应在排球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入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学生个人特点的教学活动,赏识教育以促进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从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赏识教育即通过教师认识到学生的能力或价值加以重视或给予赞扬,或进步等方面的肯定,因材施教地发掘学生潜能,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和自身能力的过程。

赏识教育具有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个性化特点,由于这个特点,使得学生能够在取得成绩后及时得到赏识,这大大缓解了学生在排球学习上的学习压力,使得最终的教学目标能够逐步实现,具有一般教学方法所没有的优势。在这个循序渐进式的排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只要完成自己的阶段性目标,其在排球学习上就能得到教师的认可和赏识,这样就增强了学生学习排球的自信心。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赏识教育不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排球技术的乐趣,同时在看得到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也能够体会到排球教学的乐趣。从而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从排球知识的传授者变身为排球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这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排球技术教学活动中的乐趣。而赏识教育教学法是区别对待鼓励或委婉批评的方式,通过心理暗示、赞赏等,让学生通过自己在排球技术上的努力,不断尝试成功,逐渐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个人的能力和价值得以体现,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也油然而生,在排球教学中达到了认识和情感的统一,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

3、教学观念在排球教学中的改革。

21世纪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敢于批判、敢于怀疑、敢于创新的人才,每名学生都是不断发展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教师是教育活动行为的'实施者,一名学生能否成才主要取决于教师如何培养,教师培养学生的教育行为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注意掌握学生们的共同特点,同时也应注意熟悉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建平等、自由的师生交流平台,注重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予以引导,使学生热爱排球运动。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要在排球教学的改革中加入赏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就是人都有希望获得他人赏识的渴望。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手段对排球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赏识是一种理解、一种激励,能够因材施教地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使学生走向积极向上。在赏识教育中,学生受到鼓舞,回报给教师积极的反馈,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排球学习中去,这样学生的创造性不断被培养,潜能不断被激发,最终给排球技术教学改革中注入新的活力。

谁也代替不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所以,首先对排球课中带有各项技能的内容及相关排球知识的部分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学习和思考,给学生提供自主研究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独立学习思考的无限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排球知识的求知欲。其次,教师要提供给同学互相合作学习的机会。因为积极的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让同学各抒己见,拓展了学生的交流信息渠道,解决自己的疑问,在互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帮助同学获得更多排球知识,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最后,教师应提供给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如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同学结合自己已有的排球运动知识,设计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排球运动,培养学生用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世界,从而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

5、赏识教育在排球教学活动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排球技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应注意很多事项。例如,首先,教师在排球教学活动中应意识到赏识教育不是单纯地给予学生赞赏和肯定,赏识教育中也包含批评的成分,赏识教育允许教师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对事不对人的大胆的批评。

因为,批评和赏识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教师在该坚持的时候一定要坚持,毕竟学生犯错的过程也是成长的过程,教师在遵循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上予以批评,是在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上的引导。赏识教育批评下的教师能够让学生在犯了错误后,重拾信心改正错误。其次,赏识教育不是一味地赞赏学生,教师在赞赏学生的同时注意不要让学生形成虚荣、自以为是的心理。教师要想正确地做到赞赏学生应当做到细心地观察和发现学生的成绩,在看到学生的努力后再鼓励学生和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不断进步。最后,学生是不断发展成长的个体,教师在运用赏识教育教学法时应有正确的着眼点,学生的天生特质不是决定学生今后发展的唯一要素。所以,教师在赏识时应正确地着眼于学生的个人表现和努力程度,客观科学地给予赏识。这样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6、结语。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教育理念运用到排球教学中,不仅可以更新当前排球教育的观念,还能有效促进探索排球教育教学的改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许多高校教育想要推动其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但很多都未跳出传统的“一刀切”的教育模式,而赏识教育就在于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客观上贯彻。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运用科学的理论逐步缩小差异。所以,赏识教育的效果优于一般教学方法的效果。赏识教育在学生学习排球知识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引导,认可、鼓励、赞赏学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生精神补充和心理慰藉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树立排球技术的自信心。所以,学生在整个排球技术教学活动中充满了兴趣和求知欲。因此,足以说明赏识教育教学法有利于排球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2]周国辉.大学生激励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中数学开放式课堂教育论文

1.欠缺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与成熟的教学理念。

教育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包含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学习观念,实现知识获取、能力提升与素质加强的多重统一。尤其是初中教学更是衔接小学教育与高中教育的黄金时间段,面对小学教育注重智力开发的教育,高中教育注重知识储备,而初中教育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一方面,初中教育需要转变小学教育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又较高中繁重的教育不同。另一方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成为这个阶段重要的内容。

2.过于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初中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方式与学习思维的培养,而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往往被众多教师看成唯一的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挥与快乐成长。单纯寻求成绩的提升,往往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固化,逆反心理逐步严重。与此同时,初中教育过度注重安排学习任务,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学习要求,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为学生安排大量的数学练习题,出发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但实际效果不明显,主要的原因在于大量练习题占据了宝贵学习时间,并且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不足,应试教育弊端仍显露无疑。

应试教育的弊端往往体现在繁重的作业,“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与严苛标准的答案等,不利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培养自主的学习观念。例如以初中数学为例,应该转变传统教学中的“题海”战术,在逐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的同时,倡导更加自由、更有效率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意义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能获取到学习的快乐,而不是单纯的实现教学目标,整个的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开放式教学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最早用于以幼儿为中心的日常教学管理,而面对初中生教学,尤其是初中数学,笔者认为在应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方面,需要实现以下五个方面:以提升学生创新思维作为最终目的。初中阶段学生的智力与思维模式都处于迅速成长阶段,进行有效地引导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有助于提升学习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另外,较传统教学理念不同,开放式课堂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打破学生过度依赖课堂学习而忽视课余学习,学习的乐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推动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所谓的`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要学生独立完成学习的各个方面,而是引导学生在老师、家长、同学等帮助下,自我实现学习管理、自我解决问题、自我突破学习瓶颈。自主学习的实现在于学生敢于突破传统学习方式,实现兴趣、独立、效率、个性、潜能等“五位一体”,提升学习的乐趣。崇尚自由学习却不放任。自由学习是指学生除接受课堂灵活的学习之外,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参与到课下学习过程中,以更加放松的心态客服学习中的难题。给学生最低的约束限度,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不断提升自己的约束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个性化管理与自由发展。崇尚更加个性化的管理,让学生享受宽松的学习氛围的同时,自由灵活健康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更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尤其是要实现教师身份的自主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合作者,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过于重视教师“传授”而忽视与学生交流与学习反馈。创新思维模式。在初中数学教育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营造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学习氛围,并逐步改变学生“按部就班”的学习习惯。首先体现在教学中,敢于引导学生提出新问题、新解题思路,提升学生勇敢自我发现解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合作意思的培养,与同学、老师、家长构建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在与他人合作中得到解决,并有效提升学生的能力。

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模式,开放式课堂教育将有助于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弊端,极大的弥补教学漏洞,在不断构建更加成型的初中教学模式方面将有较大的积极意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有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在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的过程中,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会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开放式课堂教育模式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探索精神的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心理辅导赏识教育的运用论文

英语学科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性语言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初中阶段才开始系统学习英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采取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兴趣可言,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最终放弃了英语学科的学习。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帮助学习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英语教学中应该始终坚持的原则,也是提高初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赏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一味讲解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注重、关注学生,就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给予肯定与鼓励。赏识教育倡导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学习态度、良好的行为、有效的方法等,通过表扬与鼓励使学生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最深层次的需求是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初中学生更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兴趣产生的源泉。初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世界观与价值观还没有最终定型,心智还不成熟,由于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许多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对学习产生了抵触与厌学情绪,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相当严重。赏识教育强调教师主动去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例如,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成绩等,并给学生一个正面的肯定,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牢,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后感到手足无措,很容易产生失败情绪,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由于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肯定,很容易丧失信心。所以,无论学生的成绩好坏,都应该挖掘学生的优点,并且加以肯定,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

2.1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进行肯定和鼓励。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学生保持肯定与尊重的态度。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每个学生学习水平、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如果教师的赏识教育只局限于部分成绩好的学生,那么就达不到大范围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只对部分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这对其他学生是一个打击。教师要接受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个事实,要全面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例如,一个班的英语平均成绩不是很高,并不意味着这个班学生的全部学生成绩都差,学生中必然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教师可以对学习成绩好的学习进行鼓励。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英语学习方面没有优点,他可能擅长词汇的记忆,或者擅长写作,也可能语法掌握得很好,教师要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指出其他学习方面的优点,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学习更有信心与激情。

2.2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鼓励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总结学习经验,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在学习与生活中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他们的思想还不成熟,思想观念容易受到这个阶段学习环境的影响。而且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用的学习方法也没有效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总结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学习方法的总结需要多对自身学习进行反思,这些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与引导,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2.3结合学生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部分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成绩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能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由于学习成绩不佳,部分学生心理上会产生自卑感,教师要对其进行引导,例如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从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入手,并对其进行鼓励,逐渐加大问题的难度,学生品尝到学习的成就感,才会产生学习的自信。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在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上的优点,在课上或者课后对其良好表现进行肯定与鼓励。英语需要互动操练才能更好地形成语感、掌握语法、句型等,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对话练习,强化学生英语知识的巩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充分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互动当中,让学生喜欢任课教师,喜欢英语学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赞赏与鼓励是为了帮助学习树立学习自信,但是如果赏识不当就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赞美与赏识要注意时间与场合的选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赞赏是发自内心、是真诚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不能过于严厉与苛责,而是在态度上要诚恳,在语气上要委婉,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更好地投入英语学习,提高英语综合素养。

3.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优缺点,以便抓住学生的优点及时进行鼓励与肯定,促进学生多反思学习中的缺点,掌握科学的英语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积极性,提高英语实用能力。

数学课堂语言运用浅谈教育论文

所谓有效课堂交流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单位时间学习效益,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策略。

数学复习课的目标是通过有限时间的复习对所学知识能获得一个系统化、网格化、螺旋式的整合和提升过程,同时要能提高学生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然而,在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升学考试的重压下,中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原本不乏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探索;尤其以简单的知识点呈现,大容量题型的强化训练代替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负担加重。这种填鸭式的复习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及学习热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及时调控学生的反馈信息,违背了以学生发展为本、轻负优质的现代教育观,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改革初中数学复习课教与学的方式已刻不容缓。

1课堂教学流程图。

2实施过程分析。

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问题生成”到“问题评析”,第二阶段从“新问题”到“能力拓展”。

2.1课前准备。

作为本节课的先导,学生提前完成教师下发的“问题生成单”。这一过程,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复习内容,在完成题目时,有困难的同学会主动地查资料,进行自我查漏补缺工作,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整理知识的过程。然后,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有哪些体会和感想,这是对信息深加工的过程,进入了理性化阶段。

2.2课堂交流。

在课前准备基础上,每位学生都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这其中不乏有概念理解的层次不同及处理数学方法等的局限性。经过小组交流(每小组4耀6人),大家互相讨论,气氛热烈。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或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各小组的情况及进程,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点拨学生的思维。在教师巡回指导过程中,特别关心基础差的学生,使他们能与全班同学的思维同步。这一过程,学生全面参与,各抒己见,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作用。最后各小组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推选代表进行班级交流。

2.3班级交流及归纳小结。

教师在安排好小组任务的基础上,让小组代表上台讲解本小组对某道题的解法及解后体会,其他小组可以补充更正。教师对学生的讲解给予表扬、赞许,对有问题的或有争论的地方,通过引导点拨得以澄清。分析到此,基本的概念和解题思路已很清晰,然后,我因势利导,让全班共同完成本章知识系统框图。学生在参与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都有亲历成功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既可以看到自己的长处,又可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自我效能不断增加,从而更加努力,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又通过各小组和补充,形成对数学内容的共识,总结规律,其中包括解题策略及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

2.4教学反馈、拓展提升。

在学生建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实践活动,教师提出更高层次问题,同样组织各小组讨论,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例如:现在,请你根据消元的思想方法,试着解决如下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相信自己,你能行!

同学们在刚才总结方法的基础上,继续讨论,尽快拿出解题方案。这时,课堂上再次出现“冷静———活跃———激动”的场面。由于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已有较深刻的理解,对新的问题中的`不同信息进行加工、归类,再与本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很快,学生举手发言。第一小组由盂-于得x-2y=-8榆,先消掉z,再由淤-榆得y=9,回代入淤求得x=10,再回代入于得z=7。立刻又有学生提出由淤变形后,代入于和盂,先消掉x,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让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发言,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气氛中发表见解,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都能得以充分的展开。教师随时都可以接收到优秀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有些是教师备课中所没有想到的,体现了教学相长的原则。

我深深体会到,“课堂交流复习模式”,改变了以往那种封闭的、被动听讲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以数学知识结构的完善为目的的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新的教学形式。通过实验,我们认为这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赏识教育运用论文

:人的一生都需要尊重。赏识教育是以一种对人格的特别尊重,赏识教育需要有爱心。利用“爱”这个词的思想来教育孩子,将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的发展起到极为良好的作用。赏识教育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作文教学;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人格的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关注学生的优点,并且给予表扬的鼓励,也是赏识教育的基本方式。受到某种表扬和鼓励的学生,常常让学生提高自信心,并从内心迸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不管是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还是有很多毛病甚至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都应当受到关爱和尊重。教师要细心地发现或寻找他们闪光的一瞬,及时表扬鼓励。善于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最大限的挖掘出蕴藏在他们体内的潜能。

作文教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态度,要引导他们敢说敢写敢想,敢于表现和张扬自己。教师要以真诚的微笑来面对所有学生,以满腔的热情来感染学生,消除学生心中对老师的畏惧感。在课堂上教师应充满爱心以欣赏的态度来消除学生的羞涩,来回应学生的期待,对学生作文中的好段,好的开头或结尾,都可以称赞或表扬,甚至对抄写工整或其他一点点进步也给予赞扬、让学生恩能够都能感受到自己也摘到了一个味道不错的桃子。每个学生都有优点么?是的。回答就是这样肯定的。有一位诗人说得好“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根茎,赞叹这一株蓬勃旺盛的生命。”

教师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以满怀热情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同时引导和教育学生用满怀热情赏识的态度去看待身边的食物。写作时要求学生细心地观察生活、观察事物去发现大自然的美,去发现环境的优雅。把这些观察内容记录下来,经过大脑的有序整理,这样写出的文章内容就比较生动充实,教师的某种肯定和表扬,更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有很明显的提高。

作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的人格。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是刻满真诚和善良的场所,世界是一个充满纯洁善良和美丽的世界。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让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情感在他们的心底生根发芽。激励学生为了社会美好和谐,为了祖国繁荣强大而努力学习,并为这个远大理想而奋斗。法国著名统帅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仑的军队能够一举征服欧洲大陆,靠的就是坚定的自信心,有了强大的自信心,就能产生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就会克服难以克服的困难,就能攻克各种坚固的堡垒,就能无往不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一个教师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自内心地感觉到“我能行”。挑一挑就能摘到桃子,游一游都能达到彼岸,这样付出了了努力得到赞许。还能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的学生动力会一发不可收,困难就会踩在脚下,成绩一定会不断提高,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适当夸奖是一种教育艺术。

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在于抓住了学生内心的需求,这就是尊重学生、肯定学生,引起学生的快乐和兴趣。让每一个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写作课堂中去,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的教学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写作成为一种自主自愿的行为,学生的潜力和智能就会得到更为充分的开发,就能展开思维的翅膀,唤起联想和想象。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充分张扬自我。这样就有更加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赏识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及时发现学生作品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是赏识教育的主要特点。教师要用“从沙子里找出金子”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要不同程度的肯定学生。即使写的很差,也不要讽刺挖苦,还要改变自己在学生中威严的形象。教师应该懂得学生的内心还是比较敏感,比较脆弱,挫伤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就可能产生不良效果,比如萎靡不振、垂头丧气、破罐破摔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形成和某位老师“顶牛儿”。如若那样某些师生关系就出现裂痕,在如此不和谐的环境下,教师再费力教育效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应该具有宽容和大度,这种情感魅力,要最大限受地理解宽容和善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出现了失误和不足最想得到的是理解帮助和宽容。教师的善待和宽容和耐心真诚帮助。学生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更能够听其言、信其道。那么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也许奇迹就会接连出现。

综上所述,赏识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极为有效的途径。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就贯穿在赏识教育的的始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得到对自己努力付出的一种肯定。是教师对学生认真学习认真负责的重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某种表扬和肯定,可以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其自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甚至对学生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