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滚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张玉滚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范文(19篇)

ID:9145464

时间:2024-01-13 19:02:30

上传者:笔舞

写心得体会可以促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和反思,从而提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面是小编精选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一起欣赏和学习。

观看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先进事迹及心得体会颁奖词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一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学时再次回荡在我的耳边,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动中国看完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满无遐的联想,在我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想与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20观看感动中国人物张玉滚先进。

事迹。

心得体会。

2001年8月,刚刚师范专业。

毕业。

的张玉滚,跟着老校长来到学校,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而当下最困难的是,没有老师教这些“土孩子”。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从那以后,21岁的张玉滚与。

教育。

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坚守着一份淳朴与清贫,用无私的爱浇灌山村的教育之花。尽管尝尽了山村教学的酸甜苦辣,但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家长们常说:“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听闻此言,张玉滚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坚守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2001年到2006年的5年间,靠着一根从老校长手中接过的扁担,张玉滚从大山外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这根扁担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也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从2001年到2006年,张玉滚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风里来雨里去,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有一年正月初十凌晨5点钟,张玉滚和学校里的教师陆喜安扛着扁担,拿了几个凉馍往镇里书店赶,一直走到正午才到达。没顾上休息,挑选好几十公斤重的课本、练习本、粉笔后,用扁担挑着走路往学校赶。一路紧赶慢赶,晚上10点多钟,两人才走到尖顶山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底板也磨出了一片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一年新学期,眼看就要开学了,书本还没到齐,情急之下,张玉滚让爱人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个机动三轮车到高丘镇拉书本。回来途中,因山高路险,迎面过来一车辆,三轮车躲闪不及,不幸翻倒,张玉滚的女儿瞬间从妻子怀抱中狂“飞”出去,当场殒命。一个鲜活的小生命牺牲在为学生运书本的路途中,张玉滚至今不敢在妻子面前提起这个伤心的往事。

2006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张玉滚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至今,张玉滚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颁奖辞: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

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

前一秒劈柴生火。

下一秒执鞭上课。

艰难斑驳了岁月。

风霜刻深了皱纹。

有人看到你的沧桑。

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张玉滚:风雪担书梦。

【颁奖词】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主要事迹】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他的贤内助:为支持丈夫的工作失去了4根手指。

每天天刚麻麻亮,张玉滚就轻手轻脚下床,妻子张会云也一骨碌爬起来。夫妻俩打着手电,出了门。朝隔壁学生宿舍里望望,孩子们睡得正香。

走进厨房,张玉滚从橱柜里舀出米,淘洗干净,放进大锅,倒入清水。张会云将灶里的柴火点燃,慢慢熬煮。等到一锅粥咕嘟咕嘟冒出了香喷喷的热气,张玉滚轻轻撇起小半勺,送到妻子唇边。

这时候,天已经大亮。张玉滚夫妇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其实,面对微薄的工资,艰苦的环境,养家糊口的窘困,张玉滚也曾犹豫过,想到过离开。

“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思来想去,都走了,孩子们咋办?”这句话常常在深夜徘徊在夫妻俩的心间。

张玉滚有一儿一女,因为没时间照顾,他把两个孩子全部送到县城寄宿学校,两周接一次。张玉滚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学校、把全部的热爱都给了学生,对自己的亲人,却满怀歉疚。他最感亏欠的,就是相濡以沫的妻子。

2003年,食堂建好了。可是给的工资少,没人愿意来做饭,还是开不了张。万般无奈,张玉滚想到了妻子张会云,就把在外地打工的她喊了回来。

“当时她在外打工,一个月一两千块钱,收入比我高得多。”张玉滚说,架不住自己的甜言蜜语加上软磨硬泡,妻子终于同意来学校给学生们做饭。

2014年5月的一天,张会云在为学生们做饭轧面条时出了意外,右手四个手指被机器轧折,鲜血淋漓。等赶到县医院,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了残疾。

春去冬来,尖顶山上的麻栎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就这样,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张玉滚一干就是17年。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用自己的全心付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师德的,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2018年3月2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8月31日,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张玉滚事迹心得体会

张玉滚扎根深山,矢志不渝地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为山区孩子照亮求学之路,先后荣获“河南省师德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第四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经宣传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共河南省委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张玉滚同志学习活动。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品牌栏目。该栏目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每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最终推选出10位具有广泛社会关注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年度人物。我市火海救人英雄王锋曾当选“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

央视网以《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张玉滚》为题介绍张玉滚事迹: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

今年9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张玉滚,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扎根黑虎庙小学17年之久。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始终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张玉滚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他说,自己愿意做那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愿守住村里孩子一个个可爱的笑脸,守住这片希望之花,努力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有他在,村里没有一个孩子失学。

毕业后,张玉滚便回到家乡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任教,从代课老师开始做起,转为正式在编的人民教师后依然坚守岗位,17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甘守清贫,无私奉献。张玉滚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众多荣誉称号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学生面前教育他们一个人的追求应当是什么、在广大群众面前展示自己时时刻刻心里装着学生、事事为学生着想,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新时代“四有”教师的模范,是共产党员的标杆,是出彩河南人的优秀代表。

正是因为张玉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获奖无数、身怀乾坤,却从不曾想过离开自己平凡的岗位。选择扎根偏僻山村,矢志不渝奋斗在基层教育一线,正是选择了做真正有意义、有正能量的事——把希望的种子埋在土壤中最深的地方,没有阳光的照射,那他就是光,是照亮山村学生走出大山的希望之光!

当我得知,今年9月,远在江苏师范大学求学的王克翠同学专门在黑虎庙小学建校60周年活动时赶了回来,面对张玉滚校长,她表示“在黑虎庙小学上学是我的荣幸。”那一刻,张玉滚双眼湿润,他觉得这些年吃的苦,值了!我的心里也有很大的触动,简单的“荣幸”二字,包含着多少同学们对张玉滚校长、对黑虎庙小学的感谢,又蕴藏着多少黑虎庙小学教师们的辛勤付出!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在努力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如今年轻一代的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是共产党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而张玉滚的事迹无疑是一份传播正能量的强心剂,让我明白这社会上坚守自己内心、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总有一天会被大家看到、被认可,同时更深刻的感悟到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我深深感悟到,要始终明确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大,要始终坚定内心信念,提高精神追求、固化理想信念,看淡外界物质诱惑,更要相信自己对信仰的选择,积极传播正能量。

张玉滚说,他愿意,用知识之光、梦想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前程。而我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也能凭自己的努力,成为照亮别人前行道路上的一束亮光。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

他,十七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只为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他,收入微薄,但17年资助学生多达300多名;他,靠着肩上的一根窄窄的扁担把教材一担担挑进大山里,一挑就是5年;他,面对学校缺师少教的现实给自己立下“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节课”的铁纪律,把自己磨练成精通语文、数学、英语、品德、科学各个学科的“万金油”教师。他就是扎根伏牛山黑虎庙小学17年,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的“80后”乡村教师张玉滚。

潜心育人。

看完张玉滚事迹影像后,感触较多,令我难忘的是张玉滚老师身处窘境依然乐观向善、淳朴真挚的笑容以及年仅38岁却略显老相、沧桑的容颜,令我动容的是一人坚守、全家奉献的无悔付出,令我折服的是抵挡诱惑、不忘本心、敢于牺牲自我的坚定。

时代楷模。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尖顶山上的麻栎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有多人人能甘于清贫、扎根深山、默默坚守17载?又有多少人能在如今这样一个瞬息万变、充满机遇与诱惑的新时代里,做到择一事、终一生?张玉滚老师做到了,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以求真务实、兢兢业业的作风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信念,创造着不平凡的价值。

点亮深山求学路。

岁月静好,无需你我负重前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榜样的力量得以传承,要以“脚踏实地、志存高远,不负使命”的志向和格局,努力践行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永葆初心、珍惜静好时光,传承楷模精神、感恩社会,立足岗位、恪尽职守,向上向善、努力出彩,释放新时代的担当与作为!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这里,我要郑重介绍一个人,他的事迹让我很感动,并为之骄傲。他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他是厦门国际马拉松代言人;在八闽大地,他可以算得上是一名传奇人物。他就是“赤脚大仙,献血模范”——吴佳色。他捐资助学奖学;他是福建省无偿献血数量最多的人;他是泉州市捐献血小板第一人;他赤脚跑完31次国际马拉松比赛,被誉为“赤脚大仙”,以其为原型的雕像矗立于厦门环岛路永不止步的群雕里。吴佳色以他的毅力和精神感动了南安,感动了泉州,感动了福建。吴佳色老师为人师表、助人为乐、倡导健身、无偿献血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对比之下,我想我是渺小,我更加坚定信心,把投身于教育事业作为学习锻炼自身学识修养的强大动力和提高业务能力的内驱力。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有谁能像我们一样,天天面对的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晶莹的眼睛,一颗颗透明的心,一个个青春似的梦?有谁能像我们一样,一举手,一投足,一丝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根根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他们无限的欢乐?在学生心灵中栽下一棵尊重的幼苗,用爱心去浇灌,必将伴随其生命的成长竖起人格的参天大树。

我们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大感动教师”为“马首是瞻”,在以他们的先进事迹的感召下,自觉践行在榜样的力量和影响下,鞭策自己,鼓舞自己,自觉践行高尚的师德风范,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加强师德师能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做一个让人民值得信赖、值得依靠、值得满意人民教师,做一个无愧于天地、无愧于良心、无愧于人民的教育工作者,做一个让人民满意的“一片冰心”的耕耘者。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月27日下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山西卫视播放的《彭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从报告团成员薛拉格作题为《我心中的彭云》,报告团成员徐晓圆作题为《怀念战友》,报告团成员宋贵作题为《口子梁人心中永不干涸的"蓄水池"》,特约记者作题为《让村民无限思念的当家人》,报告团成员彭丽丽作题为《爸爸,我的好榜样》的报告中,我们知道了:彭云同志任**市**县下喇叭乡口子梁村党支部书记22年,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山村,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22年来,彭云用责任温暖着小村百姓,用深情感染着一方土地,用无私挺起了大山的脊梁,用行动践行了一名农村共产党员的无私和忠诚。他是小村永远的村魂,他心碑上镌刻的是为民服务的一片深情!xx年12月5日,因高血压加上工作劳累导致脑出血,不幸去世,年仅51岁。

报告团成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深情讲述了彭云同志短暂而永恒、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他舍小家顾大家,数十年为民解忧愁,一身正气系群众,百姓冷暖挂在心间的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催人奋进。一个鞠躬尽瘁的优秀基层干部的形象,油然升起在大家心中。

报告会开始后,人们就被彭云同志的事迹紧紧地吸引住了,仿佛被报告团五位成员的生动感人、声泪俱下的报告带到彭云生前先进事迹的点点滴滴里而久久不能自拔。

一是彭云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收看报告会的人深受感动,大家都为失去这样一位优秀党员干部而痛心和惋惜。

二是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理想观念和生活目标有了很大的改变,用比较书面的说法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质的改变。为人民服务,成了一种过时的思想,甚至很多时候成为被人讥笑的老土的思想。可是,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彭云同志以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我们上了很有教育意义的一课。彭云的事迹告诉我们,不是所有的人都掉到了物质与享受中,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过时的思想扔得远远的,不是所有的人都把人生的理想和做人做事的目标都随着环境改变而改变。

三是一致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向彭云同志学习,学习他"为了一村富,甘愿一家穷"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把干事创业作为人生不懈追求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人生最高理想的无私精神,学习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人生的旅途中总是让自己经风雨而让别人见彩虹的崇高精神。彭云同志的事迹报告会,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激励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奋发有为,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业绩来。

彭云走了,但依然留在他工作生活过的土地上的群众不会忘记他,他的精神感动着无数与他素不相识的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很有价值。

祝愿他一路走好!

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了解了最美乡村教师林声进的先进事迹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那一心只为教育只为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震撼着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林声进老师集村级寄宿制小学的教师、校长、寄宿生管理员、保安员、炊事员于一身,可你万万猜不到他今年已经60岁了。他是80年代初的师范生,多才多艺,36年如一日坚守农村教学。家住山村的学生,放学须经过一条小溪,每逢下雨水位上涨,他都要亲自护送学生到家。中午,他看护学生午睡;晚上,他辅导学生功课;深夜,他遍查校内门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发烧了,牙疼了,他亲自带进城治疗。双休日,他将无人托管的留守孩子随身带回家。他像慈祥的爷爷关爱儿孙般地照顾着每一位学生,对亲人却亏欠了很多:因为工作,亲人病逝未能到场;因为工作,女儿剖腹产子仅通个电话……他的无私奉献,他的默默坚守,让他成为了学生口中的好老师,同事眼中的好榜样,深受学生家长们的喜爱。如今临近退休,他依然担任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和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爷爷老师”。

我也是一名教师,我们的教学环境和林老师的差距这么大,可他却用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态度和一种坚守,默默奉献着。在以后的教育职业生涯中,我虽然不能像林声进老师那么伟大,但我可以树立正确荣辱观,努力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教师使命感,不断强化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在今后工作中首先应该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学习他们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真正热爱教育事业,以教育为快乐,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扎扎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全部的爱献给教育事业,献给我们学校的学生们。

要教给孩子一滴水那么多知识,教师就要具有一桶水那么多的知识。所以,白天,我们不仅在学校上课,批改作业,处理一些班务,搞教研活动,还要抓紧业余时间外出听课学习,晚上回家还得备课,看书学习,查阅资料等,享受工作之余的悠闲的时候,我们还在为明天的的上课做准备,还在为某个学生的个体行为伤脑筋。是呀,可当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丁点进步时,自己课堂教学闪现出一丁点火花时,工作得到同事、领导的肯定时,那种兴奋与激动是难以言表的,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人的一生虽然漫长,可记忆力和精力最黄金的时期却是有限的,现在的我倍感岁月的不饶人,眼看人生的黄金时间匆匆从脚下流过,如果还不努力学习,不为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积淀下一些经验的话,可能确实就要来不及了,所以,我想:现在辛苦点,累点,虽然会失去一些娱乐时间,但我会得到一笔人生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解惑授业的经验。天道酬勤,我相信只要辛勤耕耘就会收获丰硕的'成果,哪怕一颗青涩的小果,我也要为之努力奋斗,心里也觉得很甜。

“对待别人的孩子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都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当我们希望别人怎么教自己的孩子时,就一定得怎么教别人的孩子。我们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积极的情感去感染他们,扣击他们的心扉,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这是一种责任。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孩子真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我决心以“最美教师”为榜样,他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时代发布厅张玉滚心得体会观后感

时代楷模20xx张玉滚身上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值得我们学习。他的付出令人动容,他的奉献令人感动。。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时代发布厅20xx张玉滚。

心得体会。

观后感。

近期,销售分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张玉滚先进事迹记录片后,对我内心巨大的触动,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心酸。

位于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有一所黑虎庙小学,这里地处深山区,海拔1300米,这里有着17间土坯房教室,没有公路的村子,运输东西都靠人力肩挑扁担。当老校长吴龙奇临退休前找到他的学生——张玉滚时,他才21岁,由于没有教师编制,只能做一名代课老师,工资也只有80块钱。但如果不答应老校长的请求,将会有一百多个孩子面临辍学,而面对当时这样一个烂摊子,张玉滚老师从镇上挑来了学生的教材和学习用品,毫无怨言地当起了全科教师,因为所有的代课老师却始终是同一个人。作为这所小学的校长,他把青春最美好的十七年奉献给了黑虎庙小学,他是“深山里的教育播火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时隔多年,张玉滚的学生再次见到老师时,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这样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他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祖国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他诠释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他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让我不由地想起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张玉滚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河南日报》一版头题刊发了长篇人物通讯《大山深处播火人》,一位名叫张玉滚的80后乡村教师带着他淳朴真挚的笑容,给广大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事迹更是被广泛称赞,非常值得我们歌颂、学习和铭记——他择一事、终一生,扎根深山艰苦奋斗20xx年,一心一意为山区教育事业做贡献,为山区孩子们点亮了前进道路上的希望之光。

今年9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张玉滚,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扎根黑虎庙小学20xx年之久。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始终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张玉滚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他说,自己愿意做那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愿守住村里孩子一个个可爱的笑脸,守住这片希望之花,努力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有他在,村里没有一个孩子失学。

20xx年毕业后,张玉滚便回到家乡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任教,从代课老师开始做起,20xx年转为正式在编的人民教师后依然坚守岗位,20xx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甘守清贫,无私奉献。张玉滚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众多荣誉称号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学生面前教育他们一个人的追求应当是什么、在广大群众面前展示自己时时刻刻心里装着学生、事事为学生着想,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新时代“四有”教师的模范,是共产党员的标杆,是出彩河南人的优秀代表。

正是因为张玉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获奖无数、身怀乾坤,却从不曾想过离开自己平凡的岗位。选择扎根偏僻山村,矢志不渝奋斗在基层教育一线,正是选择了做真正有意义、有正能量的事——把希望的种子埋在土壤中最深的地方,没有阳光的照射,那他就是光,是照亮山村学生走出大山的希望之光!

当我得知,今年9月,远在江苏师范大学求学的王克翠同学专门在黑虎庙小学建校60周年活动时赶了回来,面对张玉滚校长,她表示“在黑虎庙小学上学是我的荣幸。”那一刻,张玉滚双眼湿润,他觉得这些年吃的苦,值了!我的心里也有很大的触动,简单的“荣幸”二字,包含着多少同学们对张玉滚校长、对黑虎庙小学的感谢,又蕴藏着多少黑虎庙小学教师们的辛勤付出!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在努力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如今年轻一代的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是共产党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而张玉滚的事迹无疑是一份传播正能量的强心剂,让我明白这社会上坚守自己内心、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总有一天会被大家看到、被认可,同时更深刻的感悟到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我深深感悟到,要始终明确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大,要始终坚定内心信念,提高精神追求、固化理想信念,看淡外界物质诱惑,更要相信自己对信仰的选择,积极传播正能量。

张玉滚说,他愿意,用知识之光、梦想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前程。而我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也能凭自己的努力,成为照亮别人前行道路上的一束亮光。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昨晚落下了帷幕。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感动中国》,它使许多人热泪盈眶,它谱写了真、善、美的乐章。我相信,只要看了《感动中国》,每个人都会有所感悟。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他们的故事使我感动。

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首播,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当选“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这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20xx年来,第16位河南人获此殊荣。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他是张玉滚,是培养出22名大学生的山村教师。

“今天我愿做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来照亮孩子们的前程,希望孩子们用知识改变他们的命运。”为了改变山里娃的命运,张玉滚一干就是20xx年。扎根黑虎庙小学20xx年,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当地人把他的事迹编成歌曲传唱,感动了无数人。

乡村教师,又苦又累待遇又差,只有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有一颗甘为孺子牛之心的人,方得始终,向张玉滚老师致敬。

程开甲:两弹一星功勋。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留学。新中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条件回到中国,1960年,加入到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消失20余年。从1963年第一次踏进罗布泊到1985年,程开甲一直生活在核试验基地,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程开甲设计了中国第一个具有创造性和准确性的核试验方案,设计和主持包括首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平洞、竖井和增强型原子弹在内的几十次试验。程开甲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钟扬:扎根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20xx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20xx年9月25日,钟扬在内蒙古工作途中遭遇车祸,不幸逝世。20xx年4月,中宣部授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王继才、王仕花:守岛卫国32年的夫妇。

20xx年,王继才夫妇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今年7月27日,王继才因病抢救无效去世,年仅58岁。江苏灌云县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1986年,26岁的王继才接受了守岛任务,从此与妻子王仕花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

马旭:分毫积攒千万捐赠的老人。

20xx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简朴,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网友纷纷向两位老人致敬、点赞。

杜富国:伤情牵动国人心的排雷英雄。

20xx年10月11日下午,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他表达慰问。国防部评价说:杜富国同志面对危险、舍己救人,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吕保民: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

20xx年9月8日,吕保民在幸福北街菜市场发现一男子持刀抢劫,上前制止,被歹徒连刺五刀,身受重伤。最后在村民们帮助下,歹徒被制服。吕保民其见义勇为的事迹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誉。

刘传健:中国民航英雄机长。

20xx年5月14日,川航3u8633重庆至拉萨航班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生死关头,刘传健果断应对,带领机组成员临危不乱、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邀请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9周年招待会,并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他们,评价他们说:“我很感动,为你们感到骄傲。授予你们“英雄机组”、“英雄机长”的光荣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其美多吉: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通过这条邮路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0xx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20xx年来,他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

张渠伟:六年坚守扶贫一线的基层干部。

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由于长年熬夜和超负荷工作,张渠伟患上严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从不惧怕,昼夜战斗在攻坚一线。

张玉滚:担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

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20xx年。学校地处偏僻,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一挑就是5年,把学生的课本、文具挑进了大山。他是这里的全能教师,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由于常年操劳,“80后”的他鬓角斑白、脸上布满皱纹。张玉滚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称号。

张玉滚先进事迹故事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我市镇平县山村教师张玉滚名列其中。这也是我市教师第一次荣获此项殊荣。消息一经发布,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张玉滚老师的事迹也在我市教育系统引发了强烈反响。

张玉滚展现了基层一线教师的光辉形象,也是新时代南阳教育系统优秀教师的代表。近年来,南阳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无数像张玉滚这样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

张玉滚老师扎根深山,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用无私大爱铺就山村孩子的求学之路,他的坚守和付出令人感动,从他身上我们能感受到他对教育事业那份深深的热爱和执着,感受到了主动担当、至爱至诚的满满正能量。

张玉滚扎根农村,把自己的青春献给农村教育事业,体现了他对教育事业深深的挚爱。兴国要兴教,强教要强师。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精神,大力弘扬、学习张玉滚不忘初心、潜心育人、默默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广大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全校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岗位标兵的浓厚氛围,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办人们满意的教育,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张玉滚同志的先进事迹令人敬仰,他不忘初心,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像张玉滚那样,牢固树立不忘初心、无私奉献的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任何时候都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民教师的初心。

我们深深地敬佩着张玉滚的爱岗敬业,折服于他无私奉献的师德魅力!学校主动与黑虎庙小学结对结亲,成为友好学校,老师们有更多机会真实地触摸张玉滚播火深山、种下未来的坚韧,品味他丹心奉献、满腔真情的大爱。老师们正能量满满,自发地将张玉滚精神融入到学校的“和爱教育”中,以“和”为基础,以‘爱’为核心,把师爱与责任践行在日常教学中,脚踏实地地爱学生、育桃李,在平凡中寻找价值,在工作中实现教育梦。

张玉滚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表榜样。今后要以张玉滚的精神激励自己,爱岗敬业、敢挑重担、潜心育人,为学生的未来和南阳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张玉滚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我将通过张玉滚这一师德先进典型的学习,进一步激发为人师表、潜心育人、敢挑重担、奋发向上、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的热情与干劲,为南阳教育事业在新时代的发展凝聚了新的动能与力量。

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

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地处伏牛山深处,四面群山环抱,有镇平“西藏”之称,在这里有一位守望深山十六载,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山区教育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80后小伙,他就是“2016感动镇平十大人物之一”的小学教师——张玉滚。

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回顾张玉滚历程,对学生的爱始终是他最深沉的情结。大学毕业,他朋友们都劝他去南方大城市工作,但他看到山区缺教师,就下定决心到这个学校任教。十六年来,他尝尽了酸甜苦辣,不但为学生们传授文化课知识,还义务担当起了学生们的生活老师,对学生们的生活起居进行无微不至地照顾。由于条件很苦,每年学生的书本和作业本,都是他骑摩托车到四五十里外的镇上把书本和作业本运回来,然后发到学生手中,等等这些虽然他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累,但是看到一个个学生能够走出大山,学生们能够快乐地在学校成长,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这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张玉滚坚守着内心的这份淳朴执着,用无私的爱浇灌乡村的教育之花,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所教学生的成绩在全镇也一直名列前茅。在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磨炼成“万金油”——全科型教师;大山里薄弱的师资条件,并没有阻挡学生们求知的渴望——美术课,张玉滚带领学生们到校外,拿起画笔,就地取材,教同学们画山、画水、画出眼前的大自然,让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放飞自己的梦想。三尺讲台,给了张玉滚诠释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也给了他传授知识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孩子们一张张天真稚嫩的笑脸,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让他懂得作为一名教师的伟大,让他清贫的人生感知到了温暖。

大山深处的学生基本都寄宿在学校,中午放学到了吃饭时间,孩子们会拿着自己的餐具,排好队打饭。为孩子们做饭的是张玉滚的妻子,妻子很朴实,不善言谈,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给学生打饭。多年前,她的中指、无名指在一次给学生做饭轧面条时被机器轧碎造成了残疾,这些年她把苦埋在心里,终日为学校90多个孩子的一日三餐忙碌着,用自己那份淳朴善良,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2年6月,编外11年的张玉滚正式成为在编的人民教师,实现了他从事教育的梦想,而张玉滚觉得,这正是他教育之路的开始,在这条教育道路上,他能够做的、要付出的还很多很多。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张玉滚这样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学习了张玉滚的感人事迹后,我很感动,从中学到了很多,也让我重新熟悉了教师这份职业,在如今的这个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应该用一份真挚的态度去对待,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尽微薄之力。

《榜样7》张玉滚先进事迹

张玉滚同志情洒山乡、无怨无悔,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2001年,师范毕业的张玉滚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学校的教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他却默默耕耘,始终坚守。“我是山里人,知道山里的苦,但不能让孩子们一直苦下去,我要像一颗螺丝钉,钉在这里。”他扎下根来,只为干好一件事,就是让山区孩子刨除穷根、改变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面对自己养家糊口的困窘和外面世界的精彩,张玉滚也曾犹豫过,“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孩子,都走了,孩子们咋办?”“只要孩子们在,学校就在”。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执着的心,质朴的情,坚毅的选择。从张玉滚身上,我们看到了理想信念的力量,有理想信念才能在困境面前保持定力,在诱惑面前安之若素,在清贫面前精神富足;在张玉滚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的力量,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为党分忧、为国尽责。没有理想,方向终会迷失;没有忠诚,才干一文不值。学习张玉滚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伟大梦想,把个人追求融入时代洪流,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把人生的路一步步走稳走实,用行动践行对党忠诚的铮铮誓言。

张玉滚同志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彰显了共产党人顽强的奋斗精神。黑虎庙村是深度贫困村,山高路险,自然环境艰苦恶劣,办学条件极其简陋。张玉滚为了翻新校舍,上山撬石头、下河挖沙石,起早贪黑地劳作,新校舍盖好了,人瘦了一大圈。路没修好时,他靠一根扁担,把学生的课本、作业、文具挑进大山,几十公斤的担子、几十里的山路,一挑就是5年。通了公路,他又用自己的摩托车运送学校物资,摩托车骑坏了4辆,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胜数。一次他骑摩托车到镇中心校开会,山里起了大雾,他差点摔下悬崖,昏迷了半个小时,但住院没几天就赶回学校,在别人搀扶下站上讲台。望着头裹纱布的老师,学生们喊出“老师好”后,禁不住哭成一片。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不怕吃苦、肯于吃苦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张玉滚身上生动体现出共产党人的顽强革命意志和艰苦奋斗精神。学习张玉滚同志,就要唤起内心深处的革命精神、革命斗志,关键时刻站在前面、冲上一线,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在奋进新时代中作表率、当先锋。

感动中国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

他用自己的全心付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师德的,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阳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3月2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8月31日,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感动中国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

208月,刚刚师范专业毕业的张玉滚,跟着老校长来到学校,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而当下最困难的是,没有老师教这些“土孩子”。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从那以后,21岁的张玉滚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坚守着一份淳朴与清贫,用无私的爱浇灌山村的教育之花。尽管尝尽了山村教学的酸甜苦辣,但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家长们常说:“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听闻此言,张玉滚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坚守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年到的5年间,靠着一根从老校长手中接过的扁担,张玉滚从大山外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这根扁担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也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从2001年到20,张玉滚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风里来雨里去,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有一年正月初十凌晨5点钟,张玉滚和学校里的教师陆喜安扛着扁担,拿了几个凉馍往镇里书店赶,一直走到正午才到达。没顾上休息,挑选好几十公斤重的课本、练习本、粉笔后,用扁担挑着走路往学校赶。一路紧赶慢赶,晚上10点多钟,两人才走到尖顶山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底板也磨出了一片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一看,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一年新学期,眼看就要开学了,书本还没到齐,情急之下,张玉滚让爱人抱着几个月大的女儿,坐个机动三轮车到高丘镇拉书本。回来途中,因山高路险,迎面过来一车辆,三轮车躲闪不及,不幸翻倒,张玉滚的女儿瞬间从妻子怀抱中狂“飞”出去,当场殒命。一个鲜活的小生命牺牲在为学生运书本的路途中,张玉滚至今不敢在妻子面前提起这个伤心的往事。

年,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张玉滚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至今,张玉滚骑坏了4辆摩托车,轮胎更换的次数更是数不清。

感动中国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

【颁奖词】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主要事迹】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一干就是17年。

张玉滚个人先进事迹简介

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地处伏牛山深处,四面群山环抱,有镇平“西藏”之称,2018年9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张玉滚,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扎根黑虎庙小学18年之久。18年来,张玉滚不忘初心,执着坚守,扎实工作,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山区教育默默奉献,为乡村教育付出无怨无悔。他先后荣获“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河南省师德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南阳市道德模范”“南阳市十大优秀青年”“感动南阳2017年度人物”“南阳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19年2月,张玉滚被评选为“201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4月,张玉滚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第23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张玉滚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着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彰显了极不平凡的道德品格,树起了一座令人敬仰的道德丰碑。

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把理想信念植根山村教育执着坚守、无怨无悔。

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距县城70多公里,位于伏牛山深处,四周环山,该村共有村民1300多人,下辖13个自然村,零星分布在方圆十几公里的带状山凹里。学校虽位于中间位置,但住得远的学生步行仍要3个小时才能到达。2000年时,学校仅有一座破旧的两层教学楼,一栋两层的宿舍,三间平房。从地域分布情况看,该小学属于最偏远,交通条件最差的,以致于没有年轻人愿意来这里任教,造成常年师资力量紧缺。

2001年师范毕业后,张玉滚原计划与同学一起去南方打工、闯世界,可在老校长热切的劝说下,他来到了黑虎庙小学。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那不正是自己小时候的模样吗?难道就因为没有老师,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失学吗?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啥也不说了,我不走了。”就这样,张玉滚在山沟里一干就是17个年头,从最初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直到2012年6月,张玉滚才转为正式在编教师。

18年来,黑虎庙小学的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只有他一直坚持在这偏远的山区,固守一份淳朴与清贫,无怨无悔地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上,用无限的师爱默默无言地浇灌乡村的教育之花。

爱岗敬业,潜心耕耘,把教书育人当作第一位职责殚精竭虑、担当有为。

由于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小学五门课程,他样样“精通”。“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数学课上,张玉滚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科学课上,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考察,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是张玉滚的口头禅,“山里本来就闭塞,老师不多学点,咋教好娃们?”为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张玉滚自己掏钱去镇上辅导班学习英语,还买来录音机和磁带,先跟着一遍一遍学。在课堂上,他一边播一边教,有时候一个发音,就反复练上几十遍。

在张玉滚心中,孩子们上课是天大的事,无论如何都耽误不得。2013年10月,张玉滚骑摩托车到镇上,在一个急转弯处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张玉滚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在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望着讲台上头裹纱布的张老师,憨厚朴实的山里娃喊出“老师好”后,禁不住哭成一片。

由于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执着坚守,黑虎庙小学不仅顽强地“生存”着,而且,孩子们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走出大山。先后有21名学生考上大学,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

默默奉献,不计得失,把自己常年“铆”在学校辛勤操持、甘洒热血。

2001年至2006年,学校到山外不通车,要想走出大山,得沿着山脊上牛羊踩出的小道,翻越尖顶山,再穿过险峻难行的八里坡,走到最近的镇需要10多个小时。学习教材、生活用品,样样都得从镇上用扁担挑回来。张玉滚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5年间,张玉滚就是这样把自己“铆”在大山深处,靠着一根扁担,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张玉滚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上。2006年,学校要盖新校舍,运材料格外难。正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身上。张玉滚驾驶一辆摩托车,镇上学校两头跑。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劳作,等到新校舍盖好时,张玉滚瘦了一大圈儿。

黑虎庙小学原来没有食堂,孩子们从家里带米面馒头,自己生火做饭。每天烟熏火燎,年龄小的孩子做的饭总是半生不熟。万般无奈,张玉滚想到了妻子张会云。“当时她在外打工,一个月一两千块钱,收入比我高得多。”张玉滚说,架不住自己的甜言蜜语加上软磨硬泡,妻子终于同意来学校给学生们做饭。2014年5月的一天,张会云在轧面条时出了意外,右手三个手指被机器轧折,鲜血淋漓,等赶到县医院,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了残疾。望着丈夫那张因自责而满是痛苦的脸,她轻轻地叹了口气。夫妻一场,她比谁都明白丈夫的心。没过几天,张会云就重新出现在学校。只不过,她炒菜、做饭都换成了左手;见到生人,也悄悄地把右手藏在身后。就这样,张玉滚和相濡以沫的妻子用无私坚守和伟大奉献精神,守护着山村里的孩子们。

大爱无垠,春风化雨,把学生当亲生孩子看待呵护珍视、精心培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张玉滚爱教育、爱学校,更爱孩子。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2010年7月23日凌晨3点,一时间天空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暑假在学校值班的张玉滚连忙起床,顾不上和妻子解释,披上雨衣就往外跑,当他到达班里的留守儿童张明明家时,让他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只见明明和爷爷蜷缩在床上,一个老泪纵横,一个哇哇大哭,年久失修的房子已经坍塌了一大半。眼看着雨水就要淹没床头,张玉滚连忙先抱起明明,让明明趴在自己胸前,又赶紧把腿脚不便的爷爷背在肩上,当把明明和爷爷转移到安全地带时,张玉滚才感觉自己的脚底板有点痛,抬脚一看,只见右脚板不知什么时候被洪水中夹杂的玻璃碴子扎得鲜血直流。明明的爷爷激动地说:“要不是张老师,我们爷孙俩儿早就被淹死了,张老师可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哪!”

为了孩子,张玉滚练就一身过硬的好本领:掂起勺子能做饭,拿起针线能缝纫,课桌椅坏了他来修,校舍破了他来补。学生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他总能第一时间发现,他办公室的药箱里常备着感冒发烧药;有的孩子一时交不上餐费,他就悄悄掏腰包垫上。18年来,每逢雨雪天,他都亲自负责接送学生,从来没有让一个学生发生过安全事故。学生因贫困而面临失学时,他主动拿出工资垫付学生学费,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300余名儿童,没有让一个学生因家穷而辍学。

张玉滚的坚守和奉献,让平凡的事情有了非凡的价值和意义。他用18年如一日的坚守,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就像一轮明月,静静地守望着大山深处的孩子!我们要向张玉滚同志这样的“时代楷模”学习致敬,把对党和人民的感情转化为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奉献,转化为苦干实干、勇争一流的行动,葆有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浓厚情怀,增强事业至上、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涵养筑梦中国、献身时代的精神境界,争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出彩人。

时代楷模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

河南省镇平县黑虎庙小学的“80”后教师张玉滚,扎根深山十七载,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不求回报,只做大山深处的一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山区孩子们求学的道路,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张玉滚近日入选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也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张玉滚的典型事迹经媒体播发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认为,张玉滚敬业奉献、坚守担当、甘于牺牲,体现了时代呼唤的宝贵的园丁精神。要推动基层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张玉滚这样的好老师。特别是在他的家乡镇平县,大家持续热议着这位身边的“时代楷模”。

“张玉滚是镇平人民的骄傲,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从他身上可以学到的是,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无论坚守什么岗位,只要胸怀理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就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镇平县县长艾进德说,新时代呼唤一大批像张玉滚这样的“雷锋精神”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者,更扎实地履行社会责任,更忠实地服务人民群众。

镇平县县委书记李显庆认为,张玉滚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关键在于他不忘初心、潜心教学、精心育人、艰苦奋斗,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他的精神必将激励镇平全县干部群众见贤思齐、向上向善,释放出新时代的担当和作为。

“新学期开启新征程,要以张玉滚老师为榜样,做一名胸怀大爱、积极进取、敬业奉献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开学前夕,黑虎庙小学年轻教师张磊在备课簿扉页写下励志签名。“在张校长身上,我不仅看到了人间大爱,也切实感受到了山区教育的希望。”张磊表示,自己在从教的5年间,见证了张玉滚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照顾。他的先进事迹既是鼓励又是鞭策,要以他为榜样,身接地气、教书育人,让青春在奋斗和坚守中绽放光芒,给更多山区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

镇平县张林镇黑龙集小学教师余新征、高丘镇初级中学教师王伟飞也表示,要向张玉滚学习,用爱心谱写教育华章、抒写教育情怀,以实际行动诠释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也有不少网民为张玉滚的事迹“点赞”。网民“常春中国”说,看了张老师的事迹,感受颇深,向张老师致敬。

网民“我匿了”在微博上说,张老师的事情令人震撼、感动。都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教育者教书育人,为山区学生带来了希望,谢谢他的坚持。

就读于南阳师范学院的韩钰鉴说,作为张玉滚老师的学生,其爱生如子、甘为人梯的形象早已在他心中扎根,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他的人生。高考填报志愿时,他毅然决然选择了师范专业,就是想在未来返回家乡,做一名像张老师一样的好教师。

感动中国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

与同龄人相比,“80后”张玉滚显得沧桑许多,风华正茂的年纪皱纹却早已爬上眼角。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大山深处,只为做好一件事:改变山里娃的命运,托起大山的希望。

偶然的鼻子一酸,成了村里离不开的先生。

张玉滚工作的黑虎庙小学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北部深山区的黑虎庙村,属于高丘镇。从地图上看,这里距离县城70多公里,并不算太远。然而,一座座大山却像铁桶一般,把黑虎庙围困其中。

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梦想、心心念念的追求。

8月,师范专业毕业的张玉滚,跟着老校长来到学校,走进自己当年上课的教室,映入眼帘的依然是“破桌子,破水泥台子,里面坐着十来个土孩子”。最困难的还在于,没有老师教这些“土孩子”。看着孩子们清澈无邪、渴望知识的眼神,张玉滚鼻子陡地一酸。

从那以后,21岁的张玉滚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教后,由于山里交通不便,张玉滚一扁担一扁担将学生的课本挑进大山。这一挑就是5年。

张玉滚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滴水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一步一滑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从家里揣来的几个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此时,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他们实在走不动了,只好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好,两人在一旁坐了大半夜。

第二天一早继续赶路,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可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的,打开一看,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一根窄窄的扁担,挑起山里娃的“上学梦”。家长们常说:“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有希望了。”

有他在,一个孩子都不会失学。

黑虎庙小学一共有75名学生,其中40多人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

哪个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张玉滚一清二楚。

6月,晚上10点多,张玉滚正在批改作业,接到张朋爷爷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还没到家。6岁的张朋是学前班的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学校6点就放学了,孩子咋还没回去呢?张玉滚立刻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边儿发现张朋靠着大石头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张玉滚看着心疼,舍不得叫醒张朋,就俯下身子,让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俩轮流背着张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把孩子安全送回家。

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又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名大学生,到现在已有16名大学生。

山里缺师少教,他把自己练就成全科教师。

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力量不足,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师。“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律”。

数学课上,张玉滚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长方体等教具;科学课上,他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考察,自己动手做实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学校缺少体育设施,大课间时,他就和孩子们围成一圈玩抵羊斗鸡,活动课还经常领孩子们去爬山。

为让山里的孩子也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张玉滚自己掏腰包买来录音机和磁带,先跟着一遍一遍学。在课堂上,他一边播一边教,有时候一个发音,就让孩子们反复练上十几遍。张玉滚打趣地说:“发音要练好,可不能让孩子们将来出去了说一口黑虎庙英语,让人笑话!”

来,最让张玉滚牵挂的,永远只有他的那群孩子。

10月,天还没亮,张玉滚骑摩托车到高丘镇中心校开会。当时山上起了大雾,在一个急转弯处,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张玉滚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在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

“上课!”

望着讲台上头裹纱布的张老师,憨厚朴实的山里娃喊出“老师好”后,禁不住哭成一片……。

大山外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张玉滚却始终难以挪开他的脚步。问及将来的打算,张玉滚的回答诗意而简单:“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大山里的孩子,而我更愿意做一轮明月,守望这片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张玉滚个人先进事迹简介

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位于大山怀抱的谷底,风中招展的红旗飘成了一抹清澈红,扮靓满山碧翠。

中秋节后第一天,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仍如往常一般最早出现在校园里,迎接孩子们开始崭新的一天。

大学毕业后,张玉滚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扎根深山21年,矢志不渝奋斗在乡村教育一线,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师德标兵等13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21年的坚守。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这是“感动中国”授予张玉滚的颁奖词,短短几十字,却道尽了张玉滚的无悔付出与坚守。

在八百里伏牛山深处,有一个偏远的行政村,这里就是张玉滚执教的黑虎庙村。从地图上看,这里距离县城70多公里,不算太远。然而海拔1600多米的尖顶山仅“z”字形的急转弯就有58个。

以前,要想走出大山,黑虎庙人得沿着山脊上的羊肠小道,翻过尖顶山,再穿过险峻难行的八里坡,堪比“登天”。走出大山,改变命运,过上好日子是山里人世世代代的梦想。

为了改变山里孩子的命运,张玉滚坚守21年,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含辛茹苦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他没有到黑虎庙小学教书之前,几十年里,黑虎庙小学只出了两名大学生,在他到黑虎庙小学后,送出的学生中,已经出了51名大学生和3名研究生。

张玉滚从北京回到山里后,有亲戚就劝他说:“玉滚呐,你现在要名有名,要功有功,可以要求到县里去找一个名气大的学校歇一歇了。”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玉滚总是呵呵一笑说:“我做得太少了,党和国家给我的荣誉太多了。俗话说,树高千尺也离不了根。我张玉滚的根就在黑虎庙,我的岗位永远在黑虎庙小学!”

张玉滚把根深深扎在大山里,却不把学校封闭在大山里。他走出校门,与山外的名校“结对子”“手拉手”,还拉住平顶山学院、南阳理工学院在黑虎庙小学建立了教学实践基地。他还与一些知名本科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有计划地送学校老师们去深造,使山外城市全新的教育理念,如春风般地吹进黑虎庙小学。

大山的回响。

随着张玉滚的名气越来越大,黑虎庙小学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现在不仅高丘镇的学生来这里求学,周边其他地方的小学生也都要到黑虎庙小学来。这学期黑虎庙小学总共有7个班105名学生,教师增加到15名,学校社团也由上学期的6个增加到11个,不但乒乓球、羽毛球、美术、音乐这些社团应有尽有,连钢琴、演讲口才这些“时髦”社团也开起来了,张玉滚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这学期将更加注重孩子们全面发展,结合学生实际与国家平台实现链接,争取在数字化教学上实现突破,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加前沿的知识,打开视野,开阔眼界。”

张玉滚深感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更是鞭策自己前行的动力,这些日子他正在精心准备提案,“我要把乡村教师的心声,把乡村教育的现状带到北京去。”张玉滚说。

时代楷模张玉滚同志先进事迹【】

张玉滚,男,汉族,1980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他自师范院校毕业后,扎根深山17年,先后教了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他任教的小学曾因交通困难,学生每学期的课本都由他用一根扁担挑进大山,一挑就是5年。多年的乡村教学工作,练就了他过硬的技能: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他用自己的全心付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师德的内涵,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张玉滚同志曾荣获“时代楷模”“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2001年中师毕业后,他就扎根深山,奉献教育;17年来,他不忘初心,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与梦想,为乡村教育无怨无悔地付出青春和血汗。他,就是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教师张玉滚。

情洒山乡无怨悔。

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村位于伏牛大山深处,群山环绕,有镇平的“西藏”之称,山高路陡,至今还没有通往县城的客车,黑虎庙小学辐射半径达20多公里,许多教师不愿到这里任教。张玉滚中师毕业后,毅然选择了黑虎庙小学。他拿着微薄的工资,默默无闻地支撑着贫困山村教育事业,一干就是十多年。

坚守着这份淳朴与清贫,张玉滚用无私的爱浇灌乡村的教育之花。尽管尝尽了山村教学的酸甜苦辣,但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让他觉得一切都值得。家长们常说:“有了玉滚,我们的孩子就有希望了。”听闻此言,张玉滚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坚守放飞孩子们的梦想。

“不耽误一节课,千方百计上好每一节课”是张玉滚给自己定下的铁的纪律!由于学校条件艰苦,师资条件不足,仅有6名教师,4人都面临退休。张玉滚不得不把自己磨练成“万金油”、“全能型”教师,胜任各个学科的教学。数学课上,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孩子们一起制作钟表表盘、正方体等教具;语文教学中,认真钻研课标,优化教学环节,力争把每节课的讲授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美术课上,带领孩子们到校外写生,画山画水画动物。他说:“三尺讲台,给了我诠释为人师表的小舞台,也给了我传授知识和施展才能的机会。孩子们让我懂得了做个教师的伟大,也让我的人生丰富多彩。”

崎岖艰险的山路,阻挡不住那一颗献身山区教育的青春之心。学生每年的书本都是张玉滚用摩托车带回来的,少则几十斤,多则百余斤,几年来他骑坏了3辆摩托车,轮胎更换次数数不清。2009年的一天早上,天还没亮,张玉滚骑摩托车去高丘镇中心校开会,半路上起了大雾,走到二道嘴上边拐弯时,突然刹车失灵,他被重重地摔在路边。幸好路边有一块石头,不然他会连人带车掉进悬崖!

无私奉献不图报。

大山深处的小学基本都是半寄宿制,学生中午要在学校吃饭。学校办不起集体食堂,50多个寄宿生都是自己做饭,年龄小的学生往往会做出夹生饭。张玉滚见状,说服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和他一起给学生做饭。妻子在一次轧面条时,中指、无名指被轧面机压碎,造成了终身残疾。但妻子一直毫无怨言,直到现在还在为学生忙碌着。

在偏远深山区,人口居住分散,再加上近年来山区林子较大,时常面临野兽、洪水、山体滑坡的威胁。家长接送不及时,还有的孩子根本无人接送。2012年的一天,学前班有位留守儿童张朋,晚上10点多了还没到家。正在改作业的张玉滚挂掉家长的电话,立刻和妻子—起打着手电筒去找。最后发现张朋在回家的路上靠在大石头旁睡着了,脸上还爬着许多小蚂蚁。他们连忙蹲下身子,抖掉孩子身上的蚂蚁,背起张朋就走,经过一个多小时才把张朋送到家。张朋的爷爷感激地说:“多亏你们了,要不是你们把张朋送回来,我孙子就让野兽给吃了,我可怎么向他爸妈交代啊!"。

人间大爱换真情。

人的精力有限,对工作的投入过多必然会对家庭投入太少。2009年,张玉滚的母亲患脑血管畸形压迫神经、帕金森综合征,术后一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哥哥在外打工,姐姐早逝,照料母亲的重担再次压在张玉滚的肩上。学校领导提出给张玉滚放假,可他母亲却说:“妈妈没事,工作要紧,几十个孩子等着你呢。只要你教好书,我的病就好了。”张玉滚只好含着泪回到了讲台坚持上课,没有耽误学生—节课。

张玉滚用辛勤的汗水和不倦的探索换来的是孩子们的优异成绩,所教学科的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荣誉也纷至沓来——他多次获得县镇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2013年8月,荣获“河南省师德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2014年5月,被评为“南阳市第三届道德模范”;2014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5年8月,荣获“全国师德标兵”称号;2018年3月,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今年8月,又被推选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17年的艰苦磨练,练就了张玉滚过硬的技能:手执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他用17年如一日的坚守,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的求学之路,也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之路。他用高尚的品格诠释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就像一轮明月,静静地守望着大山深处的孩子!

感动中国张玉滚先进事迹观后感

根据昝岗乡中心校关于全乡在职教师学习张玉滚奉献精神重要指示,6月29日,昝岗乡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利用周五例会时间,在学校多媒体教室集中观看有关张玉滚精神的新闻报道和专题介绍。

通过观看张玉滚精神的新闻报道和专题介绍我们了解到:张玉滚身为校长,在大山深处,为了学校的发展、孩子们的学业、山村的教育,十几年如一日甘为红烛,牺牲自己,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点亮了偏远山村的希望,对全体教师的触动真的很大。特别是率先垂范,成为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的多面手,担起学校教学和发展的重担,对学生生活各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真正称得上是为人师表了。

在观看尾声,我校老教师杨敬伟杨老师说:“张玉滚的这种精神是一种雷锋精神的传承,是时代新风的弘扬,同为教育工作者,教育界出了这样的模范人物,是我们的骄傲,觉得自己和人家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下一步要认真学习张玉滚这种奉献精神,以他为标杆来严格要求自己。”

最后,我校的葛校长也深有感慨地说:“张玉滚是校长,我也是校长,我觉得张玉滚那种精神面貌、处世态度和他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意气风发、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实让我感动,更让我惊讶,我要向他看齐,爱岗敬业,决心带领大家兴昝岗教育!”

昝岗乡中心小学遵照昝岗乡中心校学习张玉滚的指示精神,组织昝岗乡中心小学全体教师学习张玉滚精神是非常及时有效和必要的,相信必将进一步推进昝岗乡中心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时代楷模-张玉滚。

近期,销售分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张玉滚先进事迹记录片后,对我内心巨大的触动,有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心酸。

位于河南省镇平县高丘镇有一所黑虎庙小学,这里地处深山区,海拔1300米,这里有着17间土坯房教室,没有公路的村子,运输东西都靠人力肩挑扁担。当老校长吴龙奇临退休前找到他的学生——张玉滚时,他才21岁,由于没有教师编制,只能做一名代课老师,工资也只有80块钱。但如果不答应老校长的请求,将会有一百多个孩子面临辍学,而面对当时这样一个烂摊子,张玉滚老师从镇上挑来了学生的教材和学习用品,毫无怨言地当起了全科教师,因为所有的代课老师却始终是同一个人。作为这所小学的校长,他把青春最美好的十七年奉献给了黑虎庙小学,他是“深山里的教育播火人”,照亮了山区农村孩子们的求学之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时隔多年,张玉滚的学生再次见到老师时,忍不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这样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他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祖国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他诠释了新时期师德的内涵,他展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让我不由地想起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张玉滚老师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楷模”!

一根扁担的希望。

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

在张玉滚住的宿舍里,记者见到一根磨得溜光的扁担,两米长,黝黑发亮。黑虎庙小学的老教师说,这根扁担不寻常,老校长吴龙奇挑了它几十年。后来,老校长挑不动了,张玉滚接着挑。可以说,这根扁担就是黑虎庙小学历史的见证。

挑书本教材、学具教具,挑油盐酱醋、蔬菜大米。张玉滚接过老校长的扁担,肩不离担,担不离肩,风里来雨里去,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汗。

有年冬天特别冷。山里潮气大,遇冷成冰,本来就难走的八里坡,更加湿滑难行。眼看就要开学了,孩子们的书本还在高丘镇上。

正月初十凌晨三点多,张玉滚和另一名老师路喜安就扛上扁担出发了。揣几个凉馍,一步一滑地直到中午才赶到镇上。向路边人家讨碗热水吃了凉馍,他俩又赶紧挑着几十公斤重的教材、作业本往回走。

一路紧赶慢赶,晚上十点多,两人才走到尖顶山顶。汗水在眉间结成了冰碴,肩膀早已磨肿,脚上水泡连水泡,每走一步都疼得钻心。天黑看不清路,偏偏又下起了雨,他俩实在走不动了,就找了个山洞,把书本用油毡包起来,小心翼翼放好。他们背靠背取暖,在一旁坐了大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往回走,等到了学校,两人几乎成了“泥人”。书本却被裹得严严实实,打开来,干干净净,连一点褶皱都没有。

从到,5年间,靠着一根扁担,踩着老校长的脚窝窝,张玉滚为孩子们挑来学习生活用品,也挑起了孩子们的希望。寒来暑往,他的足迹早已化作一串串动人的音符,回荡在黑虎庙的沟沟坎坎。

20,通往黑虎庙的公路修好了,山里人的出行方式终于有了改变。因为山高路险通不了客车,很多村民买了摩托车、机动三轮。张玉滚也省吃俭用置办了一辆摩托车。此后,他去镇上给学校买米买菜拉教材,再也不用肩挑背扛了。

“老扁担”谢幕,“小摩托”登场。“老扁担”身上凝结的一代代山区教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也继续在“小摩托”上传承发扬。

“别看他外表柔弱瘦小,内心却有一股韧劲儿,交待啥事儿他都不折不扣地完成。就像一头老黄牛,你让转100圈,绝不偷奸耍滑少转半圈。”知徒莫若师,吴龙奇深知张玉滚的秉性。

当年盖新校,运材料格外难。正赶上农忙季,建筑队的民工都回家抢收抢种去了,搬砖运料就落在张玉滚他们身上。上山撬石头,下河挖砂土,运水泥、搬砖头、平地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等到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张玉滚瘦了一大圈儿。

全校75个孩子,40多个学生在校住宿。这些孩子中有三分之一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还有些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张玉滚把这些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谁家孩子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格外操心;孩子们都在哪儿住,谁上学需要接送……他都一一记在心上。

6月的一个晚上,10点多钟。正改作业的张玉滚接到张朋爷爷打来的电话,说孩子还没到家。6岁的张朋是学前班的学生,父母在外地打工。学校6点就放学了,孩子咋还没回去呢?张玉滚立刻和妻子打着手电筒去找。走了七八里地,在路边儿发现张朋靠着大石头睡得正香。

“孩子是走得太累了。”张玉滚看着心疼,舍不得叫醒张朋,就俯下身子,让妻子把孩子抱到他背上。那天,夫妻俩轮流背着张朋走了足足一个小时。“要不是你们把孙子送回来,我这一夜都合不上眼呐!”张朋的爷爷握着张玉滚的手久久不放。

黑虎庙村党支部书记韩新焕告诉记者,张玉滚虽然收入微薄,但他来资助过的学生就有300多名。有他在,没让一个孩子失学。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张玉滚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在镇平县、镇两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黑虎庙小学顽强地“生存”着。一年一年,孩子们从这里走出大山,有的考上重点大学,有的还读了研究生,留在大都市。在张玉滚任教前,黑虎庙村只有一个大学生,到现在已经有16个大学生。

艰苦的环境,常年的操劳,张玉滚显得比同龄人“老相”得多。很多次去镇里开会,不熟悉的人问他:“快退休了吧?”他总是呵呵一笑。

大山深处播火人。

《河南日报》一版头题刊发了长篇人物通讯《大山深处播火人》,一位名叫张玉滚的80后乡村教师带着他淳朴真挚的笑容,给广大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他的事迹更是被广泛称赞,非常值得我们歌颂、学习和铭记——他择一事、终一生,扎根深山艰苦奋斗17年,一心一意为山区教育事业做贡献,为山区孩子们点亮了前进道路上的希望之光。

今年9月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张玉滚,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扎根黑虎庙小学17年之久。面对艰苦的环境,他始终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张玉滚先后教过500多名孩子,培养出16名大学生。他说,自己愿意做那十八弯山路上的一轮明月,愿守住村里孩子一个个可爱的笑脸,守住这片希望之花,努力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有他在,村里没有一个孩子失学。

20毕业后,张玉滚便回到家乡高丘镇黑虎庙小学任教,从代课老师开始做起,转为正式在编的人民教师后依然坚守岗位,17年来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甘守清贫,无私奉献。张玉滚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众多荣誉称号和“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学生面前教育他们一个人的追求应当是什么、在广大群众面前展示自己时时刻刻心里装着学生、事事为学生着想,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新时代“四有”教师的模范,是共产党员的标杆,是出彩河南人的优秀代表。

正是因为张玉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获奖无数、身怀乾坤,却从不曾想过离开自己平凡的岗位。选择扎根偏僻山村,矢志不渝奋斗在基层教育一线,正是选择了做真正有意义、有正能量的事——把希望的种子埋在土壤中最深的地方,没有阳光的照射,那他就是光,是照亮山村学生走出大山的希望之光!

当我得知,今年9月,远在江苏师范大学求学的王克翠同学专门在黑虎庙小学建校60周年活动时赶了回来,面对张玉滚校长,她表示“在黑虎庙小学上学是我的荣幸。”那一刻,张玉滚双眼湿润,他觉得这些年吃的苦,值了!我的心里也有很大的触动,简单的“荣幸”二字,包含着多少同学们对张玉滚校长、对黑虎庙小学的感谢,又蕴藏着多少黑虎庙小学教师们的辛勤付出!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正在努力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如今年轻一代的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是共产党的后备力量、是祖国的希望。而张玉滚的事迹无疑是一份传播正能量的强心剂,让我明白这社会上坚守自己内心、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很多,他们的付出总有一天会被大家看到、被认可,同时更深刻的感悟到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我深深感悟到,要始终明确自己身上的担子有多重、自己肩负的责任有多大,要始终坚定内心信念,提高精神追求、固化理想信念,看淡外界物质诱惑,更要相信自己对信仰的选择,积极传播正能量。

张玉滚说,他愿意,用知识之光、梦想之光照亮更多孩子的前程。而我的愿望是,有朝一日也能凭自己的努力,成为照亮别人前行道路上的一束亮光。

关闭